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几天后,沈良带着厚厚的资料来到了工商银行的分行。

接待他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信贷部主任,姓刘。刘主任看了看沈良递过来的贷款申请,眉头就皱了起来。

“沈总,您这个贷款额度…”刘主任推了推眼镜,“五百万,这可不是小数目啊。”

“刘主任,您可以看看我们的项目报告。”沈良指着桌上的文件,“华夏重工现在已经掌握了连铸技术的核心,这次攻关成功后,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刘主任翻了翻资料,摇了摇头:“沈总,您说的这些我都看不懂。但是有一点我很清楚,您这个华夏重工成立才多长时间?资产有多少?”

“我们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是技术实力…”

“技术实力?”刘主任打断了沈良的话,“沈总,银行放贷看的是抵押物,看的是现金流,不是什么技术实力。您拿什么来做抵押?”

沈良深吸一口气:“我可以把我的房产、所有个人资产都抵押给银行。”

“您的个人资产能值多少钱?”刘主任不屑地笑了笑,“沈总,我劝您还是实际一点。现在国家刚刚改革开放,像您这样的私人企业多了去了,每天都有人来找我们贷款。但是真正能还得起的有几个?”

“刘主任,您这话什么意思?”沈良的语气有些不悦。

“没什么意思,就是实话实说。”刘主任靠在椅子上,“沈总,您觉得您这个什么连铸技术,真的能比得过国外的那些大公司?人家几十年的技术积累,您凭什么认为自己几个月就能超越?”

沈良站起身来:“刘主任,看来您对我们的项目并不了解。我们的技术…”

“行了,沈总。”刘主任摆摆手,“我见过太多像您这样的人了。都觉得自己能干出一番大事业,结果呢?最后还不是血本无归。”

“您这是什么态度?”沈良忍不住了,“我们是来正常申请贷款的,不是来听您教训的!”

“教训?”刘主任站起来,脸上露出嘲讽的表情,“沈总,我这是为您好。您知道现在有多少人搞什么技术攻关,最后倾家荡产的?您还是踏踏实实找个稳定的工作吧,别做这些不切实际的梦了。”

沈良气得脸色铁青:“刘主任,您这是在质疑中国人的技术能力吗?”

“我没有质疑谁,我只是实事求是。”刘主任收拾着桌上的文件,“沈总,您的贷款申请我们不能批准。不过我可以给您介绍个工作,我们银行正缺技术人员…”

“够了!”沈良一把抓起桌上的资料,“刘主任,您会后悔的!华夏重工一定会成功,到时候您就知道自己今天的话有多愚蠢!”

说完,沈良头也不回地走出了银行。

回到公司后,张慧看到沈良铁青的脸色,小心翼翼地问:“沈总,银行那边…”

“不用问了。”沈良冷冷地说,“他们根本就不相信我们能成功。”

“那我们的资金…”

“我去想办法。”沈良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张总监,你帮我联系一下其他几家银行。”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沈良跑遍了市里的所有银行,得到的答复都是一样的。

不是嫌贷款额度太大,就是质疑项目的可行性。有的银行甚至连资料都不愿意看。

最让沈良愤怒的是,在农业银行,接待他的经理竟然说:“沈总,您还是别折腾了。咱们中国人就老老实实做点传统生意就行了,搞什么高科技,那是外国人的事。”

从银行出来后,沈良在街上走了很久。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他的心情非常复杂。

这些银行的态度让他想起了前世听过的一些故事。八十年代初,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很多人的思想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对于技术创新,对于民营企业,大多数人还是持怀疑态度的。

但是沈良知道,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才有了后来那些伟大的企业家和技术突破。困难是暂时的,关键是要坚持下去。

回到公司,沈良召集了核心团队。

“各位,银行贷款的事情暂时遇到了困难。”沈良开门见山,“但是我们的攻关不能停。”

“那资金怎么办?”王工程师担心地问。

“我已经决定了。”沈良站起来,“把我在市中心的那套房子卖掉,把所有能变现的资产都变现。”

“沈总,您这样做风险太大了。”张慧劝道,“万一…”

“没有万一!”沈良打断了她的话,“我对我们的技术有绝对的信心。再说,富贵险中求,不冒险怎么能成功?”

技术部的几个年轻工程师听了,眼中都闪着光。

“沈总,您这样做,我们…”小李工程师站起来,“我们也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

“对!我们也出一份力!”

