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 第915章 再次开启的国战、朝会上的各项安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15章 再次开启的国战、朝会上的各项安排

与莫卧儿相邻的这些国家中,疆域面积最大、实力最强的是波斯萨法维帝国,1650年波斯萨法维帝国处于阿巴斯二世统治时期。

萨法维帝国在阿巴斯一世时期达到极盛,疆域东起阿姆河,西至幼发拉底河,北抵里海,南达波斯湾,面积达285万平方公里。

1650年时,帝国疆域保持相对稳定,大致仍在这一范围,涵盖今伊朗、伊拉克、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及阿富汗西部等地区。

陈平安之所以有信心一口吞下莫卧儿周边的所有邻国,完全得益于龙国大量的退伍军人。

随着仿真机器人军队规模的逐渐扩大,血肉之躯的军人就已经不再适合冲锋陷阵。

有不惧生死,成本还低的,战力还强的仿真机器人在,再用血肉之躯就不合适了。

在陈平安眼里,每一名龙国人,都是最为宝贵的财富,陈平安也不舍的他们被白白消耗掉啊!

仿真机器人军队规模大了,血肉之躯的军人就得开始大规模的退伍。

这些退伍的军人本身都是会识字的,军中训练之余,识字也是必学的一门课程。

会识字,就代表着能读懂公文,能读懂公文,就是最好基层公务员苗子。

于是,大批退伍军人,被陈平安给培训成了基层公务员。

龙国军队的数量超过五百万,有了仿真机器人后,这五百多万大军,绝大多数的归属都将是基层公务员,这也算是陈平安给这些帮自己打天下的士卒们的一个归宿了。

太和殿上,当陈平安再次宣布开启国战的消息之后,所有文武百官都是赞颂声一片。

“吾皇圣明!”

“我愿为先锋,替陛下开疆拓土!”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一场场的胜利,一次次疆域版图的扩张,让朝廷官员们的心气都变得不一样了,没有人再畏惧战争,反而都盼着天天有仗打。

没办法,如今朝堂上,但凡是升官快的人,都跟战争有关。

陈平安:“此次征伐波斯等国,由太子御驾亲征。”

“朕将调拨50万天兵,50万士卒,后勤问题由首辅卢象升负责。”

“具体事宜,朝会之后,太子跟卢首辅仔细商议。”

“儿臣遵旨。”

“臣遵旨!”

陈平安笑着点点头,示意两人起身。

陈平安:“第二件事,朕将在龙国本土实行公田大农场计划。”

“所谓公田大农场计划,就是龙国境内所有公田逐步从农民手中租回。”

“租金定为农民手中田地往年产出的六成。”

“农民把手中耕种的公田全部交给钢铁傀儡人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耕种,农民以后不需要劳作,便可收田租养家。”

“此事由首辅赵满仓来牵头负责,朕要在两年内,实现全龙国的大农场计划,赵爱卿可有信心?”

赵满仓出列行礼:“臣遵旨。”

赵满仓出列领旨,其他朝堂诸公们则是有不少人都在面面相觑。

农民不用种田?还有租收?收到的租子还不少?田地往年产出的五成?

好吧,古往今来,终于是有好事轮到农民头上了。

朝堂诸公们虽然面面相觑,但却没有人会反对。

谁让陛下受到了上天眷顾,获得了镇国神器呢,镇国神器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出大量的钢铁傀儡人来。

这些钢铁傀儡人不用吃也不用喝,还什么都能干。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皇帝愿意让钢铁傀儡人种地,那就用钢铁傀儡人种地好了。

接下来的朝会,陈平安又推行不少政策,比如进一步奖励龙国本土民众生育的政策,全国规模基建项目,发行新的货币,大额纸币,金币,银币,铜币,不锈钢币等等。

关于纸币,陈平安并没有一开始就进行全面普及,而是打算从面值百两以上的大额纸币开始,让龙国的各个阶层,都有一个适应的阶段。

一项项,一件件的事情虽然多,但龙国的官员也多,只要把事情安排到了具体的部门,剩下就不需要陈平安再去管,自然会有人把陈平安安排下去的任务给推行的明明白白。

一场大朝会开了整整四五个小时才算结束。

大朝会结束之后,每个部门都有事情需要去忙,唯独剩下陈平安比较清闲。

陈平安自然也不会闲着,回到后宫,陪自己的妃子们各种忙活去了。

神武十四年(1650年)四月十二,《龙国日报》头版头条就刊登了一篇名为《龙国大农场计划》的朝廷公文。

公文内容大体可简化为六条。

一、朝廷手中暂未租出之公田,从即日起将暂停对百姓出租分配。

二、朝廷向所有租用朝廷公田的百姓,回租其手中公田,由朝廷统一组建大农场,租金定为农民手中公田往年产出的六成,确定后的租金不会随意更改。

三、租金先行支付,每年一付,只要家中丁口数量满足公田租用时之要求,租金便一直发放。

四,回租公田之百姓,可免交每年田赋。

五,百姓若不想向官府回租公田,可随时拿回。

六,私田不在回租范围之内。

《龙国日报》作为龙国百姓唯一获取全国信息的渠道,如今早已经成了全国百姓趋之若鹜的东西。

作为官方的刊物,《龙国日报》的公信力还是非常的足的。

特别是《龙国日报》上刊登的朝廷公文,更是代表朝廷的公信力。

李二狗是南直隶兴化县小李村村民,自从神武五年,神武大帝推行公田制改革以来,李二狗家里就租赁了30亩公田。

李二狗家租到的30亩公田,都是上好水田,亩产2.5石稻谷。

稻谷加工成大米后会折损约40%,一年李二狗家里的30亩水田也就是能产45石大米。

收成好,交租也比大明那会儿低了不是一星半点儿。

大明那会儿,杂七杂八的各种税赋明目加起来,能有六七成。

龙国一朝就不一样了,朝廷的律法严格,根本就没有小吏乱收税。

一年到头,李二狗家里只需要交三成田赋,交完三成田赋,家里还能剩下三十一二石大米。

每年家里都能有这么多的余粮,是大明朝那会儿想都不敢想的美事儿。

但到了神武大帝这会儿,却是实实在在的实现了。

这样的好日子过了快十年,李二狗对于龙国也是越来越拥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