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快穿穿成年代文男配 > 第450章 八十年代恶毒女配她爸11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0章 八十年代恶毒女配她爸113

宋志勇欣慰之余,心里还有些失落,但很快就自己想开了。

孩子长大有出息,不就是父母最高兴的事吗?

总不能一直把他护在翅膀底下,让他永远长不大。

以前儿子没出息,说不定就是他们当爹娘的管得太多,结果把他的锐气都磨没了。

如今小宣自己拿主意,反倒充满闯荡的干劲儿,可见有时候 “不管”,比 “管太多” 更能让孩子长本事。

“……”

宋羲和听着大人们的对话,完全摸不透他们在打什么哑谜,只好带着满肚子疑惑看向姜祯,想要个答案。

“……”

姜祯对上羲和困惑的目光,轻轻摇了摇头。

他今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忙,家里发生了什么事,自己其实也不清楚。

宋叔叔给他开了工资,姜祯借住在宋家已经承了情,可做不出拿钱不办事的缺德事。

-

宋羲和见他也不知情,便没再追问,转头看向爷爷奶奶,好奇地问:“爷爷、奶奶,你们说的‘老大哥’是谁呀?”

宋志勇虽然不会主动提起,但孩子们问起却也没有隐瞒他们:“就是上次,咱们在县里遇上的那对老夫妻,你爸给他们拍照,他们还大方地给了钱。”

“……”

宋羲和点了点头,原来如此啊。

她忽然想起自己在系统里看到的课程,里面刚好有教摄影的内容,看向爷爷奶奶,小声开口:“爷爷,家里的相机要是不用的话,能不能给我用用呀?”

“……”

姜祯听到羲和这话,微微一愣,没想到她会在饭桌上提起这件事。

“这你得问你爹,相机是你爹买的,只有他才能做主。”

宋志勇虽然不太赞同让小孩子碰这么金贵的东西,怕孩子一不小心就弄坏了,但自己不是相机的主人,也不好多说什么,免得讨嫌。

“……”

宋羲和抿紧唇瓣,目光悄悄飘向宋宣,心里没来由地紧张起来。

他应该不会答应吧?

他俩虽是父女关系,却一直不算亲近,自己难得有求于他,说不定他还会趁机拿捏自己。

“……”

宋宣早就发现了便宜闺女那偷偷摸摸、飘忽不定的眼神,也看到了她有话想说又不肯说的模样,却只当没看见。

这孩子不主动开口,他可不会上赶着递台阶。

他又不是天生贱人,喜欢一直用热脸贴人冷屁股。

之前自己多次向宋羲和主动示好,哪次没被她用冷淡疏离的态度挡回来?

所以,这次他不打算主动说出给她用的话。

-

饭桌上的气氛静了几秒,尴尬得让人浑身不自在。

章小蕙看不过去,轻轻碰了碰儿子的胳膊,心里有点无法理解。

好好的,这孩子又在跟羲和置什么气?多好的缓和父女关系的机会,怎么就不知道抓住呢?

她赶紧给孙女使了个眼色,说道:“羲和,有话就跟你爹说,憋在心里谁知道呢?”

“你不说你爹就不知道,你得大大方方的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

宋羲和心想父亲明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是故意在装傻充愣等着自己求他。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她深吸了一口气,小声开口:“爹,你买的相机,要是不用的话,能不能借我和祯祯用?”

“我们就拍几张,会小心爱护你的相机,不会摔烂它。我可以将我那一百块钱,放在您那里当做使用相机的押金。”

刚说完,她就立刻低下头,脸红到脖子根,盯着碗里的米粒,不敢看宋宣的表情。

-

宋宣放下筷子,看了她几秒,没绕弯子,直接点头:“可以借给你们用,押金就不用了,但是我有两个条件。”

“……”

宋羲和微微一怔,心说她就知道对方没那么容易答应,这就要开始拿捏她了,梗着脖子视死如归道:“您说吧!”

