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茶会过半,小桃见姑娘们坐久了有些拘束,便笑着对刚坐到身旁的婉宁道:“婉宁,带小姐们去园子逛逛吧。牡丹花开得正好,也可去喂喂池塘里的锦鲤,让姐姐们松散松散。”

婉宁乖巧点头,起身盈盈一福,笑盈盈应道:“是,娘。各位姐姐,我们去院子里走走。”她声音清脆,举止大方得体。厅内气氛顿时轻松活跃,小姐们纷纷起身,带着期待与好奇,随着婉宁鱼贯而出。

小桃则继续留在花厅与夫人们闲话,目光却不时掠过窗棂,看似随意地投向园中。夫人们心知肚明,也顺着望去,都想看自家姑娘在婉宁面前的表现。

园子里,初夏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光影。假山玲珑,池水清澈,牡丹开得正艳。婉宁作为主人,热情引着众人观赏。许多小姐对婉宁都带了几分讨好,赵家小姐指着一株牡丹叹道:“谢大小姐,这株紫霞仙真美!”

婉宁也觉得美,正想接话,却瞥见后面的乔家小姐嘴角微不可见地撇了下。婉宁笑着转向她:“乔家姐姐,你喜欢牡丹花的哪个品种?”

乔家姑娘温声道:“回大小姐,我家没有养花,这是富贵人家养的。”

婉宁含笑道:“乔家姐姐若是喜欢,我可以扦插活苗,到时候送姐姐一株?”

乔家姑娘勉强扯出一丝笑:“多谢大小姐好意。我要照顾两个弟弟,实在没空侍弄花草,还是不养了,免得辜负大小姐心意。”

赵家小姐惊讶道:“大小姐,你真有本事,牡丹花都能扦插活!若是扦插成了,能不能向大小姐讨一株?我家祖父也爱养花,种了一株姚黄一株魏紫。若大小姐看得上,可以去我家剪枝扦插。我们不会扦插,怕挑不好枝条,要不然我们可以剪了给您送来。”

婉宁笑道:“先谢过赵家姐姐好意。若我要扦插,再上门叨扰便是。”

婉宁怕冷落乔家小姐,又转向她热情地问:“乔家姐姐喜欢看鱼么?要不我们去看锦鲤?”

乔家小姐依旧温声道:“谢大小姐随意就好,我怎样都行。”

婉宁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笑道:“那我们就去喂鱼吧。”她转而与粮商周家小姐搭话:“周家姐姐,你们粮铺卖大米么?”

周家小姐恭敬回道:“以前是卖的。可去年封了城门,三州外的大米进不来,我们以前都进江南米。不过家中祖父赞谢大小姐真有本事,能在辽东种出稻子。以后辽东和三州就能卖本地米了。”

婉宁心知她在试探,笑盈盈道:“今年秋天收了稻子,若有富余,冬天就能卖了。”

周家小姐眼睛一亮:“真是太好了!只是我家祖父不知秋天该去哪里收?” 她这是向谢大小姐打听收购渠道。

婉宁想了想道:“能卖的大米不多,这两年主要还是要留做稻种。”她压低声音补道:“我娘说,你家祖母捐赠银钱大力支持打井,是义举。我娘会想法子匀些出来给你家卖,价钱肯定比江南米便宜,不让你家吃亏。”

周家小姐低声道:“茗娴多谢大小姐帮忙。”

婉宁笑道:“客气什么,我爹娘在家也赞你祖母高义。”

一路上婉宁又挨个与其他小姐找了话题攀谈,力求不冷落任何一位。她注意到赵家小姐素芝与谁都能说上话,一路笑吟吟的,正兴致勃勃地向一个姑娘传授用兰花做花露,滴几滴沐浴便能身上留香的法子。

“真的吗?这倒是个好法子,回头我也试试。” 赵姑娘身边的姑娘们显然很喜欢素芝的活泼,让人生不出半点反感。

乔家小姐则一路沉默不语。小桃在厅里看到,她安静地落在人群稍后,不似素芝那般热络地凑在婉宁身边。她身姿挺拔,步履从容,目光沉静地掠过园中景致,偶尔在奇石或花木前稍作停留。当其他小姐惊叹牡丹娇艳或对锦鲤津津有味时,她也只是淡淡瞥一眼。有人与她说话,她嘴角会带一丝极淡的弧度,却轻易不开口。既不刻意逢迎婉宁这位布政使大小姐,也不急于与其他闺秀攀谈结好。

