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哎呀呀,不容易啊!

就范仲淹这刚直不弯的脾气,能得他一句道谢,那也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了!

这可是范文正公低头了!!

【晏殊很欣赏范仲淹,也想过要提拔范仲淹做自己人,没想到,一个没看住,范仲淹就把这种言辞激烈且会招惹祸端的奏折递了上去。】

【晏殊得知这件事后大惊失色,立马把范仲淹叫过来批评了一顿。】

【在晏殊的眼中,范仲淹此次的举动太过草率鲁莽,若是刘太后怪罪下来,不止会影响到范仲淹自己的仕途,还会连累他的举荐之人。】

【比如他,比如王曾。】

【年轻气盛的范仲淹虽然受到了批评,但是却没有认为自己做错,反而与晏殊据理力争。】

【范仲淹给晏殊回了一封非常长的信件,名为《上资政晏侍郎书》,在这封信中,范文正公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坚定的摆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他就是保皇党,是当今官家的毒唯!!】

【他觉得作为一个臣子,看到了朝廷的弊病之后,不应该这般瞻前顾后、权衡利弊,而是应该有为了江山社稷一往无前,粉身碎骨的勇气。】

【幸好晏殊的担心并没有实现,另一边,范仲淹觉得在京中做一个小小的图书管理员,很不利于自己的志向和发展,所以便上书请求外放。】

【既然在京中暂时不能得到重用,也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那就让他去地方上,为百姓们做点儿实事吧!】

【范仲淹的请求很快便被应允,他被派到了河中府做通判,】

【第二年,范仲淹又被调任为陈州通判。】

{哈哈哈,我都能想象的到晏殊和王曾当时的崩溃心情!}

{晏殊一向求稳,看到范仲淹的这份上书估计觉得天都要塌了!}

{晏殊也算是半个刘太后的人,范仲淹又是他举荐的人才,这事儿要是爆发出来,晏殊妥妥两边不是人!}

{王曾不知道怎么想的啊?}

{王曾毕竟是宰相,应该是挺想仁宗赶紧亲政的,只是他们这种位高权重的人,都明白事情急不得,只能慢慢筹划,范仲淹这种在他们眼中估计就是愣头青!}

{谁让我们范文正公热血又刚直呢!他发现,他上奏!}

{范仲淹也好有趣,他因为这事儿还要给晏殊写信据理力争一下,一定要用自己的理论说服自己的伯乐!}

{只可惜,晏殊这种神童大佬,估计脑子里面的弯弯绕绕比年轻的范仲淹多多了,毕竟事缓则圆!}

{皇帝毒唯范文正公的慷慨陈词!}

晏殊头疼的看向了自己最欣赏的这位人才。

唉,天幕说的半点不差,当初他知道这事儿的时候,那叫一个崩溃啊。

天子即将成年,本就与把持朝政的刘太后之间剑拔弩张,当时的局势已经很危急了,这小子还给他上这种奏折!

这不是在挑事儿吗?!

皇帝亲政,在刘太后那里可算的上是一个禁忌,要是这份奏折被刘太后看到,说不定北宋维持了这么长时间的安定假象就要碎裂了。

他们大宋可没有玄武门继承的说法,在皇帝的继位方面也一向比较和平,他们都是读过唐史的人,臣子们也不希望出现唐朝那种皇位争夺战!

也幸好刘娥不是武则天,不然的话,这份奏折被刘太后看到的一瞬间,就会成为向大臣们举起屠刀的导火索!

宋真宗赵恒猛地看向了自己身边的刘娥。

他向来知晓刘娥的聪慧,也正是因为这份聪慧,才会让赵恒对刘娥念念不忘,满心爱意。

但是赵恒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他们赵家的媳妇里,也能出一个女皇武则天那样的人物!!

对上宋真宗赵恒诧异的目光,刘娥镇定自若的为两人倒上茶水。

“官家怎得这般看妾?”刘娥笑语盈盈,柔弱又美艳。

“不曾想圣人竟然是这般厉害的人物,竟能与那位唐朝的女皇一拼。”

赵恒笑的眉眼弯弯,眼眸中却是寒光一片。

他在权衡,他在思考。

谁人不知武则天为了皇位,杀了多少李唐皇室,杀了多少臣子,刘娥,是否也有此野心?

赵恒看向刘娥的视线,复杂又好奇,带着深深的探究。

细细想来,也正是他这个做丈夫的,教会了妻子刘娥读书识字、批阅奏折,甚至有些国家大事他还会询问刘娥的意见。

那时的他觉得这是他与皇后之间的一些夫妻情趣,但仔细想来,这与当初唐高宗李治手把手带着武则天处理朝政又有什么区别呢?

可按照天幕的说法,刘娥垂帘听政,那就说明他死的早,儿子登基时的年龄并不大,所以才需要一个强势的太后稳定局面。

若是他能活得久一点就好了!

宋真宗赵恒默默叹了口气,要是儿子能直接用就好了!

皇帝日常:想要长命百岁!

刘娥看赵恒并没有对她做什么,便知道这一关,她过了。

天幕上的那位刘娥在想什么,她心中一清二楚。

自从唐时武则天以女子之身登上皇位,此后这个世间对女子的约束就更强了一些。

刘娥清楚的很,别看宋朝看起来有点弱,但若是她真的流露出想要登位的想法,那么大臣们一定会立马将刀锋指向自己。

这些士大夫和赵氏宗亲,绝对不会允许大宋也出一个武则天!

所以天幕上的那个刘娥,仅仅只是把持朝政而已,绝不会有其他的心思。

也正是大家的这种心照不宣,所以天幕上大宋的臣子们才能沉住气,慢慢谋划皇帝亲政一事。

她这一世,且不论还能不能有把持朝政的机会,刘娥的选择,永远不会改变!

赵恒也不傻,自然想的明白天幕上的刘太后为什么不做下一个武则天,所以他对自家皇后还是很满意的。

美貌又聪慧,还能帮助他稳住大宋,果然是他的贤内助!

至于把持朝政?这不是把朝政还给皇儿了吗?就这么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