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寿春城北,淮水滔滔,奔腾不息。

淮水南岸,有一座港口,这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孙策率领着一群人,正站在港口边,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在前方的一艘小船上。

这艘小船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上,上面只站着两个人。

一个是敦厚的青年,他面容清秀,眼神明亮,透露出一股意气风发的气息;

另一个则是身材魁梧的壮汉,他身上布满了伤痕,显然经历过无数次激烈的战斗。这两个人站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对比。

“走了!”鲁肃站在岸边,向船上的人挥手道别。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小船缓缓地启动,沿着运河向北驶去。船上没有歌声,也没有战鼓敲响,与人们想象中的离别场景有些不同。

这里少了几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多了一些平淡和从容。

“走了!”孙策遥望着北方,看着小船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视线的尽头。

夕阳渐渐西沉,余晖从西北方向洒下,将鲁肃那并不算高大的身影拉得很长。孙策一直凝视着那个远去的背影,直到完全看不见为止。

当他转过身来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严肃和沉寂。

他默默地看着周围的人,然后轻声说道:“走吧!”

随行的众人纷纷跟上孙策的脚步,一同离去。夕阳的余晖照在他们的背影上,投射在寿春城的城墙上,形成了一幅长长的剪影。

就在城门缓缓开启的瞬间,庞统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猛地转过身来,目光直直地投向北方。

他的视线并没有落在渐行渐远的鲁肃身上,而是越过鲁肃,望向了更远的地方,喃喃自语:

“孔明啊,你是否已经南下了?我们何时才能再次相见呢?”

然而,就在庞统沉浸在对诸葛亮的思念中时,身后突然传来了周瑜的呼喊声:

“士元,别发呆了,快进城吧!”这声呼喊,将庞统从沉思中惊醒。

他缓缓回过神来,同样转过身去,迈步走进了这座气势恢宏的寿春城。

城门在他身后缓缓关闭,将他与外界的喧嚣隔绝开来。

庞统一边走着,心中却仍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天下大势如滚滚洪流,是否真的会因为一两个关键人物的出现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呢?

待到进入城内,庞统停下脚步,望着城内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繁华的街道,不禁叹息一声。

心中暗自感慨:“孔明投身辽东,借助这天下大势,以强大的实力压制南方,其势如鲸吞天下;而我来到江东,却只能依靠鲁肃等人的刺杀行动,才能在这乱世中求得一线生机吗?”

“难道是我所追随的主公并非明主,亦或是我生不逢时?”

庞统越想越觉得心中烦闷,不由自主地再次向北望去。

那夕阳如血,晚霞似火,本应是一幅绝美的画面,此刻却让他感到无比沉重,仿佛那绚丽的色彩都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

西线战场上的长安城与陈留城相似,都增添了一些生气。

自东向西贯穿长安城的,有一条铁路。这条铁路的一端穿过河西地区,连接着西域;另一端则越过洛阳,与陈留城相通;还有一条铁路则通过并州,直达北方。

这三条铁路构成了一个交通网络,为后勤运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作为辽东第二大超越这个时代的优势,后勤运输能力一直保持着领先地位,至今仍未被攻破。

在长安城内,皇宫外的参谋室中,关羽等一众将领正聚精会神地研究着眼前的作战地图。

这张地图详细地展示了整个汉中和关中地区的地形信息,山脉、河流、道路等都清晰可见。

“将军,各地的斥候已经按照您的指示派遣出去了。”

徐庶手持刚刚收到的电报,快步走到关羽面前,将电报递给他,接着说道:

“主公那边也已经开始对南阳方向施加压力,此外,还将运输一批生物探测机过来,以补充我们的情报。”

自从抵达长安以来,各项商议工作尚未完全确定下来。

最终的决策还是要基于情报的探查以及稳步推进的战略。

因此,派遣斥候和运输生物探测机都是为了获取更准确、更全面的情报,以便制定出更为合理的作战计划。

所谓的绕袭关陇,从高原袭击蜀地的计划,最终并没有被采纳。

最为主要的原因便是,现在的袁绍不是当初的蜀国,防守成都的也不是诸葛瞻。

大军团奇袭,一旦出现任何差错,那就只能是在蜀地打游击,很可能被围而歼之。

辽东占据兵力优势,20多万精锐坐镇,暂时不需要太过冒险。

“嗯,传我命令,告知各军将士们,无需焦躁,我们完全可以耐心等待,徐徐图之。”

关羽面沉似水,越是在关键时刻,他就越发镇定自若,展现出一派大将风范。

辽东方面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因此根本无需冒险行事。

只需依靠自身强大的实力,稳步推进即可。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关羽倒要看看袁绍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秦岭山脉地势险峻,然而这并不能阻挡辽东大军的步伐。

十万雄师如钢铁洪流一般,分散在各个方向,沿着早先修筑好的堡垒,有条不紊地向着汉中缓缓推进。

在这支庞大的军队中,有刀盾兵、弩兵、辽东卫等步兵部队,他们将沿着秦岭的各条通道,修筑堡垒,构建完善后勤线路。

还有西凉轻骑兵,他们机动性强,善于在山地中穿梭,为大军提供侦察和掩护。

而在大军的后方,还有更为精锐的骑兵部队严阵以待。

西凉铁骑、青龙骑、渔阳游骑等一众骑兵,一旦前方道路通畅,他们便如离弦之箭,沿着蜿蜒的山路疾驰而过,穿越秦岭,直抵汉中城下。

一旦大军完全控制住秦岭地区,切断汉水的交通要道,那么汉中城就会成为一座孤立无援的孤城,陷入绝境。

非常朴素的招数,可谁又能够一下出动20万精锐?

单单西线兵力一处的军力,就已经碾压了南方军阀的任何一股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