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这座熟悉的府邸,如今却让人感到些许陌生。
荀彧的离去,使得曹操的核心班底发生了巨大的变动,一大部分内政类文臣被调往南方,有的前往交州,有的前往荆南。
或是开展移民工作,修筑通道;或是开垦荒地,提前教化百姓;还有的负责联系蛮夷,防止生乱。
正当一众文武官员在府中商量军务之时,府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众人纷纷转头望去,只见一人快步冲入府中。
待看清来人面容,竟是程昱。
此时的他风尘仆仆,脸上却难得地洋溢着愉悦之色。
见到曹操,他顾不得喘息,便迫不及待地说道:
“主公,大喜啊!武陵蛮愿意派遣一万精锐参战,协助我们防守襄阳城。他们已经出发,预计月中就能抵达襄阳!”
话音未落,程昱紧接着又道:
“此外,荆南的各个蛮族听闻了北方段尘兼并蛮族的事迹,都颇为抵触。他们纷纷表示愿意配合主公移民修路,并与我们约定和平共处,绝不会生乱!”
这接连而来的两个好消息,让曹营众人精神为之一振。
有人按捺不住喜悦,上前向曹操贺喜道:
“恭喜主公!武陵蛮虽然是蛮族,但他们拥有一万精英级军团,这无疑将成为防守襄樊的关键力量!再加上南方蛮族的认可,主公即便南下,也不必担心得不到拥护啊!”
听到这番话,曹操的脸上先是浮现出一丝喜色,但当听到最后一句时,他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
无论放在哪个诸侯身上,去那边做蛮王,总归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
这意味着他将彻底失去统一天下的资格,甚至可能会失去汉民的拥戴。想到这里,曹操的心情愈发沉重起来。
眼见如此,戏志才说道:
“主公,段尘倒行逆施,强行并入蛮夷,手段粗暴狠厉,屠杀汉人同时,又对蛮族手段残暴,不得天下英才之心,如今更不得蛮族之心,天下无其立锥之地啊!”
一番辱骂下来,曹营众人都身心舒畅,他们大都北方世家豪族出身,都是因为段尘强行收纳他们土地,掠夺他们部曲,甚至抢夺他们财富,这才携家带口跟随曹操南下荆州。
如果段尘对世家妥协一点,他们或许就不会这么拼命了,南下战争也不可能有那么多英才相助了。
不是所有的英豪,都有统一天下,救济斯民的志向,更多的是为了家族为了世家的荣耀。
因而段尘手下人才,不是寒门或是微末豪族出身,就是战争被俘,或是被迫诏安而来。
这番辱骂,正好骂到了他们心里。
眼见如此,荀攸也跟着道:
“段尘胁迫天下为他一家服务,以个人之志裹挟天下之志,想要一人支撑起整个辽东,杂糅出统一帝国,进而一统天下,达到融合。”
“其本身就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今更是侵占南方,想要击碎天下最后一块净土,因而西有法正出世,东有江东英才,南有蛮族相助,更有主公为之号令,此战虽艰,然我军必胜!”
很多时候,聪明人知道他们说的是废话,也能够听懂其它聪明人说的是废话。
然则,他们并不会反驳,因为这些废话对他们也有用。
就像是现在,骂段尘,从“宏观”角度来论述段尘必败的事实,仿佛让他们短暂忘记了新野被攻占,南阳被围攻,几十万大军压制长江,社稷岌岌可危的事实。
就像是的历史上官渡之前,曹操与袁绍悬殊的实力对比之下,却催生了震惊后世的十胜十败,往往从宏观论述,往往从细节看出成败。
但十胜十败的作用真的是预演胜利吗?
并不是!其作用更多的是鼓舞士气,提振阵营内文武将士,特别是曹操的信心罢了。
曹操还是这个曹操,但北方变成了袁绍,地点从官渡变成了荆州。
宏观的胜利,真的能预演事实上的取胜吗?
不清楚,事情还是要看如何做出来的。
正当此时,戏志才思绪一动,闭上双眼仔细查看,等待再次睁开眼,也不等口嗨,严肃道:
“主公,辽东西路大军已经围攻汉中,总兵力接近50万,法正请求我军援助!”
50万大军,号称辽东的一半主力,如今已经全部压在了汉中一地,这等规模,想想都不由让人害怕。
曹操也清醒了些许,问道:“具体说了如何援助吗?”
在他的脑中,从来都没有不援助这个选项,两州唇亡齿寒,袁绍灭亡,那他的荆州绝对不保,到时候就真的只能跑到交趾做蛮王了。
这还是段尘看不上他,懒得前来攻打的前提下,不过仔细想来,以段尘那对统一的渴望,恐怕是必须要来攻打的。
“法正所言,请求荆州派遣一支火力强大的水军精北上,协助驻防汉江防线,进行远程掩护。”
“此外,如果可以,上庸地区仅仅几千先登死士驻守,防守空虚,请求派遣一支陆军驻防上庸,防止辽东切断我们的联系。”
两个要求,说多也不多,但对于现在的荆州来说,需要很大的魄力才能决定下来。
曹操并未多言,先是望向下方众人,扫视一眼,荀攸最先上前道:
“主公,两军唇亡齿寒,不援助不可能,于禁将军训练的荆州水师配备江东重弩,船上搭配投石机,又有于禁将军亲自率领,自当可行。”
其说完后,于禁也上前请战:“末将愿意援助汉中,抵抗辽东精锐,请主公成全。”
话已经说到这里,曹操自然是答应了,只是嘱托道:
“辽东精锐颇多,虽不善水战,然则汉江上游河道窄小,骑兵可跨越而入,要小心一些,如若作战不利,还请保全性命。”
如若是南方密集水网,辽东骑兵也不可能跳一个又一个,然则汉江上游,所谓汉水防线主要是堡垒防守,水军过去确实危险,不过曹操没得选。
“末将明白了,多谢主公!”
于禁激动退下,心中忐忑不安,一方面这是荆州水军初战,他的训练终于有了用武之地,然则面对的却是辽东大军,此去肯定危险。
不过现实容不得他多想,讨论继续。
曹操询问:“水军确定,然则上庸空虚也为事实,如若让新野辽东军围攻上庸,与其合并一处,我军与汉中的联系又被切断,此事绝对不行啊。”
汉中防线,就是西部防守的生命线,汉水就是他们的大动脉,上庸就是他们的脖子,如今大军围攻上庸空虚,脖子被切断了,这肯定是不行的。
只见一青年将领上前,拱手道:“主公,文聘愿意率精兵一万支援上庸,此外,调集3万荆州守军,必保上庸不失!”
文聘,曹营年轻将领,二流武将,早先在南阳训练精锐屯田南阳兵,而后曹仁驻防,其带着南阳兵协防襄阳,如今手下掌控1万精英级军队,是曹操阵营重要将领。
眼见是文聘请战,曹操微微皱眉,他担忧并非文聘能力,而是仅仅1万南阳兵驻守上庸,还是艰难了一些,加上3万荆州兵,他又一时间难以调动。
正当此时,戏志才道:“主公,不如联系汉中,交代我军率1万精兵驻守上庸,并请汉中调集数万守军配合。”
听罢,曹操眼前一亮,如此一来,事情就这样解决了:
“好吧,你且前去,上庸位置重要,务必坚守!”
这次,曹操的交代与于禁并不同,只因水军相对灵活,而上庸一旦被围,那在辽东骑兵面前,只有死守这一条路了。
相比起来,文聘更为危险。
可这位将领却浑然不惧,只是再次拱手道:“多谢主公器重,聘必然不负众望!”
难得的机会,他一定要把握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