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老爹在集市入口靠边勒停牛车。
周舟主动先下车,没一会儿就有市吏模样的汉子走来查看货物,他伸手仔细清点:“一、二......十五、十八只鸡,两篮子鸡蛋,市金五文。”
周舟听罢跟那人走到一张桌前,皱眉掏出五个铜板放在桌面。
市吏记好停笔后,提醒道:“进集市不要驾牛车,小心别到剐到。”
几人连声应下。
郑大娘就说:“行了,我们娘几个自己进去就行,你去收猪吧!”
郑老爹坚持跟着牵牛车走进去。几人来得不早不晚,禽畜区这一角好位置所剩不多,他们鸡笼多,找块大点的角落只能继续往里走。
“这里,这里!”周舟和孟辛默契地抬着竹竿冲过去,抢占了一处平台宽敞的地方,两人的速度和反应看得郑大娘和月哥儿怔愣。
郑老爹却是笑了,厉害还得是粥粥:“成,那就这里。”
他把牛车上的稻草铺在地面,鸡笼一一摆上,再把小板凳鸡蛋篮子等物品搬下来,这才拍拍手道:“我走了,傍晚再来接你们。”
孟辛只朝大伯意思意思挥了一下手,等人转身,他立马站起来重新把七扭八歪的鸡笼子绕四人小板凳整齐摆成半个圈。
这样就能看住所有鸡笼了。
月哥儿坐下后小声说:“粥粥,市金我出一半。”他低头打开荷包要掏钱,周舟伸手按住:“不用,等会儿天热了,你给辛哥儿买一碗酸梅汤就成,集市里有卖。”
月哥儿想说这哪行,酸梅汤就一文钱。
郑大娘听不大清楚,转头问:“粥粥想喝酸梅汤?”
周舟:“没有啦阿娘,我们只是聊天。”
话头就先歇下。
集市没有树木遮阴,趁天凉快,他们得赶紧卖,就怕太阳给鸡晒蔫巴了。
商贩吆喝声渐大,住周边的居民摇着草扇,遛弯一样背着手一路回来看,早市开始了。
郑大娘摆鸡蛋的间隙问道:“粥粥,咱们的鸡怎么卖?”
她说话算话,周舟说多少钱卖就多少钱卖,他来定。
集市卖鸡最常见是按“只”售卖,交易简单,看上哪只,直接抓起来掂量,讨价还价,付钱拿走。
一般来说就是三十、四十文钱一只,但农户们养的鸡个头有大有小,大多稳定在三四斤,这时就得按鸡的肥瘦、公母、是否下蛋等差异在喊价基础上讨价还价。
价钱按“只”算,但并非固定。
周舟说:“阿娘,客人指哪只,咱们抓起来哪只掂量,再喊价。”
从前和郑则出摊卖红薯时,他走去别家摊子凑热闹瞧见就是这样卖的。
他对孟辛耳语几句,最后叮嘱:“不要走出集市。”
小孩点点头,戴好草帽起身就往热闹的地方跑。
周舟跟着周围摊贩吆喝起来:“瞧一瞧,看一看喽——肥硕炖汤小母鸡!肉嫩足称小公鸡!三十四十抱回家!”
月哥儿仰头看他站起来吆喝,越看越乐,心里佩服感叹,周舟可真厉害呀!
哥儿声音清脆响亮,吐字清晰,路过的顾客不买也乐意听一两嗓子。
“鸡蛋!鸡蛋!蛋黄红亮、炒菜喷香!”
月哥儿没这么多花哨的词,他忍着笑意一起吆喝:“新鲜鸡蛋——今早刚捡的新鲜鸡蛋——”
有一位阿奶在他们的摊子前走了两趟,第三趟时周舟嘴甜道:“奶奶,新鲜鸡蛋,买吗?”
阿奶终于停下,她问:“三文、三文两个卖吗?”
周舟笑眯眯道:“三文两个买不到咧,两文一个,个个新鲜压手,您可以选。”
阿奶最后还是走了,周舟也不气馁,拿起郑大娘用稻草编的鸡蛋串串喊道:“鸡蛋鸡蛋,十文一串!十文一串!”
周舟说他来吆喝,让月哥儿编鸡蛋串串,五个一串,好卖。
月哥儿乐意听周舟的,坐在他旁边就觉得心安,一点也不担心带来的鸡卖不掉,他点点头当即扯了稻草开始编。
孟辛满头大汗跑回来,把别家卖鸡摊子的情况说给大家听:“大公鸡肥母鸡最贵,要五十文!普通鸡三斤,四十文,嫩嫩的小公鸡小母鸡三十文。”
他把所见所闻毫无遗漏说出来,小手一举:“价钱一开始要喊高高——然后客人讲价,卖出去就不亏。”
孟辛想了想补充:“也不能喊太高的,刚刚就有人听完扭头走了。”
三人被他煞有介事的认真模样逗笑,纷纷夸他厉害。周舟摆摊卖过许多东西,卖鸡是第一回呢,当然得先打探一番。
月哥儿拉小孩坐下,给他扇风:“辛哥儿辛苦了,等会儿给你买酸梅汤喝~”
编成稻草串的鸡蛋果然好卖,有人路过直接开口说要一串,算钱也方便,一串就是十文钱,月哥儿看着手心的铜板喜不自胜,卖出去了!