冬雪给小桃添茶时,小桃吩咐她去给院中小姐们送些茶点。冬雪端着托盘在院子里不小心被石子绊了一下,差点摔倒,盘中茶点眼看要掉落。众小姐一阵低呼,下意识后退。却见乔姑娘眼疾手快,一步上前稳稳扶住了托盘,动作干净利落。冬雪惊魂未定,连声道谢。乔姑娘只微微颔首,便又退回原位,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脸上依旧是那副沉静如水的表情。

花厅内,小桃将园中情景尽收眼底。赵家小姐素芝的活泼伶俐固然招人喜欢,但乔姑娘那份在热闹中保持的沉静自持、不刻意讨好,以及关键时刻显露的果断,虽和人相处略显疏离,小桃却觉得并非大事。

她心中已悄然看好乔家姑娘。宏文性情温和,家中也无长辈,需要的正是一个能自己立起来、稳得住、担得了事的主母,而非一个需要时时哄着的娇姑娘。乔姑娘的坚毅和那份带着疏离的沉稳,正是良配。

苏夫人留意着布政使夫人神情,见她目光在乔姑娘身上停留更久,欣赏之色愈浓,心中暗喜,也替那苦命姑娘松了口气。

小桃收回目光,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对身边一位夫人笑道:“年轻姑娘们在一处,就是热闹有生气。”她心中已决定,待寻个合适时机写信让清雅和宏文姐弟来沂州相看。若他们也属意乔姑娘,再与苏夫人深谈。

婉宁看时间差不多了,含笑道:“各位姐姐想必逛累了,回厅里歇歇,喝点茶水吧。”

大家顺势回厅略坐片刻,喝了杯茶,便知趣地告辞了。

等众人走后,晚上水生回来,一家人吃完饭,小桃便将今日相看的小姐情况说了一下:“赵家小姐祖父做过知州,长相柔美,天真烂漫。跟在婉宁身边毫不怯场,笑语晏晏,接话也快,与其他小姐相处甚好。我看好的乔家姑娘长得明艳大方,家里地动后只剩她和两个弟弟。她父亲原是府学里的举人先生。这姑娘性格坚毅,许是因家中变故,少言寡语,对我不卑不亢。能带着两个弟弟逃难活下来,本事是有的。娘,水生,你们觉得哪个姑娘好?” 小桃主要是问水生的意思,毕竟清雅姐弟听水生的意见,问婆母是顺带以示尊重。

水生想了想道:“两个姑娘都不错。还是让宏文自己相看拿主意。”

水生娘立刻大声道:“怎么会两个都不错?要我选就选赵家小姐!天天看着都心情好。跟那阴沉沉的人过一辈子多遭罪?有啥事她也不说出来。再说,她还有两个弟弟要操心,心思能全在宏文身上?小桃你别看赵家小姐天真烂漫,婉宁就是这样的,我就爱看她傻乐。”

婉宁点头附和:“娘,您经历过逃荒,觉得能在逃难中活下来就是有本事。我也觉得乔家姑娘有本事,人也善良。但就像祖母说的,赵家小姐和她说话她能接上,和别的小姐也能处好。乔家姑娘到了我们家就是客,我问她要不要扦插活的牡丹苗送她,她说不要;请她去看鱼,她说‘随我意’。娘,乔家姑娘性格再坚毅,别人的好意递过来她不接,宏文哥天天这样相处也难受啊。赵家小姐呢?一听我要送乔姑娘花苗被拒了,她先夸我有本事,再请我也送她一株,为了搞好关系,还主动说她家有姚黄牡丹,请我去剪枝,而不是显得攀附直接挖一整株送来。我觉得赵小姐好。”

水生娘一听乔姑娘不给孙女面子,冷哼道:“这乔家姑娘这么清高,一般人可攀不起!婉宁以后别搭理她,你送笑脸她给冷脸,我都不舍得给你冷脸,她倒跑来装清高!”

