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 > 第311章 华盛顿会议(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华盛顿的秋日带着一丝凉意,美国国务院大楼前的宾夕法尼亚大道上,记者们的相机镜头对准了缓缓驶来的车队——黑色的轿车上插着不同国家的旗帜,车轮碾过路面的落叶,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海军军备会议奏响序曲。大楼门口,美国国务卿查尔斯·埃文斯·休斯亲自迎接,可他紧绷的嘴角却暴露了内心的焦虑——口袋里的纸条上,密密麻麻记着各国的初步诉求,每一条都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

最先抵达的是联合帝国代表团的车队。黑色轿车停下,外交大臣徐志明(北方党人)率先下车,身后跟着海军大臣邱瑞峰(南洋党人)和商业大臣赵文涛(南方党人)。三人刚站定,赵文涛就忍不住低声对徐志明说:“徐大臣,刚才在车里接到高明军(联合帝国驻华盛顿大使,南方党人)的消息,美国国务院私下跟巴西橡胶公司(英国资本,东方橡胶公司死对头)接触,想让他们在会议期间‘配合’美国的提案,要是东方橡胶公司的利益受损,南洋党肯定会在会议上投反对票。”

邱瑞峰立刻接话,语气带着警惕:“何止是巴西橡胶公司!英国的新朴茨茅斯岛舰队昨天又增派了一艘巡洋舰,阿瑟·贝尔福(英国代表,真实历史人物,英国外交大臣)这次来,肯定是想保住英国在太平洋的海军优势。我们必须在会议上坚持要求英国收缩舰队规模,否则马六甲海峡的橡胶运输线迟早会被他们控制——东方橡胶公司上个月已经因为英国舰队的‘临时检查’,耽误了三船橡胶的运输,损失了200万华夏元。”

徐志明抬手制止了两人的争论,目光扫过周围的记者:“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记住我们出发前李光首相的交代——北方党要保住波斯湾的石油利益,确保联合帝国海军吨位不低于英国;南方党要解决美国对华鼎公司(南方党控制,垄断全球纺织市场)的关税壁垒;南洋党要限制英法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现在最重要的是对外保持一致,不能让美国和英国看出我们内部的分歧。”

三人正说着,查尔斯·埃文斯·休斯已经快步走过来,脸上堆着礼貌的笑容:“徐大臣,邱大臣,赵大臣,欢迎来到华盛顿。总统先生已经在里面等候,希望这次会议能为太平洋的和平奠定基础。”

徐志明伸手与他相握,语气不卑不亢:“查尔斯国务卿,联合帝国始终支持通过对话解决海军竞赛问题,但我们也有明确的底线——太平洋的秩序需要各国共同维护,而不是某一个国家主导。关于联合帝国提出的‘海军吨位持平英国’‘保障商船航行自由’等条件,希望美国能认真考虑。”

查尔斯笑着点头,目光却在邱瑞峰和赵文涛脸上扫过:“各国的诉求我们都会重视,毕竟会议的目的就是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请随我来,英国和法国的代表也刚到不久。”

走进大楼前厅,英国代表团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不远处。英国代表阿瑟·贝尔福正与联合帝国驻伦敦大使所罗门·维利·罗斯柴尔德(海外党人)低声交谈,两人看到徐志明一行,立刻停止了对话。阿瑟·贝尔福走上前,与徐志明握手,语气带着试探:“徐大臣,听说联合帝国最近在波斯湾的石油开采有新进展?龙武集团(联合帝国垄断亚洲大洋洲能源市场)的技术果然名不虚传,要是英国石油公司能参与合作,说不定能实现互利共赢。”

徐志明心中了然——阿瑟这是想通过石油合作,换取联合帝国在海军吨位上的让步。他笑着回应:“波斯湾的石油开发确实需要国际合作,但前提是各方都能尊重联合帝国的利益。至于会议上的海军吨位问题,联合帝国的立场很明确——我们的舰队规模必须与英国持平,毕竟波斯湾和马六甲海峡的安全,需要足够的海军力量来保障。”

一旁的所罗门·维利·罗斯柴尔德适时插话,语气带着缓和:“贝尔福先生,徐大臣,会议即将开始,不如我们先到会场等候?大卫·陈·斯坦利(海外党党首)先生之前也交代过,海外党愿意在会议期间居中调解,比如在伊拉克的银行建设上,犹太资本可以与英国合作,只要英国在海军基地问题上能‘适度灵活’。”

阿瑟·贝尔福眼中闪过一丝犹豫,随即点头:“所罗门大使的提议值得考虑,我们可以在会议间隙详细谈谈。”

就在这时,法国代表团的车队也驶入了大楼前厅。法国代表乔治·莱格(真实历史人物,法国海军部长)下车后,径直走向联合帝国代表团中的赵文涛——两人之前通过孔翔霖(联合帝国驻巴黎大使,南方党人)有过接触。乔治·莱格握着赵文涛的手,语气带着急切:“赵大臣,华鼎公司之前承诺的纺织机械,什么时候能运到法国?要是南方党能加快供货,法国在会议上可以支持联合帝国‘限制美国人工岛驻军’的提案——毕竟,法国在新马赛岛的驻军也受到了美国的压力,我们有共同的利益。”

赵文涛心中一喜,脸上却保持平静:“乔治部长放心,华鼎公司的纺织机械已经在运输途中,永恒集团(联合帝国垄断全球交通市场)的商船会优先保障这批货物。至于会议上的合作,南方党很乐意与法国携手,只要法国能支持我们‘要求美国降低棉布关税’的诉求,我们可以共同向美国施压。”

