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领导,被同事抱团孤立的时候,先别急着反省自身,先想想你是不是触动了领导的利益,同事们都在看领导的眼色行事。
有的职场团体就是不适合融入,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万一你和这个团体就不是一类人呢?干嘛不换个团体试试?
因为一个团体的底色就是领导,领导喜欢谁,不喜欢谁,不但是由他的利益决定的,也是由他的性格和人格底色决定的,就像一个表演型人格的人,肯定不会喜欢一个内向的、沉默寡言的人一样。
而领导往往会根据他的好恶来排挤某人,拉拢某人,最后聚集在他身边的,肯定是他同一类人,因为更有共同语言,这就有了形成利益团体的基础。
所以就算你工作干得再好,就算你没犯错,你照样可能让领导厌恶你;而你若与世无争,领导又会觉得你懦弱好欺负,更变本加厉。
最可怕的是,你要是中了荀子的毒,把“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当成座右铭,天天内耗反省自己,把一切矛盾冲突都归咎于自己,那大概率你不会有好下场。
看看荀子一生是如何坎坷并抱憾而亡的,你把一个人生失败者当成榜样,那你的人生也同样失败。那些走上人生巅峰的人可从来不会反省,比方说刘邦、乾隆皇帝。
因此在职场上受排挤,在郁郁不得志中,我深刻思考职场上众生面具下的真实目的和想法,发现不内耗才是唯一能清醒地笑到最后的途径。
领导骂你,贬低你,你要想清楚他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pUA你的,你当他会学雷锋,全心全意为你奉献?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做得对,就把领导的贬损当成屁放了,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同事陷害你,孤立你,你要想清楚这要么是领导指使的,要么他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职场上古道热肠的人不是没有,但在职场宫斗中活不过一集,你有天大的好运能碰上并一路同行吗?所以同事孤立你,你也不必上赶着去缓和关系,不理他们就是。
你当你是讨好型人格,还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人家对你这么差,你非要热脸去贴冷屁股吗?
解决办法只有一个,换个环境,换个赛道,不跟他们混了,中国这么大,你还怕找不到你的同类,找不到能接纳你的团体吗?非要跟你不是一类人的团队中厮混吗?
在人生低谷中,我沉下心来思索现实的困境,领悟了无数诠释人性的道理,并看清了职场中的是是非非、勾心斗角。我并没有把写小说当成主业,我只是用小说来记录我的想法。
但是为了流量,我不得不设计故事情节,在过去发表的那些章节中,我尽量在符合逻辑的情况下编排搞笑的片段,然而吸粉的情况不尽如人意。
可现在我把张飞写死了,我总不能大开脑洞让张飞死而复生,变成重生文吧?所以我计划在编外中把张飞写成是鬼魂,以冤魂的身份来写三国时代的落幕。
毕竟在正文的末尾我留下了一个钩子,我写张飞不肯喝孟婆汤。
那么作为鬼,张飞在三国后期可以干什么?
第一,以上帝视角,看到所有见不得台面的阴谋诡计。
第二,恶作剧吓人,比方说发出鬼叫,以透明形态扔物品,涂抹污秽物、让人摔跤等?。这些不是我编的,是我百度过鬼可以干什么事。
第三,参与冥界审判,执行刑罚。我们都会有意难平,为什么恶人没有恶报,那么张飞作为冤魂,是不是可以作为正义化身来惩奸除恶?
我内心深处是十分愿意把张飞的冤魂写成快意恩仇、替天行道的正义使者,这种爽文恐怕很多读者都愿意看。
但是有一个难题,作为历史类小说,我不能胡编乱造更改历史主线,不能颠覆历史重大事件和人物形象,会审核不通过的。
而且既然张飞是冤魂,就不能再搞笑了,该走权谋路线了,那么在这个度的把握上,实在是让人头疼。我是像韩剧那样写成“全员皆恶人”,还是像中国能过审的电视剧那样,都得写个大团圆结局?
何况写权谋,按照我一贯的写作手法,我一定是逻辑严谨的,那么会不会太烧脑,导致一部分读者看不懂?而且既然讲逻辑,就不可能爽,爽文是没有逻辑的,会不会造成读者流失?
在迷茫中,我左右为难,权谋要写得真实,会索然无味的,因为你要花大量的篇幅来向读者详细介绍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要写得浅显,读者又会觉得太弱智。
我仍然愿意把我的小说定位为历史文,而不是官场文,因为官场文会被封的,那就要求我不能写得太深刻,太现实,太一针见血,所以我不能每天更新,因为我要仔细考虑怎么写合适,绝不会为了凑字数灌水。
我反复揣摩二月河的皇帝系列小说,恐怕现在很多年轻读者都不知道二月河是谁,他的书也很少有人看了吧?
想当年我高中时期就读了他所有的小说,那时候还没有什么仙侠文,写《诛仙》的萧鼎还没开始动笔,古龙、温瑞安正风靡一时,二月河的书是老师寥寥无几的、不封禁的小说之一,在学校图书馆就能借到,老师自己也看得入迷。
那时候年轻人想象的极限就是权谋,可惜时代变了,现在权谋已经没落了,那么多玄幻、甜宠、脑洞文,占据了番茄小说网的绝大部分流量。
我早就知道,我写权谋,不会有流量,也很少有人看。
只是为了纾解工作中积压的悲愤、不平、绝望,断断续续地写着,给自己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