小桃无奈解释:“娘,乔姑娘人品没问题。我让冬雪假装绊倒送茶点试探,她立刻伸手扶住了。”

水生娘仍不满:“我家婉宁这么好的孩子她都处不好,跟别的姑娘更处不好了,难怪一天到晚沉默寡言的。”

小桃见婆母听不得孙女受委屈,便不再争辩,笑道:“到时候还是让宏文和清雅自己来看看最好,让他们选。”

婉宁喝了口水,说起另一事:“爹,娘,我今天问粮铺周小姐,她们家现在没有大米卖。我答应了今年秋收后,匀些大米给她家卖,不然我年年种稻不见钱。去年爹在辽东江边和河边造了新田,稻种不用我提供了。我想适当卖个三万多斤稻子,能卖四百多两银子呢。”

水生听到只卖一成产量,点头道:“卖一成可以,多了不行。辽东要多存粮。”

水生娘一听孙女稻子能卖钱了,顿时高兴起来,哄道:“你还小,卖了稻子把银钱给祖母替你收着。”

婉宁装着摇头:“我要自己放,我大了。钱藏我床褥子下面,又不会长脚跑了。爹在这三州官最大,谁敢来偷?”

水生娘坚持:“听话!值钱的东西都让祖母给你收着。婉宁该睡了,今儿耽误一天,明儿得早点起跟邱妈妈学绣活呢。”

婉宁看向爹爹诉苦:“爹,祖母天天催我赶紧把邱妈妈手艺学到手,看我手指头都戳好几个针眼了!”

水生娘半点不让步:“别懒!学好了就不会戳手!快别说了,明儿早点起!走,祖母背你回屋。”

婉宁牵起祖母的手:“我自己走。等卖了稻子钱给您放着,省得您老惦记睡不着觉。”

小桃笑着起身:“我们也回卧房吧,我得给宏文写封信。” 当晚写好信,次日便遣快马送往辽东。

宏文见边境无战事,向王爷告假十日,与姐姐清雅姐姐花了两天时间抵达沂州布政使司府邸。

姐弟俩歇息两日后,小桃便寻了个由头,在府中设小宴,邀了苏夫人、乔家姑娘、赵老夫人并赵素芝过府赏荷。席面设在临水敞轩,清风徐来,荷香阵阵,颇为雅致。

席间,小桃与苏夫人、赵老夫人闲话家常。清雅作为长姐,落落大方地担起照顾客人之责,分寸拿捏极好,气氛融洽。

宏文坐在水生下首,略显拘谨,悄悄打量着两位姑娘。

赵素芝今日一身浅粉色夏衫,衬得小脸娇艳。她应对得体,笑容甜美,声音清脆。清雅问及她平日消遣,她略带羞涩却口齿伶俐应道:“回裴大夫人,素芝在家跟着女先生读些书,也做些针线,有时也帮着侍弄祖父院中的花草。” 言语间自然流露出官宦书香之家的教养与闲适。清雅暗赞,几句话便道明她读书习字、贤惠、情趣高雅且得祖父疼爱。

宏文看着赵小姐与婉宁说话时眼神灵动、偶尔掩口娇笑的模样,心中莫名轻松愉悦,仿佛看到了京城无忧岁月里熟悉的景象。

而当目光转向乔家姑娘时,气氛便有些不同。她穿着半新的月白衫裙,素净雅致,容颜确如谢婶子所言,明艳大方,甚至更胜赵素芝。但她眉宇间总笼着一层淡淡的疏离与沉静。席间话极少,多由苏夫人代答。回答也极简,声音温婉却带着距离感。只在清雅关切问及其弟学业时,眼中才闪过一丝真切暖意:“劳裴夫人挂心,弟弟们已入州学,蒙苏伯父关照,尚能安心读书。” 便再无多言。她端坐如幽兰,姿态无可挑剔,却让人感觉难以亲近。宏文看着她,心中敬佩其坚韧,却总觉得隔了一层,不知如何相处,甚至隐隐觉得与她相处会小心翼翼。

