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的咸阳城,嬴佑护送着嬴政的灵柩浩浩荡荡地驶入了咸阳城,只不过街道之上却是空无一人。
这是嬴政生前的意思,这位皇帝陛下在生前曾经同嬴佑这个孙子笑言过一句,朕活着的时候,让天下百姓苦秦久矣,若是以后死了,便不要再行此类事情了。
所以当这位皇帝陛下的灵柩驶过咸阳城的时候,街道之上空无一人,根本是连排场摆都没摆,可许多户住在咸阳城里的人家此刻却还是偷偷扒着窗户去看嬴政的灵柩,至于他们心中想些什么,那便是想什么的都有了。
就在嬴政的灵柩驶过咸阳城的过程当中,忽然有人拦住了灵柩的去路,那是一伙秦国的老兵,此刻这些老兵不顾朝廷的安排出现在了街道之上,然后就是跪在地上朝着嬴政的灵柩重重磕头,却是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一个劲的磕着头,好像要直接磕死在这里。
走在队伍前面的嬴佑见状立刻翻身下马,而后带着人上前搀扶住了那些想要磕头磕死的秦国老兵,“莫要如此。”
这些老兵看着嬴佑的那双眸子,忍不住愣了一下,他们都知道嬴佑为秦军在咸阳宫前树立了一块丰碑,也都知道这位太孙是亲自同秦军一起拼过命的人,所以他们对嬴佑的感官极好,甚至有着亲人的感情...
而等这些老兵看到嬴佑的时候,那积压已久的情绪瞬间便爆发了出来,一群五六十岁的秦国老兵此刻跪在地上哭的泣不成声,嘴里也朝着嬴佑喊道:“太孙!让我们去陪陛下吧!我们都老了,活着也对秦国没什么用处了,让我们去陪陛下,到下面效忠!”
在听到这话之后,嬴佑下一刻却是直接抬手打了说这话的那位老兵一个巴掌,而后厉声骂道:“我皇祖有那些为我秦国战死的英灵为他效忠,不用你来!你的命是昔日战场上无数秦军兄弟用自己的命换下来的,早就不是你一个人的了...”
“若是你们没用了就要去死,那岂不是说我秦国这么多年养着你们这些对我秦国有功的老兵是个天大的笑话?你想让我皇祖被后人耻笑吗?”
“要是不想,就给我好好活着!”
伴随着嬴佑的这一番话落下,那些上了年纪又有残疾的老兵顿时不再说话,只是跪在地上磕头不起,却是再无要就这么磕头磕死的意思。
嬴佑见状也重新带人转身上马,继续护送着嬴政的灵柩返回咸阳宫,而那些秦国的老兵,嬴佑则是没有让他们起来,这些都是对嬴政最忠心的人,他们要尽忠,不该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而嬴佑此刻也回头看了一眼自己身后的灵柩,这一路上都是未曾笑过的他此刻却是忽然笑了一声,开口呢喃道:“皇祖,了不起啊。”
嬴政活着的时候,是毫无疑问的可以碾压一个时代的强者,而如今嬴政已经死了,可是在地下,却还是会有无数多像眼前这些秦国老兵一样忠于他的将士英灵...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当真是很了不起啊。
在这群老兵之后,这一路上便再无任何插曲,嬴政的灵柩便这么被嬴佑护送回了咸阳宫,而在咸阳宫的门口,身为太子的扶苏早已经率领一众文武等候在了这里,李斯,蒙毅,蒙恬等等重臣并未在护送灵柩的队伍当中,而是先一步抵达了咸阳宫。
在看到嬴佑护送着灵柩到来之后,扶苏快步上前,与翻身下马的嬴佑对视了一眼,父子二人均是点了点头,嬴佑扭头看了一眼正缓缓进入咸阳宫的灵柩,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开口朝着扶苏说道:“父亲,开始议事吧,现在不是给我们哀悼的时候。”
扶苏闻言轻轻点头,而后便带着嬴佑转身进入咸阳宫,父子二人率领着秦国的一众文武大臣走入了一处殿宇,这处殿宇是许多跟随嬴政的老臣很熟悉的,因为昔日灭六国之时,他们便是在这处殿宇同嬴政议事的。
这处殿宇在秦国一统天下之后便是被嬴政封存了,期间除了这位皇帝陛下自己,也就只有嬴佑被嬴政带着来过一次,而此刻秦国却是又重新开启了这座殿宇。
殿宇之中站着的人,有如今的秦国太子扶苏,秦国太孙嬴佑,二人都是嬴政的继承人,更是亲生父子。
除了扶苏和嬴佑之外,另还有秦国如今的左右丞相,李斯和冯去疾二人,号称为蒙家双璧的蒙恬和蒙毅兄弟二人同样站在这里,而如今的身份是内史的王贲也在。
在这些重臣之后,是如今秦国的少壮派,其中有蒙恬在上郡的副将,王贲之子王离,也有冯去疾的儿子冯劫,另外还有嬴佑的两个心腹,章邯和张苍二人。
在众人齐聚大殿之后,嬴佑率先开口说道:“山东叛乱的消息我在路上已然清楚了,想必各位也都清楚了,这里不多说什么了...”
