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我们与凉州的铁路通道被切断了?”
关羽再次确认消息,依然不免震惊。
徐庶有些愧疚道:“是我少想了一些,没想到这法孝直还能有后手,轻骑兵绕袭,切断铁路,大手笔啊!”
仔细想来,这等手段在神话三国也是第一次发生,很显然法正对于辽东的研究很深。
旁边,贾诩等人也是沉思,这件事他们竟然也没有想到,法正这招也算是妙手了。
趁着辽东认为其会固守汉中之际,派遣骑兵切断铁路,打断关中和凉州的主要联系,手段很老辣。
他们不知道的是,法正的【连环计】早已经生效,西线军团上到贾诩,徐庶,下到普通参军文士,智力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削弱。
法正天赋之强,逐渐显露。
历史上汉中大战,也就是在法正的参谋下,力压曹操一众谋士,让刘备以微弱兵力赢得汉中大战的胜利,达到的人生的最高潮。
可惜,这次的法正面临的是一个在北方扎根更深的庞大帝国,是比曹操军力更强的西线军团,却不知道他还能否创造什么奇迹了。
“也罢,传电凉州刺史部,西州西域刺史部,交代:自今日起,西凉军补给交给两州进行安排,务必保证西凉军军需。”
停顿片刻,关羽凝神,接着道:
“自今日起,给予西凉军,便宜行事之权,由马腾任统领,常楠任军师,随时保持联系,保证协同。”
接连两道命令下达,基本上将西线分成两半,细分为中部线和西部线两种。
如果辽东没有统治凉州或者西域,或许就艰难一些,但整个北方都在辽东统治之内,所谓切断通道,也只是补给系统变化一些罢了。
“我补充一点!”徐庶说罢,就指向地图接着道:“传令关中龙骑士兵团充当西凉军后勤,即刻带着物资前去凉州配合西凉军作战。”
关羽听完,点头下令:“就这样办了!”
而后,一条条命令下发,铁路虽说被切断,然则西线众人并不着急,这条线路可以有,但没有也没太大影响,当下汉中除了隔靴搔痒之外,又能如何呢?
辽东在关中地界又没有百姓,他们哪怕想要突袭,又能如何?难道派遣大军越过关中突袭草原?或是直接进入并州?
这不是找死吗?
····
汉中,法正心事重重,此时,他们面对的将会是数十万的辽东精锐,大军面前的秦岭防线全部收缩,一旦稍有不慎,那整个蜀地的士兵都将折在他的手上。
直到深夜,他营帐内的灯火通亮,此刻的他还在安排着前军防务。
“秦岭防线的大军全部转向大巴山,拱卫后方,告知严颜,要以最快的速度将士兵调过来。”
“停止西线高览的河北弓骑对敌方铁路的二次袭扰行动,配合部分西线军,在汉中西部武道阴平设立防线,加大兵力投入。”
“告知审配和高干等人,成都梓潼等地加强警戒,防止辽东军从蜀地绕袭过来,一定要严防死守,不能有丝毫懈怠;交代清楚,敌人绕袭后勤绝对无法运输,因而不可能大军围城,一定不能出城迎战,要严守关隘以拒之!”
一道道命令从帐内发出,不知不觉田丰已经退居二线,以法正为代表的益州集团世家,成为了抵抗辽东的主力。
忙碌到了天亮,法正伸了伸懒腰,并不感觉疲惫,自连环计起到效果之后,他已经逐步超越一流谋士水平。
此时的法正能够承担起高强度的精神力损耗,也只有这样,才能指挥整个汉中防线几十万大军。
一大早,袁绍亲自端来米汤送于法正,看着他一口口喝完,心中却不由担忧:“孝直,元皓等人都可配合,何必如此操劳呢?”