“大不了豁出去了!”

看着这些年轻人激动的表情,沈良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好!既然大家都有这个决心,那我们就放手一搏!”沈良用力拍了拍桌子,“我保证,用不了多久,那些看不起我们的人都会刮目相看!”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秘书小王推门进来:“沈总,德国汉森公司的那个施密特先生又来了!”

沈良皱了皱眉:“他来干什么?”

“他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和您谈。”

“让他进来。”

不一会儿,施密特走进了会议室。和上次相比,他的神情显得更加谦逊。

“沈先生,很抱歉打扰您。”施密特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道,“我这次来,是想重新和您谈合作的事情。”

“合作?”沈良冷笑一声,“施密特先生,我记得我上次已经明确拒绝了。”

“沈先生,请听我说完。”施密特摆摆手,“这次的合作条件和上次不一样。我们愿意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只要20%的股份。”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

“而且,”施密特继续说道,“我们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华夏重工完成技术攻关。”

张慧和王工程师交换了一个眼神。20%的股份,还有资金支持,这个条件确实很诱人。

但是沈良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施密特先生,您为什么忽然改变了条件?”沈良直视着施密特的眼睛,“上次您可是要51%的控股权。”

施密特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沈先生,实话告诉您,我们公司内部对华夏重工的技术实力重新进行了评估。我们认为,您的技术路线是正确的,很有可能在短期内取得突破。”

“所以呢?”

“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参与进来,分享成功的成果。”施密特说得很诚恳,“沈先生,您要知道,就算您的技术再先进,没有市场渠道,没有品牌影响力,也很难获得成功。而我们汉森公司在全球都有销售网络。”

沈良听完,陷入了沉思。

施密特说的确实有道理。技术突破只是第一步,市场推广同样重要。而且,现在正值资金困难的时候,汉森公司的资金支持确实很诱人。

但是,沈良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告诉他:不能答应!

这个声音来自于他对未来的记忆。他知道,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中国的重工业将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如果现在就把股份让给外国公司,那就等于把未来的巨大利益拱手相让。

更重要的是,一旦让外国公司入股,华夏重工就不再是纯粹的中国企业了。这与他想要振兴民族工业的初衷完全背离。

想到这里,沈良站起身来。

“施密特先生,感谢您的提议。但是我的答案还是一样:不!”

施密特显然没有想到沈良会再次拒绝,脸上露出不解的表情:“沈先生,您确定要拒绝吗?您要知道,像这样的合作机会并不多见。”

“我很确定。”沈良的语气非常坚决,“华夏重工不需要外国股东。”

“可是沈先生,”施密特有些急了,“您现在的资金状况我们也了解一些。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您的技术攻关很难继续下去。”

沈良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施密特先生,您调查过我们的财务状况?”

施密特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赶紧解释:“不是调查,是听说…”

“听说?”沈良冷笑一声,“看来汉森公司对华夏重工的关注比我想象的要多啊。”

“沈先生,您误会了…”

“没有误会。”沈良走到施密特面前,“施密特先生,我现在正式通知您:华夏重工与汉森公司没有任何合作的可能!请您以后不要再来了!”

施密特的脸色变得很难看:“沈先生,您会后悔的。没有我们的帮助,您的企业不可能成功!”

“是吗?”沈良毫不示弱,“那我们就走着瞧!”

施密特气冲冲地离开了。

会议室里重新安静下来。

张慧忍不住说道:“沈总,刚才那个条件其实还不错…”

“张总监,”沈良转过身来,神情严肃,“有些钱是不能要的。一旦要了,我们就不再是我们了。”

“可是资金的问题…”

“资金的问题我们自己解决!”沈良用力拍了拍桌子,“大不了从头再来!但是华夏重工的股份,一股都不能让给外国人!”

看着沈良坚决的表情,在场的人都被感染了。

王工程师站起来:“沈总说得对!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企业,为什么要让外国人来指手画脚?”

“就是!我们有技术,有团队,有什么可怕的?”

“沈总,我们支持您!”

沈良看着这些志气昂扬的面孔,心中充满了斗志。

“好!既然大家都有这个决心,那我们就开始行动!张总监,明天就开始办理我房产变卖的手续。王工程师,技术攻关的进度要加快,我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必须要出成果!”

“是!”

就在这时,小王秘书又跑了进来:“沈总,市里的刘局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