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 第452章 暗施巧计,试探眼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2章 暗施巧计,试探眼线

“陛下,丞相……”

那内侍说着,欲言又止,抬眼偷偷望向了刘辩。

刘辩的脸色,阴沉的几乎快要滴出水来。

“你先下去吧。”身后,李婉说道:“陛下累了,要歇息了。”

“诺。”那内侍应了一声,随即退了下去。

“爱妃,怎么办,是不是要将他……”刘辩说着,目露凶光,比了一个“杀”的动作。

“陛下不必担心,那人不是张尘的耳目。”李婉道,“陛下若在宫中杀人,更会打草惊蛇。”

“爱妃说得对。”刘辩道,“长门宫失火,朕不放心两位爱妃,必须亲自前去,爱妃,你能帮朕吗?”

“陛下……出了这甘泉宫,只怕到处都是张尘的眼线,陛下……”

“唐皇后与朕结发夫妻,董贵人之父当初一力匡扶汉室,终死于张尘之手,朕岂能见她们危难而无动于衷呢?”

“这……唉,陛下稍等。”李婉叹了一声,走到一旁的衣柜,从中取出了一件黑色袍子。

“陛下,虽然这甘泉宫的眼线已全被拔除,但陛下还是不可大意,穿上这袍子遮掩一二吧。”李婉道,“但陛下切记,无论如何,不能在人前现身,更不能进入火场。万一,两位娘娘真有不测,那也是命数使然,陛下一定要以大局为重。”

“爱妃……你放心,朕自能分得轻重。”

刘辩说着,披上了袍子,匆匆出了宫门,沿着僻静无人的路,直往长门宫而去。

在宫里的这些日子,处处被张尘监视,刘辩无所事事的时候,也只能在宫里闲逛,这一来二去,便也对通往各宫的路,烂熟于心。

刘辩悄悄来到长门宫外,远远地瞧着。

只见火势不大,此时已经快要扑灭。

过得片刻,两个宫人一前一后,架着唐皇后和董贵人出来。二人脸上有些熏黑的痕迹,一个劲地咳嗽,看来是被浓烟熏呛所致。

二人面色憔悴,形容消瘦,看来在冷宫里的日子,并不好过。

“妈的,为了救你们两个贱人!”一个宫人气急败坏地朝董贵人踢了一脚,“咱家新做的衣裳,都被熏成这个样子了!”

刘辩见状,登时怒不可遏。

这帮大胆的狗奴才,竟敢如此对待朕的爱妃!

刘辩心中愤怒,可理智却告诉他此时绝对不能现身。于是,他紧紧攥了攥拳,强行遏制住想要冲出去的冲动,转身沿来路折返,自回甘泉宫了。

他们性命无碍,刘辩也稍稍放心下来。

皇后,爱妃,放心吧,朕一定会救你们出去的!

第二日,相府之中,沮授看向张尘,惭愧地低下了头。

原来,昨夜长门宫失火,正是张尘的手笔。其目的,就是为了验证甘泉宫中的眼线,是否会将刘辩的行踪如实禀报。

果然,甘泉宫内的眼线回报,仍是毫无异常。

但长门宫的眼线却回报说,昨夜,刘辩身穿黑袍,在长门宫外盘桓了许久。

“果然不出我所料。”张尘道,“甘泉宫的眼线已经全部被人策反。看来,咱们这位婉妃娘娘,倒是不简单啊。”

沮授惭愧地道:“属下失察,但属下实在想不通,如今,天子还有什么筹码,能收买咱们的人?那些人但凡有点脑子,都不应该选择依附天子,背叛主公啊!”

张尘听罢,也是微微皱眉,暗自思索。

“甘泉宫里的眼线,可都试探过了?有无异常?”

沮授道:“禀主公,属下已派人暗中与之联络。那些人并无一丝异常,只是问及宫中之事,所言仍是‘毫无异状’。会不会……是他们并未被人策反,而是真的没有发现什么?”

张尘摇了摇头:“天子那么大个人,穿着黑袍,深夜前往长门宫,难道他们都发现不了?”

“这……”沮授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作答。

张尘道:“不必怀疑,他们就是被人策反,不会有别的可能。天子并无这等本事,他身边的人,唯一不受掌控的就是那个李婉。此事,定然是她的手笔!不过,我倒是奇怪,她是如何做到的?”

宫中安插的细作,都隐藏的极好,李婉不过一新进宫女,如何分辨谁是细作?而且,竟还能不动声色地将其策反。要知道,这中间但凡有消息走漏,对于她,必定是万劫不复!

张尘苦思良久,依旧觉得不可思议。

沮授道:“主公,既然已断定是李婉所为,不如我们将她拿下,以防其蛊惑圣心,再生事端。”

张尘思虑片刻,摇了摇头道:“现在并没有任何证据指向她,无故抓人,必惹非议。不过,那些细作被策反,倒也不一定是坏事。李婉入宫,必有图谋,我们正好可以利用他们,传递一些我们想让她知道的消息。”

“主公的意思是……引蛇出洞?”

“不错。”张尘道,“能够派她潜入皇宫,潜伏于天子之侧,说明她背后的人,目的在于天子。当今诸侯,多为争权夺利,又有几人会在乎天子?真正在乎天子的,只有刘姓宗亲。她背后之人,不是益州刘璘,便是荆州刘表!”

“李婉来自益州,只怕是刘璘的可能性更大。”

“我也是如此想。”张尘点了点头道:“益州山高路远,这刘璘又极为神秘。而且,当年益州的细作,也是突然之间便暴露了身份,与甘泉宫那些人似乎非常相像……”

“主公所言极是。”沮授道,“而且,事后属下曾几次想要再派细作潜入益州,却总是莫名其妙便失去了联系,此事,甚为蹊跷!”

张尘听罢,眉头紧锁:“似乎……他们有种特别的手段,能够分辨敌我……”

张尘正自思索,就在这时,门外下人走进,禀报道:“丞相,宫里来人了。”

“哦?快请。”张尘说罢,便命沮授先行退下。

不多时,一名内侍走了进来,上前拜了一礼,道:“丞相大人,太后传召,请您进宫一趟。”

“哦?太后急召本相,所为何事?”

“太后说,是为陛下之事。”

陛下?!

张尘不由一惊,随即道:“大人稍候,待本相更衣。”

张尘说罢,入内整了装束,不多时,收拾停当,便与内侍同往宫中而来。

一进长乐宫,依旧是香烟袅袅,分外芬芳。

内侍很自觉地退到殿外,只留张尘一人,独自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