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居然成了资本家 > 第305章 引发日本金融信任危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5章 引发日本金融信任危机

2005 年 12 月 9 日,东京证券交易所(tSE)那宏伟的穹顶之下,仿佛被末日的阴影所笼罩,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死寂。昨日 J - 事件所引发的余震,正以一种摧枯拉朽之势肆虐着整个金融市场。瑞穗证券的交易屏幕上,那代表着损失的猩红数字「416 亿日元」格外醒目,如同被鲜血浸透一般,毫无悬念地占据了所有媒体的头条。而更为致命的是,在那「61 万股幽灵卖单」的猛烈冲击下,交易系统彻底陷入瘫痪,致使东京证券交易所史无前例地提前终止了全天交易。这一罕见的状况,宛如自泡沫经济崩溃以来从未有过的技术性休克,给日本资本市场带来了沉重的一击。

恐慌,如同携带着核辐射的尘埃,在一夜之间悄无声息却又迅猛地渗透进日本资本市场的每一道缝隙。清晨的财经频道里,平日里镇定自若的评论员,此刻声音也变得嘶哑而急切:“这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操作失误!它暴露出的是系统与监管的双重崩塌!”富士电视台的金牌主持人,神情严肃地指着一张对比图。左边是 J - 正常

股的发行量柱状图,显得那么渺小;右边则是森下弘树输入的 61 万股巨柱,两者的比例尺悬殊得令人咋舌,就如同用一根火柴棍去支撑一座摩天大楼,强烈的反差让人触目惊心。主持人语气沉重地说道:“当一名基层交易员的随意操作,就能轻易撬动国家金融安全这根杠杆时,我们又怎能再毫无保留地信任这个市场呢?”

在这样的氛围下,信任,无疑成为了此刻最为昂贵且稀缺的奢侈品。

位于大阪市中心的【松下精工】(化名),这家长期为丰田供应精密轴承的中小企业,其社长山田茂正死死地攥着手中的晨报,身体止不住地微微颤抖。晨报的头版照片上,瑞穗证券总裁土田正显在记者会上深深鞠躬谢罪,他的额头几乎贴到了桌面,配图的标题更是触目惊心:“巨额黑洞!谁还敢在日本融资?”山田茂猛地一把抓起电话,对着话筒声嘶力竭地吼道:“立刻终止与三井,住友的股权质押谈判!把我们在福冈的厂房……赶紧挂出去卖掉!”话筒那端传来财务课长错愕不已的声音:“社长!下个月就到期的债券该怎么办啊?”山田茂双眼布满了血丝,像一头被困的野兽般咆哮道:“去香港!联系中银国际!就算利息翻倍,也总比被自己人给‘炸死’强!”

类似这样的资本逃亡剧情,在东京、名古屋、福冈等地不断轮番上演:

在横滨,【未来机器人】公司原本计划在创业板进行 Ipo。然而,在 J - 事件的冲击下,他们连夜撤回了申请书。公司社长带着核心专利,火急火燎地飞往新加坡,寻求通过 VIE 架构(可变利益实体)实现海外上市,试图在动荡不安的局势中寻找新的生机。

在札幌,【北国生物】紧急叫停了由瑞穗证券承销的 20 亿日元可转债发行计划。无奈之下,他们转而接受了韩国三星风投极为苛刻的对赌条款,只为了能在这场金融风暴中求得一线生机。

在京都,拥有百年历史的【西阵织工坊】也首次打破传统,将 30%的股权质押给香港汇丰银行,以换取过桥贷款。在家族会议上,白发苍苍的社长老泪纵横,声音颤抖地说道:“织机不能停啊!祖宗传下来的基业,绝不能毁在这些金融流氓的手里!”

