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六月初,小桃将手头几桩要紧事料理停当,便开始留心沂州城里是否有适合宏文的姑娘。

借着请各家夫人为打深水井所捐钱款核对账目的由头,小桃在府中设下茶会,邀了诸位当家夫人前来。待账目核对完毕,众人品茗闲谈之际,小桃寻了个机会,状似不经意地提起:“说起来,我家大人,让我留心他先生家孙儿的亲事。那孩子品性纯良,一心向学,年岁到了,终身大事该提起了。”

此言一出,花厅里的夫人都心思浮动,能与布政使谢大人攀上亲,这可是天大的机缘!小桃将众人神色尽收眼底,含笑接着道:“下回各位夫人再来,不妨把府上的千金们也带来走动走动,也好让我家闺女在沂州多认识几位手帕交,解解闷。”

夫人们闻言,心思更是活络起来。待到六月底再次聚会对账时,各家夫人都带了姑娘来,一下来了几十位适龄的闺秀,厅里莺声燕语,看得小桃眼花缭乱。

家资丰厚的刘夫人最是热切,圆脸上堆满殷勤笑意,抢先开口:“布政使夫人,谢大人勤政爱民,学识渊博,实乃三州百姓之福!李先生的孙子得祖父与谢大人亲自教导,前程自然不可限量!”她说着,便将身边一位明艳动人的姑娘往前轻轻一推,“这是我娘家侄女青怡,今年刚及笄。这孩子性子最是温柔娴静,针黹女红、管家理事,都是打小请了女先生精心教导的。她祖父,唉,就是我那已故的大姐夫父亲,从前也是知州,正经的诗书传家,最是仰慕有才学的人。青怡,快给夫人见礼。”

那王家姑娘王青怡对着小桃盈盈一拜,声音温婉动听:“青怡见过夫人。”她姿容明丽,规矩也周全,只是望向小桃的眼神里,透出一丝紧张与对这门亲事的热切。

小桃含笑夸赞:“真是个齐整的好姑娘。”心中却如明镜:刘家这侄女,门第看着尚可,实则外强中干。其他夫人心中或鄙夷刘夫人抢先推侄女出来,或懊悔自己没早些让女儿在布政使夫人面前露脸,好让谢夫人留下深刻印象,大家都面上维持着体面。

相较之下,几位乡绅老夫人家带来的姑娘则端庄许多。长辈领着上前见礼,进退有据,颇有大家风范。其中一位赵老夫人的嫡孙女素芝,长相柔美,礼仪周全,小桃暗中观察,见她与旁的小姐相处时显得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小桃心中不免犹豫:这样的姑娘做个富贵闲人自是好的,可要做李家的当家主母,日后撑起门楣、应对世事,怕是不易。虽说出身尚可祖父亦是知州,但这心性……

厅内一时充斥着夫人们对自家女孩儿的溢美之词,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较劲。

就在此时,坐在角落、一直沉默的苏夫人轻轻放下了手中的团扇。苏夫人出身清流,夫家几代都有人在州府学中任教,在夫人圈中颇有清望。轮到她时,她身边站着一位身量高挑、容貌明丽大方的姑娘。与众不同的是,这姑娘眼神沉静,并无其他闺秀眼中那种对攀附权贵的热切。她规规矩矩地向小桃行了个礼,唤了声“夫人”,便安静地退到一旁,仿佛只是来作陪的。小桃笑了笑,让她去和姑娘们一起说话。

“谢夫人,”苏夫人看向小桃,语气带着几分忐忑与犹豫,“方才这位乔姑娘,是我家老爷在州学任职时一位同僚的女儿。说起来……也是个苦命的孩子。”她顿了顿,压低了些声音,“家中长辈……去年地动时都没了。她独自带着两个年幼的弟弟,硬是从那场大难里逃了出来。本该去年就议亲的年纪,生生被耽误了。寻常人家……唉,顾虑她无依无靠,还带着两个弟弟,也难寻合适的人家。我怜惜她,今日便带她来散散心。这姑娘……性子极是刚强坚韧,两个弟弟全靠她一手照料,小小年纪便担起家事,打理得井井有条。她父亲本是举人,才学极好,姑娘也是识文断字的……”

“家中长辈俱亡?还带着两个年幼弟弟?”刘夫人忍不住插嘴,声音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惊诧和一丝轻蔑,“苏夫人,这……这乔姑娘的身世未免也太凄凉了些。有空还是该多带她去庙里拜拜,求个福报才是……”

苏夫人并未动气,只淡淡瞥了刘夫人一眼,目光又悄悄转向小桃,见布政使夫人神色如常,并无不悦,才继续平稳地说道:“身世确实坎坷。为了撑起门户,照顾幼弟,亲事才耽搁至今。这姑娘……胜在坚韧不拔,有担当。能在那种境况下护着弟弟活下来,这份本事,寻常闺阁女子怕是……不及的。”这一点,在座众人倒也无法反驳。地动逃荒,孤身带着两个幼弟存活,没点本事确实做不到。

“坚韧?”小桃眉梢微动。这个词用在闺阁女子身上,有时不免暗含“泼辣”、“强硬”之意。

“是坚韧。”苏夫人肯定地点点头,眼中流露出真诚的赞赏,“去年那光景,性子不坚韧,带着两个半大孩子,如何活得下来?”

苏夫人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只对着小桃道:“谢夫人,这姑娘的学识教养是家学渊源,当家理事的本事却是被苦难生生逼出来的。只是……这般处境,加上那两个弟弟,确是大大的拖累。若论门第,她自是万万配不上李公子的。但我家老爷与乔举人是至交,每每提起这侄女,总叹息一声‘可惜’,道她若为男儿身,必有一番作为。”

苏夫人的话音落下,花厅里陷入一种微妙的安静。夫人们神色各异,惊愕、不屑、若有所思皆有。刘夫人更是直接摇头,低声对邻座嘀咕:“这哪里是选媳妇?简直是请尊门神回去镇宅!还带着两个弟弟,谁家敢接这烫手山芋?”

小桃却置若罔闻,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光滑的杯沿。坚韧……独自带着幼弟逃难……十五岁撑起门户……宏文那孩子,家中正是需要这样的主母。李家若有这样一个媳妇进门,根本无需长辈多费心,立刻就能把家撑起来。至于门第……有水生的提携,宏文自身在军中管粮草调度也得王爷信任,前程是稳的。媳妇自身有本事才是顶要紧的,门第低些反而不易生骄矜之心。至于那两个弟弟……若带到辽东,送进书院读书,有姐姐就近照看约束,未尝不是好事……

她心思急转,面上却不动声色。抬起头,对着苏夫人露出一个温和而真诚的笑意:“苏夫人有心了,多谢您告知。这位乔姑娘,听着便是个有骨气、有担当的好女子。身世坎坷非她所愿,能在天灾中护住幼弟周全,更显其过人之处。”

她这番话让刘夫人等人脸上难掩错愕。苏夫人眼中则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敬佩——这位布政使夫人,果然与寻常内宅妇人眼界不同。难怪能牵头募捐打井,心系民生。

小桃话锋轻巧一转,仿佛只是寻常感慨:“这姻缘大事嘛,最是讲究缘分。时候到了,乔姑娘的良缘,说不定转眼就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