“第一,每次用之前得跟我说一声,用完得亲手还到我手中,我要检查相机有没有损坏。”

宋宣想着这孩子抵触自己的靠近,那就让她主动靠近自己,多多接触就能培养出一些感情了。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第二,以后好好跟我说话,看到我就打个招呼。别跟看到仇人一样理都不理,转头就走。”

姜祯觉得这不是什么问题,但也不好替羲和答应,说道:“宋叔叔您放心,我们会好好保管,用完就还。“

“我每天都可以跟你打招呼,早中晚都会跟你问好!”

“……”

宋宣闻言唇角抽了抽,这就没必要了。

他是想跟便宜闺女培养感情,可不是跟小男主培养感情,直白地提出自己要求,“你不用,得她来!”

“……”

宋羲和目瞪口呆,她和祯祯谁来不都一样吗?

果然,他就是针对她,对自己有意见。

宋宣心情不错,笑眯眯地说:“能接受吗?能接受的话,吃完饭我就把相机给你。”

“可以。”

宋羲和咬牙切齿道,也不知道他整这出想做什么,总之她等着接招。

-

这事就这么定了,众人安心吃完晚饭,宋宣便把相机交给了宋羲和与姜祯。

不过晚上光线差,两人没急着拍照浪费胶卷。

宋宣手把手教会他们如何调焦距、按快门,等两个孩子摸清了相机的基本用法,便任由他们捣鼓去了。

打那以后,宋羲和几乎每天都会去宋宣那里借用相机,也遵守承诺没有食言。

等她彻底学会相机的操作后,就带着姜祯去村里给人拍照。

他们定的价是每张黑白照6角,比镇上照相馆贵1角。

有些人嫌贵没有同意,但有些人想为老人留下几张照片,以后有个念想,最后还是咬咬牙同意了。

这门照相生意,就算有人眼红也没人来抢。

因为一台相机价格不菲,不是谁都能买得起,暂时没谁人跟他们竞争,倒成了十里八乡独一份的营生。

短短几个月,两个半大孩子就靠这门生意赚了将近七百块,比村里壮劳力干一年活还多。

当然这期间也不是没出过岔子,有些不怀好意的人见拍照的是两个孩子,就动了歪心思想 “打劫”他们。

钱他们要,相机也不放过。

好在两个孩子脑袋瓜机灵,他们每次去偏远一些的村庄,都会提前雇村里身强力壮的汉子当 “保镖” 陪同。

那些敢动手的流氓地痞,要么被 “保镖” 扭送派出所,要么被揍得鼻青脸肿不敢再来。

时间久了,周围的小混混都知道这两个孩子面嫩心狠,一点儿都不好惹,也就没人敢打他们的主意了。

宋家孩子虽然羡慕他们能靠照相赚钱,但也不好厚着脸皮分一杯羹,只能搭着他们吃点好吃的零食。

-

一年转眼就过去了,宋宣种的大部分都是短期药材,像板蓝根、紫苏这些,已经陆陆续续采收、烘干,一批批卖了出去。

本省种药材的农户不多,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量很大,再加上有成局长在暗中帮忙搭线,联系了几家靠谱的药材收购商。

