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这是一部迟来的作品,承载着我四十年的武侠情结。
自幼时初遇金庸先生笔下的江湖,我便深深沉醉其中。在那个琼瑶小说风靡校园的年代,作为一个女生,我的书包里永远藏着《射雕英雄传》或《神雕侠侣》。
只看武侠,只看金庸,这份对武侠世界的痴迷,如此纯粹而持久。
高中时代,怀揣着对武侠的热爱,我完成了人生第一部二十余万字的小说。那时还是用笔在稿纸上一个字一个字地书写,少女的武侠梦在字里行间流淌。
记得那时在课上偷偷写作,被班主任当场擒获。他板着脸没收我的手稿时,我的眼泪瞬间决堤——现在想来,那场哭戏里至少掺了七分演技。
年少的我甚至还暗自得意,以为找到了比写作更擅长的天赋:演戏。直到班主任憋着笑把稿纸还给我时,我才明白自己的小把戏早被看穿。
去年整理旧物时,偶然翻出那沓泛黄的手稿,纸页间蓬勃的朝气令我莞尔。那些字句虽流淌着赤诚的热血,却也不可避免地带着青春特有的笨拙与莽撞。
我忽然萌生一个念头——何不为这个沉睡多年的故事注入新的生命?于是,一场脱胎换骨的重塑之旅就此展开。
八个多月的光阴在键盘敲击声中悄然流逝,当百万字的新作终于完成时,回望最初那二十万字的雏形,竟只余主角姓名这一缕血脉相连。
创作恰似一场苦修,我在无数个与孤灯相伴的深夜里,见证着笔下世界的沧海桑田。
有趣的是,这场创作之旅也成了自我蜕变的缩影,常常写着今日的章节,又要回头修订昨日的文字。
人物在成长,故事在成熟,而作为创作者的我,亦在这反复打磨中不断突破自我。
人们常说世间悲喜从不相通,可当我执笔创作时,却总是不由自主地与笔下人物同悲共喜。
我会随着女主的情绪起伏跌宕——当任冰执着她的手,将匕首狠狠刺入自己胸膛,只是为了逃离命运的掌控时,我的泪水突然决堤,一整天都提不起兴致。
最难忘的是写到段少阳被封入水晶棺那章,那个与女主一同长大的少年突然生死未卜。
数日后走在街上,一个念头如惊雷般击中我:表哥永远离开了,那一刻,熙攘的街道骤然模糊,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
这部作品的女主到最后依旧是个天真少女,这或许是我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温柔抵抗。
而男主任冰,则寄托了我对完美人格的想象——他集俊朗外形、绝世武功、高贵品格于一身,更难得的是那份至死不渝的深情。
在这个连爱自己都显得奢侈的时代,这样纯粹的爱情或许只存在于虚构的世界里。
江湖之中,没有绝对的善恶,每个角色都在命运的洪流中挣扎求存,他们的选择与际遇,折射出人性的复杂与生命的无奈。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个关于武侠的故事,更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彷徨。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依然相信爱情、坚守理想的灵魂。
刘禹汐 2025年7月3日于 北京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