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经被黛玉看破,贾琏便也不再隐瞒,索性大大方方地承认了。
“今儿我进宫见皇上,还送给皇上好几个荷包。皇上见了也喜欢,说比宫里宫女们做的好。”
宫里是在江南有织造,京里内务府也有造办处。但是织造做的是衣料、龙袍等“大活儿”,造办处则是做金玉器、玻璃、鞍甲等,人家不做针线活儿。于是如荷包、香袋儿这些小零碎活儿,都是宫里的妇差,或者干脆就是各宫的宫女们自己来做的。
宫里的花样子相对固定,绣技也更自然更比不上姑苏那边儿的绣娘,于是乎贾琏给封氏投资的这个绣坊的香袋儿一进京,登时成了抢手货。
黛玉便也抿嘴笑,冲贾琏挑大拇指,“琏二哥便连进宫面圣,竟然都没忘了谈买卖~”
贾琏噘嘴,“不知我良苦用心,竟还笑话我?哼~”
黛玉登时挑眉,“琏二爷这也要怪我?我分明是夸赞琏二爷好生意头脑,琏二爷怎反倒不高兴了?”
贾琏又哼一声,“……只知道人家爱银子,就没想过人家非要那么多银子做什么?”
黛玉歪着头打量着贾琏,“琏二哥赚银子不是为了花用么?那难不成准备埋在地下,种银子得银子?”
贾琏都给气乐了,对这小丫头又爱又恨的,却也还是不敢唐突,只敢伸了根手指头,在她额头上轻轻一戳,“你干脆叫我玩儿「此地无银三百两」算了。”
黛玉轻笑拍手,“好呀好呀。琏二哥何时演这一出戏?一定要叫我来看,我给琏二哥捧场。”
倒是雪雁在一旁听得都忍不住乐出声儿来了。
黛玉反倒脸上挂不住了,扭头瞪雪雁,“你个小蹄子,这是人家琏二爷挣的银子,又将你乐成这般?”
雪雁这才笑眯眯凑近了过来。之前她都躲远远的,既望风,又不打扰贾琏与黛玉独处,边界感满分儿!
雪雁过来瞄着贾琏就乐,“姑娘怎么忘了,自古世家联姻啊,都得讲个「门当户对」。具体到嫁娶之礼上,男家给女家的聘礼,与女家自己的嫁妆,两者之间自然要匹配才行,这才能显出两家的家世相当来的。”
“可是姑娘如今一下子就多了这么大一笔嫁妆,老爷给留下的本来就多,皇上竟又给了「添妆」。虽说这银子多了,更显得姑娘身份贵重,但是对于某位一心想要迎娶姑娘的爷来说,这却是天都快塌了呀%”
“毕竟他自个儿又不是盐商,身上还得背着这么大个府邸,他就算自己再能挣钱啊,可他只有这一辈子,怎么赶得上老爷祖上三四辈子积攒起来的家产和各位主母们的嫁妆,以及皇上又给加的这一笔「添妆」呢!”
雪雁说完,黛玉也不由得红了脸,可是一双眼却是灿若琉璃,促狭地兜着贾琏打转。
贾琏这算是底绔都被雪雁给扒下去了,又是无奈,又是笑地瞪着那小丫头。
真是谁的丫鬟像谁,如今贾琏便连雪雁这小丫头都快辩不过了。
黛玉笑了一会子,正色起来,偏头瞟着贾琏,“……有的人啊,真真儿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
贾琏嘟嘴,“为何这样说?”
黛玉扬眉,“原本这笔银子有多少,我自己都不知晓。父亲生前从不与我谈论这些,皇上那边我就更见不到。于是有的人只管将那数目由大化小也就是了,又何必非要巴巴儿地全告诉给了我,却叫自己天都塌了呢?”
贾琏轻叹一声,伸手又在她鼻梁上刮了一记:“这话也就你能说,我却怎么都不可能这么做!”
“这是姑父留给你的,也是皇上留恋重臣,这便恩泽加予你。我又岂能将这数目由大化小了去?”
黛玉面颊染红,一双眼却更清丽流转。
“……或者,这数目也只有你知我知。只要你不说出去,外人又怎知道有多少。你自不必再扛着这个数目去了。”
贾琏却摇头,“那可不成!我若这样,岂不委屈你了?”
他深深吸气,赌咒发愿,“你等着,我迟早能挣出这么些银子来!给你下聘,不敢说多加一倍,但是必定不可少于你的嫁妆!”
雪雁登时举双手,“琏二爷,你一定行!”
雪雁陪黛玉回去。
黛玉走到月洞门口,忽又转身,于月色之下清灵灵看他一眼。
“那些不过都是身外之物,我原不在意。”
贾琏听懂了,含笑点头,向她摆手,“我知你不在意,可我在意。好好回去歇息。”
黛玉身形轻盈,如雪花飘舞一般,袅袅而去。
贾琏深深吸气。
只可惜无论是老太太,还是贾政、贾珍他们,到现在也没弄清楚真正能在皇帝手里保下贾府命运的唯一法子。
这法子不是送元春进宫,指望用元春的得宠来挽救贾府;也不是指望贾珠考状元,更不是以为出卖宝玉这颗传说中的凤凰蛋的婚姻,换来世家的联姻。
在皇帝那,唯一能救贾府的法子只有一个:那就是善待黛玉,让她一世得安,更不要算计她的家产和嫁妆啊!
所谓一朝君子一朝臣,你贾府在太祖皇帝那是有功之臣,但是在新皇帝面前,却已经成了「焦大」,只有老资格,脾气坏,惹事儿骂人,却已经再无实际功劳,人家新皇帝与你们贾家并无情分,只有厌烦。
对于新皇帝来说,人家对你贾府最后的一点留恋,反倒是因为林如海。林如海是他的心腹近臣,是他在登基之后为自己亲手挑的班底,是可以叫他放心将江南最重要的盐务托付的钦差,是皇帝的股肱膀臂啊!
所以当年老太公的押宝是对的,将最心爱的嫡女贾敏嫁给林如海。还得说老太公高瞻远瞩,定下女儿这桩婚事。如果林如海能活着,兴许贾府还不至于走到最后的穷途末路。
只可惜,老太公身故之后,贾府这个原则没能够一贯地坚持下去。当家事的决定大权落到了老太太手里,老太太只顾着将满腹心思都放在了贾政那一房去!
他们完全没勘透黛玉的重要。要不然,黛玉一进贾府的时候,黛玉也不至于在贾政他们那都受了冷遇,竟然没有一个亲舅舅来见见这个外甥女儿。
老太太先指望贾政这个儿子,再指望元春、贾珠、宝玉……将二房指望了个遍,到头来没有一个成功的!
走歪了路,押错了宝,虽然老太太也算心疼黛玉,但是没能充分意识到黛玉的重要,于是在对黛玉的态度上摇摆不定,频频惹黛玉伤心。
这样的贾府,皇帝还有何眷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