“叛乱为首之人名叫陈胜,他在大泽乡发动了叛乱,周边响应者良多,在我秦国接收到消息的时候,他们已经是开始西进了,所以眼下的关键是两处地方,一处荥阳,一处函谷关。”
嬴佑以极为干练的语气说着这些内容,一些跟随嬴政的老臣此刻竟是有些恍惚,仿佛是看到了嬴政年轻的时候,那时的嬴政,跟嬴佑此刻的样子,几乎一般无二。
而嬴佑在说完了这些话之后抬头看向了王贲,开口说道:“岳丈大人,如今您是内史,负责咸阳周边的防务,函谷关那里之前我也同你商量过,加派过守军,先前从函谷关经过的时候,我并未询问函谷关如今具体有多少守军,所以这里需要您说一下。”
“算上函谷关原先的守军,共有万人。”王贲立刻回复了嬴佑的话,接着补充道,“函谷关原先的守军有五千,后面加派了五千人过去,只是加派的这五千人,不算是精锐,先前为了匈奴的事情,关中这边的秦军尽数,多数都是在上郡...”
“至于剩下的人,则是需要拱卫着咸阳城这座都城,不能调动,所以函谷关的守备力量,不算强大。”
闻言嬴佑轻轻点头,却是摆手说道:“有一万人就够了,如今那些叛贼在向西进,荥阳城会是他们的第一道关隘,只不过荥阳城的守备人数并不多,按照叛乱的规模来看,光靠荥阳是守不住的...”
“那些叛军大可以围住荥阳城,然后再扑向函谷关,只不过函谷关也就是他们的终点了,进入关中那是做梦。”
“今日我回来,便是为了同诸位确定接下来的章程,定下章程之后,我便会立马亲自率军赶赴函谷关,时间就在今天。”
在听到嬴佑说出的这一番话后,殿内的众人都是一惊,如今嬴政的灵柩可是才刚刚回到咸阳宫,可嬴佑这个太孙竟然是连守灵都不打算守,就要去赶赴函谷关防御吗?
看着众人惊讶的目光,嬴佑没有废话,言短意骸地说道:“比起守灵,我想我皇祖更希望看着我镇压那些包藏祸心的家伙,好了,继续说事情...”
“蒙恬叔公,如今上郡的军团是我秦国最为精锐的军团,这次叛乱的规模极大,且还没到头呢,那些贼心不死的六国贵族也该趁着这股风冒出来了,所以上郡军团是肯定要调动的,前不久我秦国打残了匈奴,给上郡留下五万秦军防御匈奴,其余人全部调来镇压叛乱,可行?”
蒙恬闻言轻轻点头,朝着嬴佑开口说道:“可,今日议事结束,我便跟王离返回上郡调兵。”
在听到蒙恬的话后,嬴佑微微颔首,接着又是朝着蒙恬布置道:“不过蒙恬叔公,上郡的军团就不要再调到关中来了,直接去上党郡,西进的那些叛贼交给我和关中的秦军,长城军团的任务是截断这些西进叛军的后路,和切断他们同后续叛贼的联系...”
“我要的是自函谷关以东,到上党郡以西的所有叛贼,全部被装进这个口袋里。”
在听完嬴佑的布置之后蒙恬轻轻点头,接着将目光落在了地上的沙盘之上,“如此布置,是以荥阳城为鱼饵,吸引叛军围攻咸阳城,但荥阳那里的守军少,只能守城,等着援军救援,可若是函谷关这边出去的秦军没有及时救援的话,那荥阳这个鱼饵就要被人吃了。”
“所以要快,这也是为什么我今日刚回咸阳就要带人离开的原因。”嬴佑闻言转头看向了王贲,朝着这位岳丈大人说道,“这次我要把中尉军全都带出去,至于负责咸阳周边的都尉军,我也要带上,都尉军的人数如今还有多少?”
王贲闻言没有说话,而是看向了一旁的冯劫,后者是都尉军的主将,此刻冯劫也开口说道:“回禀太孙,都尉军被抽调了很大一部分到蒙恬将军的上郡军团之中,如今能供太孙调动的人数与负责咸阳城防御的中尉军相当,人数在两万。”
嬴佑闻言轻轻点头,而后下了决定,“够了,如今虽然是那些叛贼的先手,可我秦国的反应并不算迟钝,也用不着慌里慌张的,方才的话也就是说,关中调动的秦军同函谷关的秦军会和,人数在五万左右。”
“这五万人由我统率,章邯和冯劫二人分别做我的副将,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最快的时间击溃西进的叛贼,另外解开荥阳的包围,最后同蒙恬叔公的上郡军团一起合力,绞杀掉西进的所有叛贼。”
“至于大军调动所需的粮草器械,便是有劳外公和右相大人筹划了,张苍给你们打下手,总之今天我是一定要带人走的,后续的粮草要尽快跟上。”
“除此之外,关中的防御要上心,莫要让关中出了乱子,这件事情就看岳丈大人的了,您是内史,便是负责此事,至于东出的事情,交给女婿我来。”
“好了,如今的章程已经定下了,诸位可都清楚了?”
“明白!”
众人的回应声声如洪钟,此刻无论是那些跟着嬴政一起扫平天下的老臣还是如今秦国的少壮派,全都目光熠熠,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啊。
而嬴佑此刻则是忽然冷笑了一声,接着朝着众人说道:“诸位,那个陈胜打出的口号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呵呵,这句话还真他娘的带劲啊,不过他想做王,你们答应吗?”
随着嬴佑的话音落下,殿内再次响起了秦国一众文臣武将的声音,“不答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