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网游动漫 > 那个大龄汉子,你要夫郎不要? > 第233章 一家人朝相同目标努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3章 一家人朝相同目标努力

岳全勇见到郑老板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县衙派人来过村里!

郑则说知道,县衙也派人来他家送堂期票了。阿勇村长皱巴着脸连连摆手,“不是不是!送堂期票前来过一次!”

县衙派人去樵歌沟调查?郑则皱眉。

周爹说要请讼师分析案子、改文书、预判刁钻问题并练习如何谨慎回话,尽一切可能通过修路审核。

拿到传票第二天,周爹去镇上找讼师,郑则去接阿勇村长。

岳全勇也需要上堂,那他就得见讼师。

这条路涉及田地占用,而被占用田地的刘疙瘩和毛墩子极有可能会被传话问审,思及此处,郑则找他们商量,要接人一同去镇上。

住客栈能避免迟到,给一个人花钱是花,给三个人花钱也是花,修路重要,郑则无暇计较这些必要花费。

刘疙瘩两人都同意。

只是没想县衙竟先派人来问了话。

刘疙瘩和毛墩子心有忐忑,主动坦白:“郑、郑老板,我可没说啥不好的,修路的事村里已经说好,我家田地也补了,我同意修路,官差问啥我说啥,可没说不好的......”

毛墩子说他也是。

郑则重新坐下,让三人细说当日问话内容。

阿勇村长知无不言,刘疙瘩和毛墩子努力回忆。当时得知官差找来家里,两家人都紧张结巴,好在两人去过县衙,练出了点胆子,不至于因为紧张而胡言乱语。

只是官差问什么说什么,没经过思考,修路占地如何解决,是否满意,商贩来收笋干出价几何,签订契约又定价几何,村民是否愿意卖给商贩,是否支持修路......等等。

官差问得和颜悦色,两人答得汗流浃背。

刘疙瘩看了面无表情的郑老板一眼,讷讷道:“......我忘了怎么答的,但绝对没有说不好,我最在意田地,田地问题已经解决,我没有不满。郑老板,我,你,这、这没事吧?”

若是问题皆如实回答,倒也没什么,修路申请文书都写有,只是侧重点会不同。

申请文书写以民生为重、为民解忧;修路为大家好,消除进出村子危险隐患,改善生活,惠及村民及县衙等公共福祉,且申明一切由县衙定夺;修路人受益甚少着墨。

但由官差问话,刘疙瘩毛墩子等村民口中说来,侧重或许完全相反。

郑则沉默许久,起身说道:“不打紧,先带你们去镇上,会有人告诉我们该怎么做。”

四人到达所定客栈已是日头西斜,周爹等待已久。

“先吃点东西歇一歇,讼师就在隔壁房间,等会儿带你们见人。今夜一晚,明日一天,咱们好好听他安排。”

徐浩正是周爹在镇上代写诉状书铺找来的讼师。

代写书铺受县衙监管严格,里面的代书人亦是通过考试选拔,他们合法撰写诉状谋生,周爹来此处找寻讼师属于正经途径。

不过讼师一职不利当权者治民管理,始终不能上台面,其作为受限颇多,其中一条便是严禁对簿公堂,不可与事主一同上堂。

三堂会审,郑则和阿勇最终要自己面对。

讼师只能在开堂前帮助避开问话陷阱,找出文书漏洞,教事主如何回答审问。

徐浩正在隔壁已经把郑则带来的所有文书,及修路换取收笋干收购契约仔细看完。

周爹带着吃完饭的四人前来见面。

这位讼师倒与郑则想象中的文人相符,中年汉子面上洁净无须,着棉布青灰色长衫,神态无讨好之色,眼神清正淡然。

听闻郑则说起县衙派人去村里问话,徐浩正看向面色各异的几人,“说便说了,私下提问回答已经无法改变,紧要是后日上堂,堂上威严更盛,说错话能当场定罪。”

“这次的修路案,目的合理,文书齐全,村民支持,审核通过几率很大。”听到这里最先高兴的是阿勇村长,他忍不住伸手拍拍郑则肩膀。

徐浩正继续说:“不过修路事关众多,即便有人出钱修建,县衙监督责任并非一方涵盖,所以才有三堂会审。”

