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原本打算带着药,回来探望龙叔的身体状况。
到了龙叔门前,却发现大门紧闭,屋里看上去也不像有人的样子。
张建国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按理说,龙叔这个年纪,应该不会随便出门才是。
他在附近转了一圈,四处打听,总算找到了龙大的一个朋友。
询问之下才得知,原来一个星期前,龙大就带着龙叔一起出门了,好像是去了南方,具体做什么对方也不清楚。
张建国也想起来了,上次龙大来找他商量龙叔过冬的事,还是他给龙大出的主意,说南方气候暖和,对龙叔的身体有好处。
没想到龙大这么孝顺,不仅采纳了这个建议,还亲自陪着龙叔一起去了。
那个朋友又告诉张建国,龙大临走时特意交代过,这趟出门时间不会太长,如今已经走了一个星期,估计也快回来了。
张建国想打听具体归期,但对方摇摇头表示不知情。
张建国只好作罢,四下打量了一番,将准备好的药交给对方,嘱咐道:
“等龙大回来,务必把这药转交给他,这是专门给龙叔调理身体的,一定要记得。”
在龙大这里吃了闭门羹,张建国决定顺道去看看周海生。
此时的周海生正在上班,听说有人来找,颇觉意外。
出门一看,只见张建国提着东西站在不远处望着他笑。
周海生大喜过望,一路小跑过来,嗔怪道:
“建国,来就来嘛,还提什么东西啊!”
张建国笑了笑,把手里的东西放在地上,顺势搂住周海生的肩膀:
“咋啦,两手空空地来看你,我张建国不要面子吗?”
周海生高兴地把张建国请进屋里,说自己先去换件衣服。
他利落地穿好外套,又叫上了供销社的刘光主任。
三人相约到最有名的大众食堂。
周海生见到张建国格外开心,接过菜单就点了好几个招牌菜。
他满面笑容地说:
“自从你去了江城后,我也好久没在这儿开开荤了,今天说什么也得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张建国和刘光都被他这番话逗笑了。
见周海生还要继续点菜,张建国连忙伸手拦住:“我刚吃过饭不久,点多了浪费。”
“怎么会呢?”周海生闻言有些失落,但很快就把目光转向张建国的保镖刘一龙。
“既然是朋友,就一起上桌吃饭,四个人,能吃多少?我可说好了,今天我来付账,谁都不要和我抢,再说了,菜点多些,你每样都能尝尝,还不浪费。”
周海生的这番话,让张建国很是感动。
饭桌上,刘光忍不住感慨:
“我早就说过,建国绝非池中之物,那是一遇风雨就能化龙的人物。看看现在,出门都带着保镖,这排场真让人羡慕。”
张建国苦笑着摇摇头:
“说实话,我也不想到哪儿都带着人,只是在江城那边有些过节,有人想要我的命,不带不行啊。”
这话让周海生和刘光四目相对,紧张的盯着张建国。
张建国摆摆手,宽慰道:
“没事,这里是随城,江城那边的手伸不了这么长。”
刘光点点头,随后提起了正事:
“供销社还欠着建国的窑厂,有些货款没结清,眼看就要过年了,欠着钱过年心里总不是滋味。正好你来了,明天我们把账算清楚,一定派人把钱送过去。”
张建国连连称谢,夸赞刘光办事大气。
他转头给刘一龙递了个眼色,刘一龙心领神会,取出早就备好的礼物。
张建国笑着说:“这次从江城回来,特意给你们带了点小礼物,算是提前拜个早年。”
周海生和刘光又惊又喜,连连道谢。
饭后,刘光因还有事要处理,便先行告辞了。
周海生便提议在县城里逛逛,张建国欣然同意。
他也想趁这个机会,好好看看这个曾经令他无比向往的地方。
冬日的县城透着几分寒意,几人边走边聊,张建国目光一转,突然瞥见路边有个卖炸糍粑的小摊。
这是他最爱吃的家乡小吃,顿时两眼放光。
虽然刚吃过饭,但这丝毫不影响他再尝一个糍粑的兴致。
他上前买了几个,给刘一龙分了一个,热情地介绍道:
“这可是我们随城的特产,你一定要好好尝尝!”刘一龙盛情难却,接过了糍粑。
张建国也递给周海生一个,几人也不讲究,随便找了个墙角,一边吃一边闲聊。
周海生直勾勾的盯着他,哭笑不得:
“你好歹也是个大老板,在外面总得注意一下形象吧?蹲在这儿吃像什么话?”
张建国不以为然地笑道:
“在江城,我是建国百货的老总,在随城,我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谁会认识呀?蹲着吃个糍粑,哪有那么多讲究?”
周海生笑了笑,看着手中的糍粑,忽然叹了口气:
“这几天我一直很心烦,最近家里又催着我去相亲了。”
他揉了揉太阳穴,显得颇为头疼,“我觉得相亲这事吧,就是强行撮合。两个素未谋面的人,合不合适都得凑合。最后两家大人欢天喜地,觉得儿女总算有了着落,可谁又真正问过我们自己的想法?”
张建国咽下口中的糍粑,慢条斯理地说:
“感情这事确实强求不得。不过相亲嘛,终究是关乎终身大事,去看看也无妨,反正不会少块肉。说不定就遇上让你一见倾心的人呢?就算觉得不合适,你表现得差一些,推掉也不难。”
周海生点点头,随即好奇地看向张建国:
“对了,你那边什么情况?听说你在江城混得风生水起,感情生活应该也很顺利吧?”
张建国咬了一口金黄的糍粑,望着街上往来的行人,目光变得深邃:
“我啊……一言难尽,像我这个年纪了,谁不想啊,只是我还有心事未了,不敢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