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龙国日报》上还报道前朝,也就是大明朝的皇帝崇祯,以及乱七八糟的其他一些大明朝的皇亲国戚,都被神武大帝安排在了琉球。
报纸上还刊登崇祯皇帝一家人在田地里劳作照片。
当时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李二狗唯一的想法就是神武大帝是真的仁慈,都当皇帝了,也不把这些前朝余孽给诛九族,这也太仁慈了。
什么大明朝的崇祯帝,什么大明朝,现在的李二狗嗤之以鼻。
没能让自己百姓过上好日子,李二狗才不稀罕这样的皇帝。
在李二狗心里,他只认龙国,只认神武大帝。
自从有了神武大帝,老百姓们才算是真正的好日子。
这样的好日子,不是只是他李二狗一家,他们村,隔壁村,镇上,县里,所有他李二狗去过的地方,所有老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
这天,李二狗坐在自家门口,看着村里报童刚刚送上门的报纸。
《龙国日报》三文钱一张,按月定还能便宜,每月只需150文。
这点闲钱,村里家家户户都花的起。
自从村里组织扫盲识字以来,李二狗也是能自己读懂报纸了。
当然,能读懂报纸的不止他李二狗一个,村里现在很多人都认字。
也就是因为家家户户都认字了,因此坐在家门口看报纸,成了每个村大老爷们儿们的时尚。
你要是不会看报,其他人就得说你文盲土包子。
今天报纸的头版头条是《龙国大农场计划》,吆,这还是朝廷公文刊登。
公文啊,这可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作为一个已经有着好几年看报经验的老鸟,李二狗自然明白朝廷公文的重要性。
李二狗立马仔细阅读了起来。
李二狗越看越心惊,越看越不可思议。
这个什么《龙国大农场计划》,怎么有点倒反天罡的意思啊?
朝廷要回租公田,还给六成产出?还年年给?都不用自己种,还收上朝廷的租子,当上地主老财了?
李二狗非常怀疑自己这些年学的那些个字,是不是出了问题。
好吧,李二狗宁愿相信是自己出了问题,也不相信朝廷的公文会出问题。
李二狗抓着手里的报纸,就往里长家里跑。
里长是村里的文化程度最高的,这个《龙国大农场计划》到底是个什么事儿,必须得仔细问个明白。
来到里长家里的时候,里长家里早就已经挤满了人。
里长家的堂屋本就不大,此刻挤得满满当当,连门槛上都坐着两个捧着报纸的汉子,见李二狗挤进来,有人腾出个缝隙:“二狗,你也看着报纸了?这朝廷要回租公田,还给六成产出,到底是真是假?”
李二狗刚要回话,就见里长站在八仙桌旁,手里举着报纸高声道:“都静一静!朝廷公文还能有假?我刚逐字逐句看了三遍,这报纸上写得明明白白——回租的是公田,私田不动;租金给的是往年产出的六成,还先行支付,每年一付;不想租的,随时能拿回田!”
人群里顿时炸开了锅。
一个皮肤黝黑的老农拍着大腿:“往年我家10亩公田,交完三成田赋能剩17石米,这要是回租,朝廷直接给15石粮食,还不用自己犁地插秧、担惊受怕遇灾年,这好事能落到咱头上?怕不是给个一两年租子,以后就不给了吧?”
“你懂啥!”旁边一个后生反驳,“报纸上写了,只要家里丁口数够当初租田的要求,租金就一直给!咱龙国这些年啥时候亏过老百姓?之前修水渠、办扫盲班,哪件不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里长也适时开口道:“老李头你可别瞎说,咱们龙国朝廷的公文,啥时候朝令夕改过了。”
“你要是信不过朝廷,可以不回租,没见报纸上说了吗,回租自愿,就算是回租之后不想租了,也可以随时不租吗?”
李二狗这时候也明白了,看来不是自己看错了,朝廷是真的要让老百姓们当一回不用干活就能收租子的地主老财。
确定了自己没看错,于是李二狗也跟着嚷嚷了起来:“就是,就是,二叔你可别怀疑咱们朝廷,都登报纸了的事情,全龙国人都在看着呢,朝廷不会跟天下开玩笑。”
其余人也都是七嘴八舌的开始批判起了李老头来。
李老头讪讪一笑:“停停停,都别说我了,我不该怀疑咱们朝廷的公文行了吧。”
里长笑了笑:“我估摸着,这事儿县里很快就会来正式消息,大家都先回家吧,回头来了消息,我会通知大家的。”
众人刚要挪步出门,就听见村口传来一阵马蹄声,紧接着是铜锣“哐哐”响,有人扯着嗓子喊:“县里的官吏到了!要登记回租公田的乡亲们,都到晒谷场集合喽!”
堂屋里的人瞬间涌了出去,李二狗跟着人流往晒谷场跑,远远就看见场边立着三顶青布帐篷,帐篷前摆着两张长桌,几个穿着青色公服的吏员正忙着开箱取笔墨、搬册子,旁边还停着两辆马车,车辕上挂着“兴化县公田回租登记处”的木牌。
“愿意回租公田的,都回家找好租田契约过来排好队!先报姓名、租田亩数,再核对契约,没问题的就能在家里等着领第一年的租子了。”
一个留着山羊胡的吏员站在高凳上喊,手里举着一本厚厚的《公田租户名册》,“领米,或者折算成现银都行!想要什么,都提前想好。”
“工作组这次会在咱们小李村待两天,两天后回县里,根据统计好的名册,会把钱粮直接送到咱们村子来。”
“当然了,要是这两天都还没想好的,以后要再再想回租,就得自己往县衙去跑了。”
小李村的村民都围在了晒谷场看热闹。
这会儿县里的官吏都来了,看来报纸上说的事情都是真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