要想预判三位大人会问什么话,如何回答,就必须先了解他们的职责所在。

县太爷是主审,能不能修、通不通过,最终是由他拍案决定。

县丞负责修路工程,会询问修路石料、人力、钱款等问题。

典史负责治安防治,会询问村民意愿、矛盾冲突规避问题。

修路皆因收购笋干发起,郑则便想到签订的契约:“修路换取的笋干收购权契约,是否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樵歌沟三人也看向这位讼师。

徐浩正点头,他从一堆纸张里找出契约,说:“上面虽写'出钱修路换笋干独家收购权',但回答千万不可提起这些字眼,回答过于露骨,会被扣上'盘剥乡民'的帽子。”

“县令极有可能发难,确认你的修路动机......”

修路案在后日早上开堂审理。今晚徐浩正与几人一同详细分析案子,且写下三位大人可能发难询问的问题,作出回答后整理。

次日一早开始,他扮做审问人,逐一向四人询问,不停练习回答。

周爹帮不上忙,便尽心尽力给大伙儿点吃食、上茶水,全程在一旁陪同。

郑则在镇上为开堂审核做准备,周舟留在家陪三位长辈。

新房堂屋仍旧空空荡荡,周娘亲今日却从郑老爹那借来丈杆木尺,在堂屋一侧选出个好位置开始量尺寸。

周舟不明所以,但听话走进爹娘屋里找出簿册和笔杆,“娘亲,你让我记什么呀?”

“记下做桌子尺寸,到时让你爹爹去下河村订做佛台。”周娘亲回头说道。

佛台,啊佛台,周舟认真记下,开始愁了。他还没能去香积寺还愿呢!好多钱、好多米、好多香油……

如今郑则穷,爹爹更穷!

他抱住娘亲手臂,难为情地说:“娘亲,现在还没法请佛像回家......”

周娘亲摸摸儿子脸蛋,“娘知道,娘就是想做点事,提前准备也好。”

她一早起来已经在心里念了不知几次佛祖保佑,观音娘娘保佑。没有佛台佛像,心里空落落地。

等周娘亲量完,周舟抱着木尺和丈杆回家。家中堂屋烟雾缭绕,郑大娘认真往供台摆吃食贡品,她朝周舟递了根香说:“来,粥粥,咱们给祖宗拜拜,求他们保佑郑则做事顺利。”

帮不上忙时,求神拜佛是最好的祝福。

一家人朝相同目标努力。

七月十九日,清晨。

卯时正刻,县衙点卯。辰时初刻,郑则和岳全勇四人进入县衙大堂前院西侧的班房,静坐等候。

修路案于辰时正刻开堂,目前其他案子在审。

刘疙瘩和毛墩子揣手坐一旁,没一会儿又站起来走动。

讼师说了,他们二人不一定上堂,若需上堂审问,典史所问问题熟悉,就按昨日练习回答,问题不熟悉,该说什么说什么。

两人暗自鼓劲儿,好赖他们都懂!

阿勇村长嘴唇发白,坐立不安。他紧紧挨着郑则,似乎挨着他就能好受些,心跳渐缓后他说:“县衙官差上工可真早啊......幸好没吃早饭,不然我这会儿就得吐了。”

郑则听到大堂传来惊堂木声响,心不在焉地敷衍:“嗯。”

此修路案他是事主,讼师昨晚睡前尽心尽力再给他分析一遍案子,需谨慎回答的地方他已烂熟于心。

郑则也紧张,但在承受范围内。

刚刚与家人在外头匆忙说了几句话,周舟小脸苍白,瞧着比他紧张,只来得及拉住自己悄声说:“我给祖宗连烧了三天香,今早出门都没忘,一定能成的!”

郑则呼出胸中浊气,终于转头与阿勇村长说话:“坚持,别吐,审完再吐。”

怎么突然这么认真,阿勇村长努力克制:“......成。”

周舟和长辈们站在大堂西廊木栅栏后边,观望审案。孟辛和鲁康也在,两人正努力伸脖子往里瞧。

两名带刀衙役各站一遍边守住木栅栏,以防围观百姓闯进大堂。

周爹和讼师徐浩闲聊,他扶着石狮子担忧道:“这起得也太早了,官员睡醒没......”

