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听泉鉴宝:开局进秦始皇陵墓 > 第624章 修复龙脉之丹鼎炼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24章 修复龙脉之丹鼎炼气

当九九八十一步踏毕,古先生和八名道士回归本位。

他们同时盘膝坐下,双手结“北斗印”,仰望星空。

此时,主法古先生将七星剑直指夜空北斗,高声诵念《总摄北斗咒》。

“北斗九辰,中天大神。

上朝金阙,下覆昆仑。

调理纲纪,统制乾坤。

何灾不灭,何福不臻!

今遵敕令,星力降临。

灌吾龙脉,地灵重生!

急急如北斗律令!”

古先生咒毕,全体入静,存思观想九道璀璨的星辉。

如九道光柱,自北斗九星直射而下,精准地注入他们所在的九个星位。

并沿着龙脊迅速蔓延,渗透至龙脉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条气络。

【我去,我刚才是不是眼花,我怎么看到九道光柱。】

【你没有眼花,我们也都看见,真是太神奇、太奇妙了,就跟神话里说的一样。】

【神话电视里才有的刚才一幕,居然在现实世界中出现。

那是不是意味着,以前的神话传说其实都是真的。】

【这件事情,我想古先生应该最清楚。】

大家静坐一炷香后,主法胡先生轻敲镇坛木,宣告仪式圆满。

众人缓缓收功,向北斗方向行三拜九叩大礼。

“各位,修复龙脉的步罡踏斗已经结束。

从即时起,敏感者可见龙脊之上有淡淡的银色光晕流动。

空气中弥漫着清冷的、如星空般的气息。”

“在三日之后,龙脊上的草木,尤其是苔藓类植物,会显现出异常鲜活的翠绿色。

再到后期,龙脉恢复速度明显加快,地气变得更加纯净、充满活力。”

““步罡踏斗”是修复工程中最为华彩的乐章,它代表了道家“夺天地造化”的至高理想。

通过人的修为与诚心,引动宇宙最本源的力量,来治愈这片受伤的土地。”

【我去,步罡踏斗的效果这么好,即日就有效果,简直太神奇。】

【连天空都降下九道光柱,效果肯定很好,即日就有效果也说的过去。】

【等哪一天有空,我一定要去陇西龙脉看看,到底是不是有那么神奇。】

【反正我就相信古先生,我觉得他不会骗我们,肯定是有效果。】

古先生大声说道:“各位,我下面将进行修复龙脉的第六步——丹鼎炼气。

我将在龙脉七峰设立丹炉,炼制“补地丹”。

丹药以当地黄土为基,加入五行精华,成丹后埋入地下相应方位七七四十九日后,将调和地气。”

““丹鼎炼气”融合了道家外丹术与地脉修复理念的玄妙法门。

“补地丹”炼制的核心原理,就是以丹为媒,五行归元。”

“此步的核心,在于炼制一种能直接为大地“服食”的“丹药”。

龙脉受损,地气紊乱,五行失衡,如同人体元气大伤。

“补地丹”并非给人服用,而是以其凝聚的五行精华与纯阳丹力。

直接滋养、调和、补益龙脉的地气,起到“固本培元,调和阴阳”的作用。”

“在龙脉七座主峰设立丹炉,构成一个巨大的“北斗丹阵”,形成七峰丹炉。

每个丹炉吸收所在山峰的地脉特性,炼制出的丹药也带有该峰的“气息”。

到最终埋回本峰,实现能量的精准闭环。”

“使用龙脉本地的黄土作为丹药的“肉身”,能确保丹药与龙脉同根同源,不会产生排斥

七七四十九日,七为少阳之数,七七则是太阳之极,则代表一个完整的能量循环与纯阳之气的圆满。”

只见古先生拿出一座丹炉,“各位,七座都必须是三足青铜丹炉。

炉身还需刻有八卦、云纹及二十八星宿图。

炉盖都须有七孔,对应北斗七星。”

“这次炼丹的主料,就是取自七峰峰顶的无根黄土,就是从未被凡人脚印玷污的净土。

而药引就是龙泉复苏后的第一捧水。”

古先生指着龙泉处,“大家看见没有,经过前面五个步骤的修复,龙泉水已经形成。”

古先生说着捧起第一捧水作为药引。

古先生继续说道:“在炼丹时还需五行精华。

木精,就是取东方青岚岘的百年松树之树脂。

火精,就是取南方赤石崖在正午阳光最烈处采集的赤色石髓。

土精,就是取中央天柱峰的黄土本身即为土精。

金精,就是取西方白石崖的白色石英研磨成的金粉。

水精,就是取北方黑水潭底的黑色磁石,水底之石,兼具水金之性。”

“而丹炉选址的时候,每座丹炉需设立在所在山峰的“地气节点”上,我将用罗盘与灵觉感应确定。”

古先生继续说道:“整个炼制过程,是一场庄严德尔法事。

我将在吉时,七峰同时点燃炉火。”

古先生派出六只金兽,在点火前,主法古先生于天柱峰主炉前诵读《祭天地丹书》。

禀明为修复龙脉而炼丹,祈求三清道祖、太上老君护持丹成。

只见古先生依次将五行精华投入炉中,顺序严格遵循“五行相生”。

“各位,投入也是有讲究,那也得讲先后顺序。

要先投木精(生)、依次是火精(生)、黄土(生)、金精(生)、水精。”

古先生每投一味,便诵念对应咒诀,如投木精时念。

“东方青木,生机盎然。

入我丹鼎,滋养地肝。”

只见六只金兽也都照着古先生做,没有一点出错的地方。

等所有材料投入后,古先生倒入龙泉之水,用桃木棍顺时针搅拌九九八十一圈。

盖上炉盖,以六一泥(七种特殊矿物与泥土混合制成)密封炉口缝隙,防止丹气外泄。

做完这一切,古先生说道。

“首先要以用松木炭燃起猛火,意在“破质”,将原材料熔炼为一体。

猛火时需守候,保持火势均匀。”

“猛火烧一段时间后,转为谷糠、艾草等缓燃之物。

火势就温绵不绝,意在“融性”,使五行精华彻底交融,孕育丹胎。”

“到最后,就仅用香末微火熏烤,意在“养丹”,使丹药性味纯粹,灵性圆满。”

在烧火期间,守炉者还需绕丹炉踏罡步斗,诵念《北斗护丹咒》,引导星辰之力注入丹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