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朝中虽吵的热闹,但谁也不敢私下伸出手去碰那些银两。

尤其随着皇后娘娘的一道抄家圣旨,朝中就连拌嘴的声音都消失了。

当消失了一个月的闵文远再度归朝,百官才知这家伙是出去密查丰饶县的县令。

而被抄家的正是这位远在千里之外的县令。

大朝会,白洛溪看着手中的那一长串的查抄文书,习惯性的眯了眯眼。

无怪人家都说,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只是小小的一县主官,竟查抄出几万之数的黄金白银。

这还不算那些土地、商铺和成箱的金银珠宝。

即使她没有去过丰饶县,也能想象出那里的百姓在过什么样的日子。

丰饶、丰饶,乃是丰裕、富饶之意,多么讽刺的名字。

此次若不是阿娘和太后来信,还不知那里的百姓还要被压迫到何时!

再环顾下面的众官员,她却突然粲然一笑,贪吧…她突然觉得抄家是件挺有趣的事。

此次大朝会,明明皇后娘娘什么话都没说,但文武百官却齐齐觉得菊花一紧,总觉得有股不详的预感。

尤其是心里有鬼的人,心里更是七上八下,要知道丰饶县距都城千里之外,皇后娘娘是如何得知贪墨之事。

而接下来,大大小小的降爵、抄家之举更是让百官如见了猫的老鼠。

外面的百姓如何载歌载舞,官员们便如何的战战兢兢。

好在皇后娘娘的抄家兴致止在了宫宴的前半个月,让朝中百官终于放心的过了个安心年。

也是此刻众官员才明白,之前的皇后娘娘手段温和不是她身为妇人的短视,而是边关不稳、国库空虚、人心难齐。

如今边关捷报连连、国库丰盈、朝中新贵旧臣更是心向朝廷,那么有些蛀虫就该清理一番了。

为了不被清理,心思深的老臣都开始约束家中子弟和族人,白洛溪便也心照不宣的放放水。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平衡朝局、社稷安稳才是重中之重。

对于百姓来说,国安方能家安,人们不是常说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如今的她深有同感。

大皇子祁通珩八个月时,宫城迎来了边关大捷的消息,白洛溪拿着战报眼前逐渐模糊。

她终于等回了她的水生!

一年三百多个日夜,无人得知她是如何一日挨着一日熬过来的,不管在朝臣和宫人眼中她如何铁血手腕,实际上她也会害怕、怯懦,只是那些被她很好的埋在看不见光的地方。

随着大捷传回都城的还有和谈的消息流传开来,这则消息却让朝臣炸了锅。

在他们看来如今国库丰盈,正是一举拿下北漠的好时机,而不是接受和谈给对方留有喘息的机会。

白洛溪安坐台上,目光扫向下面争论不休的大臣们,不知为何心里竟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悲凉。

一年前,大梁边关岌岌可危,朝中文武百官竟有八成之数赞成和谈,甚至想献出皇室两位公主作为筹码。

而今大梁终于平定边关,急需休养生息,这些人竟为了家族子弟前程不惜绵延边关战火。

白洛溪看的分明,宁王又怎会不知这些世家心中的盘算,正好他早就看这些道貌岸然的瘪犊子不顺眼了。

如今撞到他眼前,可就不要怪他骂的脏。

不等他开火,只听一阵珠帘碰撞声响起,白洛溪缓缓走了出来。

大殿原本争论不休的大臣们渐渐息了声,几位老臣见皇后娘娘目视前方面上无波无澜,心中有些拿不定主意。

原本打算上谏的大臣也止住了上前的脚步,他们心中毕竟还忌惮着前阵子的抄家消消乐。

“正光—”

听到皇后娘娘的唤声,一旁低着头的小太监急步上前。

朝臣们看到陌生的面孔不约而同的蹙紧了眉心,皇后娘娘身边一直跟着的是总管太监正保,这个小太监是谁?

而且小太监看上去只有八、九岁的样子,这样小的年纪怎么看也不是能替代总管太监的模样。

白洛溪拂过袖口,轻声道:“抬起头来,让诸位大臣看清你的模样。”

正光依言抬头,只是眼睛并没有看向台下,而是低着眉眼定定的望着前方凤袍上的那朵牡丹花。

大臣们不解其意,小太监虽然长的眉清目秀,但也没什么特别之处。

“诸位大臣的折子本宫都已看过,难得各位家中儿孙有这番志气,既如此,就按正光的家中情况派遣各家子弟奔赴前线,扬我大梁国威。”

正光闻言低头,眼中一片雾气腾起。

“哦,本宫忘了,听说正光的三个兄长皆是十岁上便投了边关军,不知诸位大臣可舍得送家中儿郎过去?

本宫再想想,呀!瞧我这脑子,怎么就忘了,诸位大臣的儿孙可是金疙瘩,怎好和平民之子一概而论。

本宫便开恩,将各位儿郎的年纪放宽到十四岁吧!

正光,拟旨—”

“娘娘三思—”

众大臣跪倒在地,一时都不敢赌皇后话中的真假,皇后一向不按常理出牌,谁知她会不会真把自家儿孙扔去边关。

谁家子嗣不是花了心力精心培养出来的,哪里舍得因一时之利真的将人扔到战场中去。

“娘娘三思,大梁与北漠连年征战,百姓早就承受不住兵役之苦,当今之机正是大梁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之时。”

“清北侯说的在理,娘娘爱民如子,定不会忍心边关百姓再受战火之苦。”

白洛溪眼底冷意逬现,忍不住低笑道:“郑大人和清北侯是主张和谈?”

整个大殿静的落针可闻,倒是衬得二人应是的声音异常响亮。

拥护二人的大臣们见此,都把袖中的折子塞的更远了些。

“诸位大人果然都是体恤百姓的好官,有你们真是大—梁—之—福—”

底下的众人听着皇后娘娘咬重的四个字,不约而同的将身子低了三分。

清北侯倒是止住了要低下的头颅,不过和皇后那双冷气直冒的双眸一碰,他心中不禁一跳。

白洛溪微勾唇角,看看,这不又能收割一波贪心的小猎物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