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建国三两口吃完剩下的糍粑,拍了拍手上的碎屑,望着远处供销社斑驳的招牌:

“再说了,我天天忙得脚不沾地,学校公司两头跑,白天要上课,晚上要算账,连睡觉的时间都挤不出来,哪有空想这些?还好我父母开明,从不逼我相亲。他们总说,缘分到了自然就来了。”

周海生闻言,眼里满是羡慕:

“你是不知道,我爸妈简直把我当任务指标。天天念叨什么等你有孩子了,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我就纳闷了,这任务到底是谁给他们派的?值得这么执着?”

周海生越说越激动,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些:

“你看看我过的什么日子?每个月的那三瓜两枣,还真不够我花的,每天准时上班,守着那三尺柜台,把同一天重复活了千百遍。卖同样的货,说同样的话,连顾客问的问题都差不多。你说人这一辈子,就这么困在笼子里,有什么意思?”

张建国无奈地拍拍他的肩,指着路边一个正在收摊的小贩:

“你别光看见我表面风光。做生意就像走钢丝,你看那个卖糖人的老师傅,今早我见他时还笑呵呵的,现在却愁眉苦脸,想必是今天没卖出几个。红太阳的老板你也知道,当初多风光,现在欠一屁股债,连家门都不敢出。我这叫一将功成万骨枯,你只看见功成的,没看见成枯骨的。”

“可我现在只想搞钱,逃离这里,远离这日复一日的工作。”

周海生突然抓住张建国的胳膊,眼神灼灼,“曾经我以为,只要我够勤快,贫穷就追不上我,从不曾想过,贫穷就在我身上!建国,我想跟着你干!”

张建国愣住了。

他仔细端详周海生的脸,此刻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芒,那是被日常琐事磨平多年的锐气。

“你可想清楚了,“创业不是过家家,你在供销社好歹是铁饭碗,旱涝保收。每个月准时领工资,老了有退休金。跟着我干,可能赚得盆满钵满,也可能血本无归,你看看我这双手。”

他伸出手掌,上面布满细小的伤痕和老茧,“这都是打拼留下的印记。”

“我过够了这种一眼望到头的生活!”

周海生眼神坚定,一脚踢开路边的石子,毅然决然的说道:

“有朋友作伴,给无趣的生活添点波澜,我觉得值!哪怕最后失败了,至少我试过了,不会在老了的时候后悔。”

张建国沉思片刻,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他郑重地说:

“这事你得和家里商量。如果他们同意,我这边永远给你留位置。”

当晚,周家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煤油灯在桌上投下摇曳的光影,周父气得直拍桌子,震得茶碗叮当作响:

“你疯了吗?钱虽然少点儿,但毕竟是铁饭碗,非要跟着狐朋狗友瞎混?我看他就是生意赔了,拉你垫背!”

周母也抹着眼泪劝道,手中的针线活不知不觉已经停下:

“儿子,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工作,你怎么说不要就不要了?你王叔家的儿子,为了进供销社,前前后后送了多少礼,你这孩子怎么不知珍惜呢?”

周海生倔强地别过脸,目光落在墙上那张泛黄的全家福上:

“这是我自己的决定,建国从头到尾都在劝我慎重。可是妈,我才二十五岁,难道就要在这个柜台后面站一辈子吗?”

正当双方僵持不下时,当中医的大伯推门而入,带来一身淡淡的草药香。

听了原委后,他捋着胡子笑了:

“海生还年轻,想闯荡是好事。难道要等他老了,回忆里只有柜台前发呆的样子?我年轻时走南闯北行医,什么苦没吃过?可现在回想起来,那才是最宝贵的经历。”

他转向周父周母,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

“让孩子去吧。实在不行,回来跟我学医,总饿不着。咱们周家的孩子,不该被一个柜台困住一生。”

大伯在家族中威望很高,他发了话,周父周母终于松口。

周母悄悄转身擦了擦眼角,周父则闷头抽着旱烟,良久才叹了口气:“要去就去吧,混不出名堂就赶紧回来。”

与此同时,窑厂的黄三和杨雄正挨家挨户收账。

夜幕下的村庄点点灯火,犬吠声此起彼伏。

可能是年关将近,也许是张建国先前的训话起了作用,这次要账格外顺利。村民们大多备好了钱,偶有推诿的,经不住黄三他们软磨硬泡,最终也都结清了欠款。

夜幕降临时,众人回到窑厂核对账目。

煤油灯下,看着桌上堆成小山的钞票,黄三兴奋地搓手:

“这下年底分红,又能让大伙过个肥年了!张老板知道了一定高兴。”

三日后,火车站人声鼎沸。

晨曦微露,站台上已经挤满了南来北往的旅客。

张建国带着黄海、表弟何风,以及赵家村的几个青年,正准备踏上开往江城的列车。

几个年轻人穿着崭新的棉袄,脸上洋溢着既紧张又兴奋的神情。

周海生拖着行李匆匆赶来,额头上还挂着汗珠:

“建国,我没来晚吧?昨晚收拾行李到半夜,母亲非要给我带这带那的。”

张建国笑着接过他的行李,注意到他眼圈发黑却精神抖擞:

“放心吧,就等你了,到了江城,有多大本事,就能赚多少钱!不过先说好,刚开始可能会很苦。”

周海生望着缓缓进站的火车,紧紧攥住了拳头。

站台上,他的父母和大伯远远站着,母亲不停擦着眼角,父亲则板着脸,却悄悄朝儿子挥了挥手,大伯微笑着点头,目光中满是鼓励。

“走吧!”张建国拍了拍周海生的肩,“让江城看看咱们随城人的本事!”

列车轰鸣声中,周海生最后看了眼熟悉的站台。

车窗外的风景开始后退,麦田、村庄、远山一一掠过。

周海生靠在车窗上,看着逐渐变小的故乡,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对面的黄海正在整理行李,何风则好奇地打量着车厢里的一切。

张建国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嘴角泛起一丝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