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空,长白山东麓的密林却蒸腾着未散的秋露。
八千溃败的建奴残兵拖着断矛折旗,碾过腐叶淤积的河源沼泽时,惊起了成群的寒鸦。
哈吉密河的源头在此处不过丈宽,午时的阳光直射下来,将浅滩照得如同熔银。
水流从岩缝间渗出时还清冽可见底,但经溃军踩踏后,立即浑浊如胆汁。
几个镶蓝旗的伤兵趴在水边狂饮,血丝从他们脱落的甲片缝隙里渗出,在水面晕成蛛网般的纹路。
下游三丈处,一匹瘸腿的战马正啃食着水芹,马鞍上插着的残破织金龙纛,倒映在涟漪里成了扭曲的蛇形。
河畔的赤松上钉着半支断箭,箭尾羽毛已被露水浸得塌软。
树下蜷着个昏迷的巴牙喇,他铁盔里盛着的马奶酒早洒尽了,此刻盛着的只有正午的阳光。
远处林间传来几声布谷鸟叫,是斥候在模仿鸟鸣示警,但半数士卒连抬头的力气也无。
“怎么回事?”
皇太极突然从一截枯树干上跳将起来,拔刀在手,
“难道永明军还敢追杀咱们不成?”
“嘘——”喀克笃礼做了个噤声的姿势,悄声道,“主子你仔细听。”
皇太极冷静下来,仔细听了片刻,终于松了口气,一屁股坐回枯树干上:
“原来只是有斥候跟上了咱们,”
“我就说莽古尔泰也不至于那么废物,让他断后都能被敌军杀到这里。”
“要派人去把他们杀了吗?”喀克笃礼问道。
“算了——”
皇太极有气无力地摆了摆手,
“他们手里有那种射的又远又准的火枪,不是那么好杀的。”
“我们也不能再因为战斗死人了。”
“可总让人跟在后面,掌握咱们的动向,也不好吧。”喀克笃礼担心地道。
“没事,他们传递消息也是需要时间的,追兵不可能来的很快。”
皇太极不以为意地道,
“等咱们吃饱喝足,休息好了,就兵分四路撤退。”
“就算他们有追兵,也得分兵才行。”
“在平原上野战咱们从来没怵过谁,在深山老林里打猎,咱们同样不怵任何人。”
“他们不来追杀还好,敢来追杀,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主子要分兵撤退,不怕被他们逐个击破吗?”喀克笃礼担忧道。
“不会的,永明军应该是没有多少兵马可以分兵追击咱们的,不然早就出来野战了。”
皇太极不以为意地道,
“何况山路狭窄崎岖,大军行动不便,”
“分兵以后,每路人马的行军速度都能增加不少。”
“他们也未必能追的上咱们。”
“主子英明!”喀克笃礼恭维道。
“传令下去,全军抓紧时间吃饭休息。”
皇太极对喀克笃礼下达命令道,
“未正拔营,兵分四路,翻越山岭。”
“扬古利、喀克笃礼,”
他扫视了一下两人,
“你俩跟本贝勒一路,带正黄旗、镶黄旗两千人马从西北方翻山过去。”
“嗻——”扬古利和喀克笃礼立即应道。
皇太极又看向图尔格,
“图尔格,你带领正白旗、镶白旗两千人马从西边翻山过去。”
“嗻——”图尔格也立即应道。
皇太极虽是正白旗旗主,但正白旗这次总共才出了1500人马,
就算全部战死,正白旗的损失也不会太大。
相反这次战败返回后,他是铁定要受罚的,若是能保护好努尔哈赤的正黄、镶黄旗的三千人马,
把他们尽可能多地带回去,努尔哈赤或许还能对他从轻发落。
反之,若是让正黄、镶黄旗的三千人马损失太多,甚至全军覆灭,
则数罪并罚的情况下,努尔哈赤砍了他的可能也不是没有。
毕竟努尔哈赤杀亲生儿子,可是有褚英这个先例的。
所以这几天来,每逢战事,他都是亲自带领正黄、镶黄两旗,并尽可能不派他们出战。
同理,这次撤离,他也是宁愿把正白旗的人马托付给图尔格,也要亲自带领正黄、镶黄旗人马,
还要把扬古利和喀克笃礼留在身边协助自己,确保剩下的正黄、镶黄旗人马都能平安回到辽阳。
他又看向喀克笃礼,
“你派人去告诉阿敏和莽古尔泰,未正拔营,”
“莽古尔泰带正蓝旗、正红旗两千人马从正北方翻越山岭。”
“阿敏带镶蓝、镶红旗两千人马从东北方翻越山岭。”
“嗻——”喀克笃礼应了一声,招手唤来传令兵,“把皇太极的命令吩咐了下去。”
“时间应该差不多了。”
扬古利抬头看了看日头说道,然后起身拔出顺刀,朝前走了两步,蹲在地上刨起了土。
那块地面没有草皮,明显是被挖开以后,又用土回填过的。
没刨几下,他就从坑里刨出了一个圆圆的东西,还冒着热气,却原来是个土豆。
部分外皮已经被烤焦了,包括发芽的部分也早都看不出来了。
“嗯!烤好了!”
扬古利掰开手里的土豆,看到里面金黄松软肉质,不由大喜,连忙起身递向皇太极,
“贝勒爷,您尝尝。”
“嗯,不错嘛,挺好吃的!”
皇太极接过来尝了一口,马上一脸惊喜地道,还对喀克笃礼和图尔格道,
“你俩也赶紧尝尝。”
“坑里还多着呢,你俩自己拿。”扬古利也回头对喀克笃礼和图尔格道。
“呵呵,这土豆还真不错,如此简单地烤制,居然也能如此美味。”
皇太极吃了几口,笑呵呵地对扬古利道。
“是啊,这还是我们舒穆禄氏的商人跟永明镇的人学的呢。”
扬古利也笑呵呵地道,接着却是脸色一沉,
“可惜永明镇管控很严,外族商人根本没法把土豆带出永明镇。”
“呵呵,百密必有一疏,”
皇太极颇为得意地笑道,
“任他管的再严,这次还不是被咱们挖到了他们忘记收获的土豆?”
“谁说不是呢?”
扬古利也得意地笑道,
“听昨天留下来挖土豆的三百正黄旗的人说,他们在一亩地里能挖出上千斤土豆。”
“看来舒穆禄氏关于土豆高产的情报果然不虚呀!”
“咱们这次也不能把这些土豆都吃完,应该留几担带回去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