等两家姑娘告辞后,小桃安排姐弟俩在花园水榭说话。见屋内只剩夫妻二人,小桃看向一直沉默喝茶的水生。

水生放下茶盏,看向小桃,温声道:“小桃,我知道你怜惜乔姑娘遭遇,看重她本事,性格坚韧,觉得她能顶门立户,是宏文良配。你眼光向来好。”

他话锋一转,沉声道:“但你有没有想过,宏文……他骨子里,还是那个在京城尚书府长大的公子哥儿。” 小桃微微一怔。

水生继续道:“是,他家遭了难,跟着祖父在辽东吃过苦,宏文也在军中历练过,懂事也有能力。可有些东西,刻在骨子里。他从小见惯的是什么?是他母亲那样端庄知礼的官家夫人,是府里进退有度、言笑晏晏的闺秀。他习惯的,是那种温婉从容、诗书相伴的闺阁女子。赵家小姐那样的姑娘,天真也好,活泼也罢,那种无忧无虑、被保护得很好的官家小姐做派,恰恰是他潜意识里最熟悉、也最感到舒适自在。他看着赵小姐,就像看到了他本该拥有的、熟悉的生活。那份亲近感,是他们骨子里带的。”

他顿了顿:“至于乔姑娘,她的坚毅、本事,都是被苦难生生逼出来的,是生存的本能。她很好,甚至非常了不起。但她的处事方式、那份沉重疏离,对宏文清雅而言,就像流放辽东的日子——是不愿重来的。宏文心地善良,会敬佩她,同情她,但若要朝夕相处……他未必愿意找这样整日难见欢颜的娘子。对乔姑娘而言,宏文也不适合她。或许你我这样的人更适合她。你想想,当年裴崇安为何一听说先生孙女就急着求亲?为何之前不说亲?他们这样的人家,更愿找身份相当的。就像清雅,宁愿赌新帝大赦或等裴崇安军功脱罪,也不愿嫁目不识丁的农家小子。她和裴崇安都是家族精心培养的,寻常人难入她们眼。”

水生的话,小桃仔细琢磨了一番。宏文并非嫌弃乔姑娘,只是与赵家姑娘相处更从容自在。就像当年的水生,定会选乔姑娘而非赵小姐。

小桃沉默了。她想起自己做丫鬟的经历,想起逃荒路上的坚强。她看重乔姑娘,何尝不是在她身上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她希望宏文有个能扛事的妻子。但她忽略了,宏文不是水生。水生出身农家,懂得欣赏她为生计的奔波算计。

清雅姐弟回到厅堂。小桃目光扫过二人温声道:“赵家姑娘和乔家姑娘,你们看着如何?宏文,婚姻大事,你自己拿主意最重要。”

宏文白皙的脸上泛起红晕,看了看谢婶子和姐姐,斟酌道:“谢婶子,姐姐,两位姑娘都很好。赵家姑娘天真烂漫,言谈举止颇有大家风范,看着便让人心生欢喜。乔家姑娘性子坚韧,令人敬佩。”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只是……侄儿觉得,赵家姑娘似乎……更投缘些。”

清雅点头接口:“谢婶子,我也这么看。赵家姑娘出身清贵,性情开朗,规矩周全,日后与家人相处必融洽。乔姑娘确是有本事的好姑娘,品性也端正。只是……”她斟酌着词句,“她心思重,经历坎坷,整个人像绷着一根弦。宏文性子温和,将来若与她相处,恐怕难以真正交心,宏文也未必解得开她的心结。况且她带着两个幼弟,日后家中重心难免偏移。宏文在军中管粮草,事务繁杂,家里更需要一个能让他舒心、无后顾之忧的人。”

小桃听着姐弟的话,也觉得有理。

水生笑了笑,拍拍宏文肩膀:“我和你谢婶子、姐姐都是为了你好。但婚姻大事,一起过一辈子,你自己的心意最紧要。既然你觉得赵家姑娘更投缘,那便赵家姑娘吧。清雅,你回头寻个机会,再细细看看赵家姑娘品性,若无大碍,我们就给赵老夫人透个口风,再请官媒上门去提亲。”

宏文有些脸红,眼中满是感激:“多谢谢叔、谢婶子替我操心!多谢姐姐远道来帮我相看。”

水生和小桃也心下一松,宏文的亲事总算有了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