官员睡不好精力不济,错判误判怎么办?小则可花了大力气办理修路申请啊。

徐浩正望向大堂。他能做的都做了,该教的也教了,就看几人堂前表现,“不怕,前头审完两个案子,人就清醒了,轮到修路案官员精神正好,说不准会尽早结案。”

时辰过早,没有太多百姓来听审,除目前在审案子的事主家人,便是他们一家。

在审案子是婚事纠纷,堂中传来呜咽哭声,郑大娘和周娘亲不知不觉听入迷,“哎呀,怎么能悔婚呢,这叫女子怎么自处?”

周娘亲小声说:“汉子定是有所隐瞒......”

周舟和阿爹站也站不住,听也不听进,索性来回踱步。

不知过了多久,大堂传来惊堂木敲击声,结案了!踱步两人快步挤到木栅栏前。

随着衙役“咚咚咚!”击鼓三声,分列大堂两侧的衙役原地不动,他们提起水火棍敲击地面,齐声喊“威——武——”以壮声势。

县令不苟言笑,稳稳坐于正堂公案后,师爷坐于侧后,记录的书吏坐于堂下。

与前开堂两案不同,此案要三人同审,典史走进大堂,先绕四周查看环境,而后肃立于右侧;

县丞快步走来,向已坐定的县令作揖,落座于左侧小案后。

大堂高大空旷,地面整洁干净,清晨阳光从大门和高墙两侧窗口斜射照入,映亮了陈列的各种醒目刑具,气氛庄严肃穆。

值堂书吏翻看簿册,高声唱报:“传戊字案——修路案事主郑则、干证樵歌沟村长岳全勇上堂!”

衙役喊声渐渐停下,棍子最后“咚”一声敲击,这阵势也镇住木栅栏外旁听的百姓。大堂内外,鸦雀无声。

郑则和阿勇规矩跪于堂下磕头,两人逐一自报家门。

县令头戴素金顶帽,神色严肃,高高坐于正堂,他身后是高大的屏风,头上悬置“清正廉明”牌匾。

“啪”一声响亮惊堂木拍响,震得堂下堂外心中一紧!阿勇当即不自在地挪到膝盖,调整跪姿,心跳极快。

周舟咽咽口水,隔着栅栏盯住他家汉子背影。

县令的声音在宽敞大堂里十分洪亮:“郑则!你状诉申请修建樵歌沟进村道路,现将你诉求再复述一遍。”

围观的徐浩正暗自点头,昨天练过。果然,郑则抬头看向县太爷,言简意赅将修路想法顺利复述。开口才发现,他声音发紧,讲了几句才得以慢慢恢复。

修路换笋干收购权是申请人提起,县令的反应却不像昨日讼师预判那般,他没向郑则发难,而是喊道:“岳全勇!”

“小、小人在!”

“郑则称与你们村立契约,由其出资修建进村道路换取六年笋干收购权。此约,可是村民自愿签订?你身为村长可曾召集村民商议?是否与郑则私下勾结逼迫村民?!”

“回禀大老爷......”

“啪!”惊堂木再次敲击案头直击人心,县令句句紧逼:“不可撒谎,从实说来!”

郑则垂眼,置于膝头的双手握紧,一颗心高高悬起……

他想起讼师昨日说的话:一个案子,哪怕县衙私下已经认可、已有九成审批通过可能,但在公堂之上,必要流程不可缺少,若被审之人回答不当,仍会被严令打回。

总结而言,修路案此类地方事务诉求,比涉及纠纷和犯罪的民事或刑事案容易结案,但事主干证的回应,对审批影响极大。

公堂环境对人造成强大心理威慑,环境与权利双重施压,让人感到沉重害怕。

讼师让四人克服恐惧,只要把话说得清楚明,就能成功一半。

可最大问题恰恰在此。

平民本就畏惧官员,农户人家面对知县回话更需勇气。

被打断的阿勇村长喉咙发紧,沉默时间渐长……周舟堂外暗喊,说话呀,说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