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尘不由暗自感叹,郭嘉果然用计深远,这一招声东击西,着实精妙!
不过,吕布虽然无谋,身边可还有个李儒,这声东击西之计,恐怕瞒不过他。
想到这,张尘又道:“奉孝之言甚妙,只是那李儒并非等闲之辈,恐怕不会那么轻易上当吧?”
“主公所言极是。”郭嘉道,“李儒颇有头脑,定不会让吕布将大军尽数调往凉州,一定会在长安留下充足的兵马。长安乃是旧都,城高墙厚,粮草充足,而且,还有潼关和函谷关拱卫。只要有五万人马留守,一时之间,绝难攻下。”
“不错,那我军要如何攻取长安,夺得关中呢?”
“方才属下说兵分两路,尚只说了一路。”郭嘉笑道,“一路出离石,佯攻武威,诱使吕布调关中兵马回援。这另一路便是自上党出兵,经由谷远,占据陇右。如此,便可切断雍凉二州的联系。只要我军扼守住陇右,使吕布无法回军,主公便可令麴义将军将并州之军,大举南下。关中之地,唾手可得!”
“好!奉孝果然计谋深远!”张尘听罢大喜,当即道:“就依奉孝之计。传令下去,令张合点兵十万,会同典韦、马氏兄妹以及庞德,一并前往离石,与赵云会合。另,以赵云为主将,加封征西将军,黄忠副之,加封安西将军,统领两路十五万大军,出离石,攻取武威。”
“属下领命。”
“奉孝,攻取武威一路,需与吕布正面交锋。此路军中,皆是我军上将,虽勇武有余,但缺少智谋之士相辅,恐怕还要劳烦你亲自走一趟。你为军师,可震慑诸将,我将剑印与你,必要时,你可接管三军,违令者,斩!”
张尘说着,看向郭嘉的眼神中满含着信重。
郭嘉连忙拜道:“属下深受主公大恩,敢不用命!”
张尘点了点头,又道:“武威一路,有你和子龙,我无忧矣。但扼守陇右,何人可当此大任?”
郭嘉道:“陇右之地,至关重要,若能抵挡住吕布反攻,将其拦在凉州境内,则关中之地必为我军所有。故而,此一路必须选派一位善于防守,且性情稳重之人。”
善于防守?性情稳重?
张尘不禁暗暗沉思。
颜良、文丑自然不行,这二人攻城陷阵,斩将夺旗倒是擅长,可说到防守、稳重,可就半点也沾不上边了。
徐晃,倒是性情稳重,颇有大将之风。
上一次,他孤身潜入北平,行诈降之计,临危而不乱,足可当此大任!
至于说擅长防守……
对了!倒是有一个人。
雁门太守郭缊之子,郭淮!
这郭淮在正史之中,可是曹魏后期的“御蜀屏障”,多次化解了蜀汉北伐的攻势,更是屡战羌胡,镇守陇右,维持曹魏西北局势的稳定。
以徐晃为主,郭淮为副,必能守住陇右!
张尘打定主意,于是即命沮授拟下诏令,令徐晃率军三万,奔赴上党,驻扎于谷远,按兵不动。只待吕布大军驰援武威,便即出兵,直取陇右。
另外,张尘还命沮授发出调令,调雁门太守郭缊之子郭淮,至徐晃帐下听用。
两路人马俱已安排妥当,只待吕布被困于凉州之时,令麴义起并州之军,夺取关中,如此,大事可成!
“主公,若一切如计划之中,以麴义将军所率并州人马,应足以拿下关中之地。不过,若是主公能另出一路奇兵,与麴义将军合力,则关中之地可更无忧也”
“奉孝所指为何?”
郭嘉伸手指向了图上的一处,道:“长安以东,函谷关!主公若领一支兵马,攻破函谷,长驱直入,两路大军双管齐下,关中当可顷刻荡平!”
张尘听罢,连连点头,随即又皱眉道:“欲破函谷,需先克司隶,收复洛阳。但宛城张绣,有八万大军,若取洛阳,必与之产生摩擦。”
郭嘉道:“此去凉州,路途遥远,非两三月而不可至,相信在此期间,主公定能收服张绣,收取宛城、洛阳!”
张尘道:“奉孝之意,是要我收降张绣,而非灭之?”
郭嘉道:“张绣曾受主公恩义,又是子龙将军的同门师兄,如能兵不血刃,自是最好。况且,张绣一贯中立,无意逐鹿天下,只要主公厚待之,其必能归顺。张绣武艺不弱于子龙,若能收降,主公便又添一员虎将!”
张尘听罢,不由笑道:“好,就以两月为期,我必收取宛洛,发兵函谷。”
“此战之后,天下格局大抵可定。”
沮授、郭嘉二人正欲告退,张尘将沮授叫住,另有吩咐。
郭嘉领下剑印,施了一礼,转身告退而出,自去军中传令点兵,又着人通知了马氏众人,前往军营听用,准备不日率军,赶赴西河。
沮授被单独留下,问道:“不知主公还有何事吩咐属下?”
张尘道:“公与啊,宫中最近有何动向?”
沮授道:“禀主公,并无什么特别,太后久居深宫,平日只是日常作息,并无特别。”
“陛下呢?”
“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只是近几日,都未曾前去太后寝宫问安。”
“公与。”张尘微微皱眉,道:“你不觉得,这阵子,宫里过于平静了吗?”
“这……”沮授也不由微微皱眉,“主公,宫中祥和,这是好事啊。想来经过董承之事,陛下的身边已经没有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乱之人了。”
“是吗?那……那个李婉呢?她费尽心机,爬上龙床,难道在宫中,半点异常都没有?”
“这……主公是说……啊!”沮授似乎想到了什么,不由大惊道:“不可能,我们的人,全都是……”
“是与不是,一试便知……”张尘说着,凑到沮授耳边,低语了几句。
张尘看着沮授,道:“公与,事关重大,我们马上要同吕布开战了,这个时候,邺城绝对不能乱!”
“属下明白。”沮授说罢,拜施一礼,转身告退。
……
几日后,郭嘉、张合等一众将领,率领着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出了邺城,一路向西,直奔并州,西河郡而来。
徐晃也从渤海大营点了精兵三万,奉令前往上党。
一时间,冀州境内,大军调动频频,邺城上下,也都嗅到了大战的味道。
当夜,皇宫。
天干物燥,突然一阵火光冲天,随后便传来了一阵阵呼喊声。
“走水了!走水了!”
“长门宫走水了,快,快去救火!”
一众宫人神色慌张,一边叫喊,一边到处奔跑。
很快,嘈杂的声音便传到了甘泉宫。
刘辩正与李婉说话,忽然听到外面的吵闹声,急忙唤人入内,问道:“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如此喧闹?”
那内侍答道:“陛下,宫中走水,宫人们正在救火。”
刘辩听罢,眉头一皱,连忙问道:“何处走了水?”
“是长门宫。”
“什么!你说什么!”刘辩闻言,大惊失色,顿时站了起来。
长门宫,就是汉朝时期的冷宫。
汉武帝皇后陈阿娇失宠后,曾幽居于此,故而得名。虽然这并不是陈阿娇居住过的长门宫,但汉朝迁都洛阳后,新建的宫室,各宫殿殿名字还是照旧。张尘在邺城兴建的宫殿,亦是如此。
这里的长门宫,依然还是冷宫。
而冷宫之中,住着刘辩的皇后唐氏,和贵人董氏!
“快,带路,朕要去救爱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