他并不在意法正掌权之事,当下局势就是能者居之,但他担心法正身体撑不住,虽然现在看着精神,可损耗的却是生命力啊。
神话三国的文士体系,精力透支过度后,往往就是对寿命的折损,这也是等阶高的顶流还会英年早逝的原因之一。
“主公不必担忧,我的身体我自己是知道的,这点强度还是能扛得住,只是当下我军即将和辽东正式进行拉锯战,很多的布置需要提早安排一下。”
不是法正不愿意休息,大兵团作战,30万大军,每日多少事情,特别是自沮授搭建作战网络之后,每时每刻都有无数消息传入脑中。
效率提高的同时,对于总指挥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孝直所言,我自是明白的。”
袁绍并未接着说下去,他怕法正操劳,可他却没有能够替代法正的人才。
整个蜀地的精华人物基本全部都被他拉到了这里,此战没有比法正更为合适的,也好在他年轻了。
法正喝完米汤,放下碗筷,先是日常查看地图,俯瞰布防,而后处理外围哨兵侦查兵探查的情报,不由紧张起来:
“辽东的先锋部队已经开始动作,马上就要踏入秦岭,不出几天,估计围攻就要到来了。”
袁绍听后,着急跑了过来,也是面色严肃自此探查,而后不由倒吸冷气:“辽东军精锐12万,二线军团20万,其中不乏数万小顾精锐部队,西凉军精锐近10万,已经靠近武都阴平等地,且大都为骑兵,适应地形。”
这些数据,一方面是辽东号称的,另一方面也是内部斥候探查出来的,两者相互验证最终确认。
原先,辽东号称百万大军,袁绍只相信一半,现在想来,段尘是真的不会骗人,他玩真的!
“主公不必担忧,我军精锐近10万,蜀军20万,又有山川城池之险,总归不会出现太大问题,只是我方牵制辽东近50万大军,需要其它两线的支持啊。”
法正这个提议,袁绍早有想法,可很多时候,联盟的时候说的很好,但真正的让援兵过来,那就很难了。
战国时代,六国对抗秦国有过无数次合作,最终却都是失败,实则是各顾各的,争相贿秦,造成自身被逐个击破。
“孝直,我看此事说出来,荆州和扬州会不配合啊!”
外置大脑在前,袁绍自是有什么,说什么。
法正听后却是一笑:“主公不必担忧,曹公乃天下英雄,自是明白利害,哪怕自己再难,也不可能不援助,且求他将水军调动一部精锐北上汉水,协助我们驻守汉江防线。”
“至于江东,虽然世家多保守,然则孙策人称霸王,也是豪爽之人,更何况江东多名士,能看清天下的人很多,我等求援,主要在于请求其北上协调。”
“至于说如何协调?我想辽东在西线调兵50万,中线更是有30万大军围攻南阳,哪怕号称百万,此刻徐州地方也极为空虚,我想让江东突袭徐州,趁此时我们动用在洛阳的后手,中原有失,我倒要看看段尘撤不撤兵。”
随着法正讲完,面前一张作战蓝图出现,袁绍的眼睛越来越亮了:
“有孝直谋划,如今九死一生的局面,竟然还能遇到转机,如此以来,如果段尘大军乱了阵脚,北方必然分裂,我等诸侯机遇就要到来了啊!”
袁绍又开始了幻想,但仔细想来,法正的谋划确实能够用最少的代价,让辽东百万大军成为孤军。
前提是,各军协调一致,这也是最难的。
因而,法正很清醒:“大决战之事,从来都是讲自己的筹码一下子压上去,凭借双方能力,看一看最终谁能获胜。眼下南北战线双方过百万大军碰撞,哪怕是前汉之末,前秦之亡,亦或是战国百年都极为罕见。”
说罢,他重重呼出一口气再道:“我等,今生可在此战中留下足迹,足以青史留名,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今生主公与我能作为主角,亦是死而无憾了。”
法正总有一种宿命感,往往这个时候,大战已经拉到了历史的高度,自第一次断层千年时间,这或许是旷古烁今的第一大战了吧。
在这个时代,生命好似真的不太重要了。
袁绍同样打起了精神,法正很会安慰人,别人的慰藉,或许是让袁绍能够见到生的希望,而法正的慰藉,确实让袁绍见证到了生命的璀璨。
很多时候,人就缺少这股劲,就缺少这种高度,一旦站到了这高台之上,虽说冰寒彻骨,虽说无法呼吸,却也让人忘却了很多俗世的烦闷,有了更为坚定的信念。
“孝直,我这便去联系。”
袁绍并未多言其它,转身离去,千头万绪,心中激动万分,可还是要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历史波涛汹涌,现实往往细腻恬静。
很多东西,总是自人心中而起,仔细看去,依然风平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