资本用脚投票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政治谴责的步伐。日本中小企业厅(SmEA)的内部统计数据,如同高烧病人的体温计般急剧飙升:仅仅在 J - 事件发生后的 72 小时内,明确转向海外融资或进行股权交易的中小企业数量,就激增了 47%。这些资本的流向主要集中在香港、新加坡以及上海自贸区。东京金融街那光鲜亮丽的玻璃幕墙依旧矗立,可内里却仿佛被抽走了脊梁,变得摇摇欲坠——当市场对基础交易安全彻底失去信心时,再精密复杂的金融机器,也不过是一堆毫无用处的废铁罢了。

此时,在北京金融街 15 号院,冬日的阳光透过银杏枝桠的缝隙,在红墙灰瓦上投下一片片冰冷而斑驳的光斑。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司长穆虹的案头,两份文件并排摆放着,恰似天平的左右托盘,承载着不同的分量与意义:

左侧,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送来的《重大舆情专报》,标题醒目且血红:【日本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骤升,警惕对华产业资本虹吸效应】。

右侧,则是一路狂奔集团与日本住友化学联合提交的《渤海湾高性能材料产业园项目补充修订方案》,封面上那醒目的“加急”蓝章,彰显着这份文件的紧迫性。

穆司长神情专注地用红笔,在舆情专报的几行字下重重地划出波浪线:【……‘61 万股事件’充分暴露日本金融监管存在致命漏洞,已然引发中小企业对本土资本市场信任的崩塌。据监测数据显示,事件发生后的三日之内,新增对华产业转移咨询量环比激增 210%,建议抓住这一窗口期,加速引进优质日资技术项目……】

看完后,他缓缓摘下眼镜,用指腹轻轻按压着酸胀的鼻梁,陷入了沉思。

就在这时,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出田毅发来的加密短信,上面只有简短的一行字:【穆司,海啸过后,沙滩上全是搁浅的鱼。捞不捞?】

恰在此时,秘书轻轻敲门而入,将一份刚刚新鲜出炉的签报,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文件的最上面。这是外资司内部针对渤海湾项目的风险评估更新报告,在结论页上,赫然印着:

【鉴于日本资本市场突发的信任危机,建议适当放宽对日技术合作限制,以此换取:1)住友化学开放第三代干喷湿纺技术授权;2)项目股权结构调整为中资占股 51%;3)核心技术团队中方人员占比提升至 40%……此方案符合当前‘技术安全与产业安全并重’的新精神。】

穆司长盯着“新精神”这三个字,嘴角不自觉地扯出一丝复杂的弧度。就在十天多前,这个方案还被坚决斥为“暂停”,然而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当下形势下的“务实选择”。他沉思片刻后,缓缓抽出那支镀金钢笔,在文件首页的空白处,挥笔疾书:

【原则同意。要求:1)技术名录需加密报备;2)三年国产化率须达 70%;3)一路狂奔集团承担反制措施兜底责任。速办。】

钢笔尖在“兜底责任”四字下,洇开了一小团墨迹,那颜色红得如同凝固的鲜血,仿佛在为这场复杂的金融博弈与产业布局,留下一个凝重的注脚。

与此同时,在香港中环的华人行大厦 22 层,田毅赤脚静静地站在整块由黑曜石铺就的地板上。脚下,是维港两岸璀璨夺目、如星河般的灯火,美不胜收。面前的巨型液晶屏被分割成数个画面:左上角实时播放着东证所混乱不堪的交易大厅实况,交易员们神色慌张,四处奔走;右上角滚动着日经指数持续下跌的惨绿 K 线,宛如一条不断下探的深渊之路;中央主屏则清晰地显示着刚刚解密的渤海湾项目批文扫描件,那鲜红的公章稳稳地印在“原则同意”四个字上,恰似盖在一件珍贵战利品上的火漆,散发着胜利的光芒。

“老板,”顾问周放的声音从背后轻轻传来,“住友化学社长米仓弘昌的专线,已经是第三次请求通话了。瑞穗证券总裁土田正显也通过中间人传来话,他愿意私下承担渤海湾项目前期所有的沉没成本,条件是我们主动将在此次事件中的获利进行返还,同时将此次事件定性为乌龙。”他微微停顿了一秒,又接着说道:“另外,还有个消息,森下弘树昨晚在埼玉县的寓所烧炭自杀未遂,现在已经被强制送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