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高昌王马万钧心急如焚,连忙派人向李安远求救,一面召集兵马,保卫王城。

奈何,阿史那贺、奈特勤各率一军,兵临城下,高昌国已是岌岌可危。

王宫之中,马万钧如坐针毡:“前有狼后有虎,这可如何是好?”

令尹余坚沉声道:“为今之计,只能向秦帝求援,请他发兵,击退东西突厥。”

马万钧拧眉:“远水解不了近渴,长安远在千里之外,他怎愿发兵来救?”

余坚笃定道:“大王不必忧虑,微臣愚见,秦帝绝不会置之不理。”

“为何?”

“只因我高昌国地势险要,秦帝又颇为看重丝绸之路,不会坐视东西突厥肆意妄为。”

“何况,失去我们这一道屏障,河西道一马平川,东西突厥可长驱直入。”

“秦帝怎愿烽烟四起,边疆不宁?”

听闻此言,马万钧稍稍放心:“照你所说,秦军是否已经来了?”

余坚颔首:“若不出微臣预料,秦军距离高昌,已然不远。”

“那便好!”马万钧松了口气,忽又拧眉。

“万一秦军来了不走,岂非引狼入室?”

余坚哑然失笑:“大王多虑了!”

“秦帝若想占据高昌,突厥两位可汗可不会答应。”

这倒也是!马万钧若有所思,三方势力都想夺取高昌,反而投鼠忌器,谁也不敢轻举妄动,以致达成微妙平衡。

说不定,高昌居其中,可左右逢源。

西城门外,狼头纛迎风招展,旌旗狂舞,营帐连绵不绝。

中军大帐,阿史那贺大马金刀坐在上首,睥睨四方。

“怎么样,马万钧可愿投降?”

执失怀恩摇头:“末将连番派人去劝降,但他不为所动,似乎另有倚仗。”

阿史那贺拧眉:“莫非,他想投降奈特勤?”

“应该不是!”执失怀恩否决,“我军斥候探知,他对东边使者,一样拒之门外。”

“这个老匹夫,究竟有什么倚仗?”阿史那贺大怒,“难不成,指望这区区一座小城,把我们挡住?”

执失怀恩思忖片刻,迟疑道:“末将看来,他怕是心向秦国,请求高楷来救他。”

“高楷?”阿史那贺吃了一惊,“他怎愿发兵来救?”

这又不是他麾下疆土,也不是藩属国,救高昌做甚?

执失怀恩猜测道:“汉人常说,唇亡齿寒。”

“高昌国虽小,却是大秦边境一道屏障,又是交通要道,商贾络绎不绝。”

“高楷必然不甘心,高昌落入我们手中。”

“他不甘心,又能如何?”阿史那贺哂笑,“草原之上,只有我们突厥骑兵,才能纵横驰骋。”

“秦国人只会窝里斗罢了,乱了十几年,还在和汉国、魏国自相残杀,可笑!”

执失怀恩面色古怪,汉人自相残杀,他们突厥不也一分为二,征战不休么?

说话间,一名斥候飞奔来报,河西道竟有数万秦军集结,向高昌进发。

“你可看清楚了?”阿史那贺站了起来,追问道,“何人领军?”

斥候点头如捣蒜:“卑职看得清清楚楚,必是秦军无疑。”

“足有五万之众,由高楷麾下大将李光焰统领。”

李光焰?执失怀恩面色一变,这可是一员劲敌。

阿史那贺反倒松了口气,一屁股坐下,笑道:“又不是高楷领兵来攻,怕什么?”

纵观秦国,除了高楷,其余诸将,他还真不放在眼里。

执失怀恩不赞同道:“可汗,虽然并非高楷亲征,但这李光焰也不能小瞧。”

这可是高楷左膀右臂之一,和夏侯敬德齐名,获封郑国公,左卫大将军!

阿史那贺嗤之以鼻:“一条看门狗罢了,不配我亲自出手。”

“你率一支兵马,以逸待劳,把他杀了便是。”

至于他自己,则下定决心,昼夜攻城,尽快拿下高昌,击退奈特勤。

这块肥肉,他早就盯上了,可不能落到老鬼碗里。

执失怀恩见他满不在乎,只能无奈应下。

另一头,北城门外,东突厥大营。

奈特勤亦然收到军情,神色凝重。

“秦军来了,必是高楷授意。”

“看来,他同样觊觎高昌,想和我们争夺这块肥肉。”

一员小将冷哼:“来得正好,把他们都杀了,正可一雪前耻!”

奈特勤摇头:“不得轻敌大意!”

“秦将李光焰,可非泛泛之辈。”

小将不以为然:“他们汉人最会吹嘘,时常夸大其词,给自己脸上贴金。”

“依我看,只是些沽名钓誉之辈罢了。”

奈特勤暗自摇头,可汗这位幼子,着实太过天真,眼高手低。

“可汗早有交代,若无必要,无需和秦军交手。”

“先把高昌拿下,赶走阿史那贺,这才是第一要务。”

小将撇了撇嘴,面露不屑,父王这位大将,简直胆小如鼠。

……

河西道,莫和延碛沙漠。

李光焰率领五万大军,出沙州敦煌城,横穿沙漠。

原本,按照向导所说,只需数日便能抵达高昌。却不料,天公不作美,转瞬间飞沙走石,白天化为黑夜,伸手不见五指。

面对这等天灾,不光一众士卒惊恐万状,连诸将也心惊胆战。

“大将军,这可如何是好?”

黑暗中,依稀瞧见数个人影晃动。正惴惴不安时,李光焰沉稳之声响起。

“这是沙尘暴,不宜赶路。”

“传我军令,迅速卧倒,依靠军中骆驼,度过这一难关。”

“是!”朔风凛冽,一道道铜钲声响起,此起彼伏,把军令一层层传递下去。

五万将士听令,互相依偎着,试图捱过去。

然而,足足过了六个时辰,也不见沙尘暴有丝毫停歇迹象。

李光焰眉头一皱,唤来向导:“能否辨别方位?”

向导是个土生土长敦煌人,常年在沙漠中往来,为过路商旅提供指引,本对路线一清二楚。

然而,这场沙尘暴太过剧烈,天地晦暗,不见半点日光,一时间,他也一筹莫展,只能羞愧道。

“草民无能……”

李光焰摆了摆手,让他退下,难掩忧虑。

兵贵神速,陛下命他迅速支援高昌,解燃眉之急。他若在这迁延日月,必然贻误战机,功亏一篑。

纵然赶到高昌,恐怕也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