宋宣的药材不仅不用愁销路,对方给的价格还公道,卖得格外顺利,药材生意算是彻底步上正轨。

他心里很清楚,靠别人照拂不是长久之计。

现在成局长重视自己的药材种植计划,没人敢在里面动手脚,以后可就说不定了。

宋宣本就不是喜欢受制于人的性子,手里有方子,完全可以自己制药。

可惜他现在手里没本钱、没场地,拉人入伙虽说能很快做大做强,但吃亏的是自己。

宋宣静下心,只能先做个种药材的普通农户,把药材卖给药材收购商赚点辛苦钱。

等药山上所有药材都卖了,手里有了大笔钱,宋宣就打算把自己第一个世界掌握的那些方子里的药做出来。

先从简单的膏剂做起,慢慢过渡到成药制作,彻底从 “卖原材料” 转向 “做成品药”,并且最好拿下‘顺风’公司的部分股份,出货时才不会在运输环节出问题。

到时候不仅利润能往上涨,更重要的是,整条产业链都攥在自己手里。

一切都由他自己说了算,就不用看旁人脸色,也不怕有人在中间卡脖子。

宋宣要做的,从来不是小打小闹的种药户,而是能自己当家做主的正经药商。

现在急不得,得一步一步来,宋宣有这个耐心等待这一天到来。

-

这天下午,宋宣刚把最后一批薄荷干品装车送走,转身就看见江教授从培育室走过来,手里还拿着个笔记本。

江教授看到宋宣立刻走上前,询问:“小宋,刚忙完?”

宋宣笑着说:“是啊,刚让人把一批货运走,接下来能轻松许多。”

江教授递过去一个笔记本,“这是我整理的丹参春季管护要点,你可以看一看。”

“你那几亩丹参长势不错,明年春天好好管护,我看年底采收时,品相和药效都能再上一个台阶。”

宋宣连忙接过笔记本,翻看了一下,感谢他:“谢谢您江教授,那我就不跟你客气。”

“你真是帮了我不少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你了。”

“客气什么,我们来这里也没少受你照顾。”

江教授摆摆手,目光扫过旁边空了的晒药场,说道:“听陈村长说,你这几批药材卖得挺好?”

“托您和成局长的福,药材卖得还行,除去成本,我净赚了两万多。”

宋宣说着,脸上忍不住露出笑意。

果然种药材,就是要比种玉米、红薯这些农作物强多了。

“不错。”

江教授有些惊讶,虽然知道现在药材不便宜,但也没想到能赚这么多。

不过,这也都是些辛苦钱。

宋同志可没少为了药材的事情伤脑筋,这些钱都是他应得的。

-

江教授边走,边和他说:“我看药山上空出许多地,你看要不要重新种一些药材上去?”

“现在就种?不需要先养养土吗?”

宋宣脚步一顿,脸上露出几分意外,下意识追问:“江教授有什么好建议吗?”

江教授闻言笑了笑,“这得看地块实际情况,如果你有这个想法的话,可以做个土壤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针对性改良。”

“那就麻烦江教帮忙安排检测了,我最近有点忙抽不出空来,我还打算扩大种植规模,需要忙活一段时间。”

宋宣自己会做检测,但实在抽不出时间来,只好麻烦江教授帮忙。

襄阳村的村民们只会干活,也不懂这些技术,压根指望不上。

“这事不难,我让小赵他们帮你做。”

江教授点头应下,笑着说,“他们天天跟这些打交道,个个都是熟手,保准靠谱。”

“那就有劳他们了!”

宋宣笑着道谢,语气格外诚恳,“等忙完这阵,我一定请大伙吃顿大餐。”

“可以。”

江教授也没客气,笑着补充道:“正好我爱人寄了些海鲜干货过来,到时候我一起拿上,咱们大伙尝尝鲜。”

-

宋宣听后,有些无奈地笑了笑:“您这样倒让我不好意思了,每次请客都得占您不少便宜。”

“这有啥不好意思的,习惯就好了。”

江教授摆了摆手,语气很是随和。

他来村里这些日子,也听过些关于宋宣的闲言碎语,但他从没把村民口中的 “那个人”,和自己接触到的宋宣联系起来 。

两人简直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他眼里,宋宣就是个踏实肯干,浑身透着聪明劲儿的上进青年。

江教授非常欣赏宋宣这样的有为青年,看着他认真地说:“小宋,你有没有想过提升下学历?我们学校开了夜校班,正好我手里有名额,能推荐你去学习。”

“……”

宋宣心头一紧,自己在不同世界里念了太多次书。

这辈子好不容易是个‘大人’了,还生活在八十年代这个经济上行干什么都行的特殊时期,早就没了再进校园的心思。

可江教授一片好心,他不知该怎么拒绝才不伤人,正皱着眉思索着措辞,就听见,远处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

邱明提着个布袋子快步走来,人在老远就挥着手放声呐喊:“宋哥!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