邱瑞峰在一旁听着,眉头微微皱起——南方党私下与法国合作,却没提前告知南洋党,明显是想为自己争取更多利益。他上前一步,对乔治·莱格说:“乔治部长,法国在新马赛岛的驻军最近增加了两艘巡洋舰,已经影响到东方橡胶公司的橡胶运输。要是法国能减少新马赛岛的驻军规模,南洋党可以说服东方橡胶公司,降低对法国的橡胶售价,这对法国的汽车工业也是利好。”

乔治·莱格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一边是南方党的纺织机械,一边是南洋党的橡胶优惠,法国显然不想得罪任何一方。他只能含糊回应:“新马赛岛的驻军问题,法国会在会议上认真讨论。至于橡胶和纺织合作,我们可以后续再详细协商。”

查尔斯·埃文斯·休斯看到各国代表陆续到齐,走上前宣布:“各位代表,会议将在半小时后正式开始。在此之前,总统先生希望能与联合帝国、英国、法国的代表先进行简短的私下会谈,以便更好地了解各方的核心诉求。”

走进会谈室,美国总统沃伦·G·哈定已经坐在主位上,面前的桌子上摊着太平洋地图,上面用红笔圈出了各国的人工岛和海军基地。看到众人进来,哈定站起身,语气带着热情:“欢迎各位!我相信,只要我们秉持和平共赢的原则,一定能达成一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协议。美国的立场很明确——限制海军军备,减少军费开支,共同维护太平洋的稳定。”

徐志明率先发言:“总统先生,联合帝国支持限制军备,但有三个核心诉求:第一,联合帝国海军总吨位与英国持平,美国不得超过联合帝国的80%;第二,英国收缩新朴茨茅斯岛的舰队规模,法国减少新马赛岛的驻军;第三,美国取消对华鼎公司、永恒集团的贸易限制,保障联合帝国商船在太平洋的航行自由。这三个条件得不到满足,联合帝国无法在协议上签字。”

阿瑟·贝尔福立刻反驳:“联合帝国的吨位要求过高!英国在太平洋的利益需要足够的海军力量来保护,新朴茨茅斯岛的舰队不能大规模收缩——不过,英国可以同意将印度帝国海军的吨位单独计算,不纳入英国总吨位,这已经是很大的让步了。”

乔治·莱格也补充道:“法国在新马赛岛的驻军是为了保护中南半岛的商业利益,不能轻易减少。但法国可以同意限制未来的海军扩建计划,只要其他国家也做出相应承诺。”

哈定看向查尔斯,眼神示意他出面调解。查尔斯清了清嗓子:“各位,我们可以采取‘渐进式限制’的方案——第一年,各国海军吨位维持现状,从第二年开始逐步缩减,用三年时间达到‘美:联合帝国:英:法=5:4.5:3.5:2’的比例。关于贸易限制,美国可以考虑降低华鼎公司的关税,但联合帝国也要承诺,永恒集团的商船不得运输‘违禁物资’;英国和法国可以适度收缩海军基地,但联合帝国要保证龙武集团、东方橡胶公司不对英法企业实施垄断。”

这个方案让在场的代表都陷入了沉默——联合帝国觉得吨位比例偏低,英国担心三年后失去海军优势,法国则对“违禁物资”的定义心存疑虑。徐志明沉吟片刻,说:“‘渐进式限制’可以考虑,但联合帝国的吨位比例必须不低于4.8,而且英国和法国要在半年内完成海军基地的收缩。至于‘违禁物资’的定义,需要由各国共同制定标准,不能由美国单方面决定。”

阿瑟·贝尔福和乔治·莱格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后阿瑟点头:“英国可以接受4.8的比例,但印度帝国海军的吨位必须完全排除在外;法国也同意半年内收缩基地,但美国要保证不干涉法国在中南半岛的商业事务。”

哈定见各方初步达成共识,脸上露出笑容:“很好!这些初步共识可以作为会议的基础。半小时后,我们正式召开会议,希望各位能继续秉持合作的态度,共同推动会议取得成功。”

走出会谈室,徐志明立刻拉住邱瑞峰和赵文涛:“刚才的初步方案只是权宜之计,会议上我们还要争取更多利益。邱大臣,你要重点强调新朴茨茅斯岛舰队对东方橡胶运输的威胁;赵大臣,你要抓住美国想尽快达成协议的心理,逼他们降低华鼎公司的关税;我会在吨位比例上据理力争,争取提到5的水平。记住,我们内部不能出问题,否则只会让美国和英国渔翁得利。”

邱瑞峰和赵文涛点头,虽然两党之间仍有分歧,但在核心利益上,他们都清楚必须与北方党保持一致。而在不远处的走廊里,阿瑟·贝尔福正与所罗门·维利·罗斯柴尔德密谈,乔治·莱格则在给法国总理亚历山大·米勒兰(真实历史人物)发报,汇报会谈进展——每个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会议做最后的准备。

国务院大楼的会议大厅里,长条桌已经摆放整齐,各国的国旗在桌旁飘扬。记者们的相机对准了入口,等待着各国代表的入场。没有人知道,这场看似围绕“和平”展开的会议,背后藏着多少利益的交换与博弈;也没有人确定,最终的协议能否真正终结太平洋的海军竞赛。但所有人都清楚,接下来的几天,这里将决定太平洋未来的格局,而每一个代表的发言,都可能改变这场博弈的走向。

徐志明整理了一下西装,与邱瑞峰、赵文涛并肩走向会场——他们的身后,是联合帝国复杂的党派利益,身前,是各国虎视眈眈的目光。这场会议,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