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老子决明说:“走!商陆大哥,我们去春元中学,春元中学的朱六老师,正在西阳河的岸边,安装水力发电机。”
“水力发电机?”商陆算是个走州踏府的角色,见了大城市里的电灯的,从未见过乡下安装发电机的。商陆问:“这个朱六老师,是不是西阳地下党支部书记?怎么取这么一个古怪的名字?”
我爷老子说:“朱六老师,真名叫张凌霄。为了隐瞒身份,顺便取了个名字,叫朱六。张三,李四,王五麻子,朱六夫子的朱六。”
我爷老子决明,和商陆皮匠,走过丰乐石桥,沿着河堤,往西走,走了不到五百米,便到了发电机的安装现场。
春元中学的校长阿魏痞子,在发电机房的门楣上,写了三个正楷字:电光局。
电光局不过分流了西阳河的一线湍急的流水,引到电光局的沟渠里,急流带动涡轮叶,放肆旋转。
朱六老师个子比较清瘦且矮小,三角形的下巴上,长着稀疏的几根胡子,无风自动;金鱼眼睛,戴着一副高度近视镜。那副眼镜,活像是沙纹分明的锅底。
听到我爷老子喊朱老师,朱六从发电房钻出来,一脸汗珠,问:“哪位?”
“我,决明。”我爷老子说:“朱老师,能借一步说话吗?”
“能。那两个美国工程师,正在调试发电机的功能,怕我偷学他们的技术,非得把我赶出机房。”朱六老师说:“我们沿着河堤走三百米,八达围子那边,有一棵上百年的油子树,我们到那里去说话。”
我们西阳塅里说的油子树,其实就是乌桕树。高大的乌桕树,枝繁叶茂,投下半亩地大的浓荫。
“朱老师,这位商陆同志,是新来的神童湾区工委书记。”
朱老师的手有点脏,想从裤子上擦干净手,却被商陆一把握住。商陆说:“您就是西阳地下党支部书记张凌霄同志吧?”
“正是,我正是张凌霄,化名朱六。”朱老师说:“商书记,你先汇报一下西阳地下党支部的情况吧。”
“朱六老师,我已越俎代庖,将我们的工作情况,向商陆书记大概率汇报过了。商书记看过你主编的《神童湾三日报》,认为你搞得有声有色,非常精彩。”
朱老师说:“还望商书记多多指教。”
商陆呵呵大笑道:“我商陆仅仅是一个皮匠师傅,决明仅仅是一个砌匠师傅,对于宣传抗日政策,文化、文艺这一块,我们都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啊。只有你朱六夫子,才是学问家、思想家呢。”
“商书记,下一步,区委有什么指示?”
“朱老师,依目前的形势来看,建立神童湾抗日游击队的事,非常有必要。我决定召开一个区委扩大会议,到时候,请您来宣讲抗日政策。”
三个人正在兴致勃勃讨论着,忽然听到有人喊:“朱六夫子,朱六夫子,孝原校长喊你过来呢。”
听到喊声,朱老师只好和商陆暂别。朱六夫子说:“商书记,我等候你的通知。”
我爷老子和商陆,走过杂草丛生的河滩。西阳河的中间,有四十六基两百斤一块的大石头搭成的跳石墩子,两个人身手敏捷,跳过西阳河,消失在柳荫之中。
朱老师回到电光局,外号叫阿魏痞子的校长蒋孝原先生,问:“朱老师,你和我盟弟枳壳的儿子,嘀嘀咕咕老半天,在商量什么军国大事?”
朱老师不敢吐出底细,敷衍道:“谈一些关于好何抵抗日本侵略的事。”
“我晓得,仗义之人多是屠狗之辈,卖国之徒多是知书达礼的伪君子。”阿魏痞子说:“枳壳老弟的三儿子,读书不多,晓得家国大事,不愧为七尺热血男儿。”
“恩师,日本人的军队,快到了岳阳新墙河,长沙大战在所难免。”朱六夫子说:“一旦长沙城失守,宁乡,湘乡,邵阳与衡阳,危在旦夕。恩师,我们的春元中学,是时候组织一支抗日护校队伍了。”
“这个事,我自有安排。”阿魏痞子说:“朱老师,十二年前,我们春元中学新创之时,有一个老师,叫做党参,如今是延安那边的高级干部。我观察你的一举一动,我晓得你和党参,是同道中人。”
“朱老师,还有一件事,你必须老实回答我,你全家大小饿肚子,是怎么回事?”
“这个,这个,恩师,是这样,我三个小孩子,仅靠我一个人那点工资,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呀。”朱六夫子说:“我家那堂客们,非逼我去借钱,我怎么能丢下脸去求人家呀。”
“那你的意思,全家饿死算了?”
“这个,这个,我正在想办法…”
“废话。你一个教书先生,装清高不肯低头求别人,你能想出什么办法?”
“……”
“朱老师,这样吧。”阿魏痞子说:“这次水力发电机安装成功,你功不可没,学校决定补助你一个月的工资。你快财务那里领钱,买了米和菜回来,做上饭,别把孩子们饿坏了。”
朱六夫子刹时眉开眼笑,领到钱,买了五十斤大米,一块五斤多重的五花肉,丢在小案板上,低声喊道:“堂客们,堂客们,别怄气了,快起来煮饭咯。”
朱六夫子的堂客,长得眉清目秀,比朱六夫子还高出一个头,只是没读过书,属于那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类型,低声问丈夫:“你哪来的钱买米买菜?”
朱六夫子说话有飘:“你别那么多,我一不偷,二不抢,三不借。”
三个孩子,大女孩子六岁,二女孩子四岁,三儿子两岁,大约是饿昏了头,挤在一张床上睡觉。
大女儿听到菜锅子猪油炸响的声音,连忙把妹妹和弟弟叫醒。儿子滑下床,扑到朱六夫子的怀抱里,问:“爸爸,有饭吃了?”
朱六夫子说:“儿子,别大声嚷嚷,别人听到不好,马上就有饭吃了。”
三个小家伙,各人从碗柜里翻出一个饭碗,一双筷子,像打仗前一样,作好战斗准备。
朱六夫子说:“孩子们,别把动静搞得太大了,今天,我包你们吃饱喝足。”
忽然,吊在小客厅中的电灯泡,发出雪白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