他去看周舟,后者骄傲扬起下巴,就说好卖吧!
几人吆喝一阵,挎篮子走来一位夫郎,他先是绕着围成半圆地鸡笼看了一圈,然后朝郑大娘问道:“鸡怎么卖?”
“您问问我儿子,这些鸡他能做主。”
周舟放下竹筒水壶一抹嘴巴,站起来说:“您要买什么鸡呢,公鸡母鸡,大的小的,老的嫩的?”
那夫郎听见这小哥儿口条流利,转而对他道:“下蛋的老母鸡有吗?”
周舟跨进半圈里挑挑拣拣,最后提起一个鸡笼,“这只毛色油亮的小母鸡成吗,价格也不贵,”他让阿娘把鸡提溜给客人看,“您若想留着吃蛋,再养一段时间就成了,肯定能下蛋,你瞧多精神!”
郑大娘拎鸡腿倒挂给客人展示,小母鸡扑腾翅膀咯咯叫,爪子上系着布条,这是月哥儿家的鸡。
周舟家下蛋的母鸡都留在家里呢,能卖哪只卖哪只。
“两斤多点,熬汤也好喝的,肉质很嫩。”郑大娘估摸重量后说道,她让那夫郎自己拿着掂量掂量。
那夫郎拎着鸡翻来覆去地看,捏鸡胸扒拉眼睛,周舟猜他是想买回家养着下蛋,就说:“小母鸡健康,一点不带蔫巴,三十五文您拿走~”
可那夫郎开口却是说吃,“这鸡也不大啊,拔毛砍爪就没剩几两肉了,二十五文,成我就给钱。”
孟辛瞪大眼睛,低头伸出十根手指乱七八糟地算,反正、反正少了好多钱!
周舟摇头,他伸手想把鸡拿回来:“夫郎说笑,这羽毛蓬松活蹦乱跳的小母鸡,三十文还嫌便宜呢,要是养养再吃,能长到三四斤!”
月哥儿帮腔:“您若不满意可以再看看别只,有十来只鸡可以选,再看看吧”
那夫郎有心想要这只鸡,但他有些犹豫,把鸡还回来后说道:“我再看看。”
周舟努力挽留:“三十文,送您一颗鸡蛋!”
那夫郎脚步没停。
成吧,几人对视,莫名笑出声。
郑大娘刚想把手上的鸡放回笼子,就有位妇人快步走来,干脆利落直奔目的:“走了两圈就数你们摊位的鸡笼最多,炖汤的小公鸡小母鸡有没有?”
周舟赶紧拉过阿娘的手臂:“有有有!这只您看看,油光水滑,两斤多,三十五文钱就能拿走。”
妇人接过小母鸡掂了掂说道:“只够一陶罐的......再少点吧,你再少点我在你这儿买两个鸡蛋。”
周舟反应极快地拎起一串鸡蛋说:“四十文,鸡和鸡蛋您都拿走。”
那妇人想了想说:“那这个装鸡的手提鸡笼一道送了我吧!”
月哥儿点头同意,这笼子阿爹在家能编。周舟就说成。
四人分工明确,周舟吆喝讲价,郑大娘抓鸡给客人看,月哥儿编鸡蛋串串,辛哥儿,辛哥儿哪里需要哪里帮。
空笼子往身后放,周舟重新摆好鸡笼。
他想问大家等会儿午饭想吃什么,虽然带了干粮,但周舟想买点带辣的东西尝尝,总觉得嘴巴寡淡。
手上一重,抬头发现是孟辛摇晃他,周舟顺着他看的方向望去,斜对面来了一家四口,夫妻俩正在把肩上的四个小缸慢慢放下地面,两个孩子手上拿有打酱油的工具。
周舟立马转头去看阿娘。
郑大娘早就发现了,她也在盯人看,原来那两个孩子长这样啊。
那小汉子可能感觉到有人看他,突然回头往这边看来,浓眉大眼,和他那卖酱油的阿爹完全不一样。
那夫妻俩自然也发现了,两人把陶缸慢慢挪到地面摆好,而后搬了板凳坐下。汉子不知对那孩子说了什么,女娘神色似有不赞同,两个小孩则是频频看向这头。
不久,那小汉子抓着一个大饼直直向郑大娘走来,他隔着鸡笼递过大饼,喊了声“大伯娘”。
月哥儿被这声“大伯娘”吓得捏紧手里的鸡蛋,他自然知道林家闹大的事,也知道郑老爹家的事,此时紧张得不知该作何反应。
“你喊谁?!”郑大娘满脸不悦,她猛地起身,眉头一皱眼看就要走去骂人。许是她表情凶,那小汉子被吓得后退两步。
孟辛和月哥儿也跟着站起来。
周舟觉得不该他阿娘当街掉面骂人,他拉住人哄道:“阿娘别气!别气,你不用开口,我去!”
他走摊子外挥手赶小孩,不敢碰到人,只喊他回去:“走,不要来,回去,回去。”
那孩子有些怕了,周舟跟在他后面赶人,小孩忍不住加快脚步往酱油摊子跑去。
“别教小孩来乱喊!”
周舟站在酱油摊子前说:“我阿爹等会儿就来,再教小孩乱喊,我就和他追到你们家里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