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汴京酒楼大掌柜 > 第332章 夜探杂买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腊月二十,雪夜。

向平缩着脖子穿过汴河街,狐裘领口凝着白霜。

杂买务的朱漆门檐下,守夜的老卒正就着酒葫芦打盹。他摸出腰间鎏金腰牌——这是三日前赵曙心腹暗赠的“通行符”,牌面“内廷采办”四字在雪光下泛着冷意。

暗格机关在靴底轻压下“咔嗒”响动,西跨院角门悄然裂开寸许。

他闪身而入,怀中石墨笔硌得肋骨生疼——三日前随仁宗批奏疏时,皇帝曾用此笔在残图边缘批注“沙鹿山”三字,笔杆内侧隐约刻着“赵”字纹。

杂买务库房霉味混着樟脑气息,向平摸出火折子照亮楠木架。

最顶层积尘的樟木箱里,半卷鹿皮图角露出月牙形缺口,与御书房残图边缘的毛茬如出一辙。

他指尖刚触到图角,窗外突然传来金铁交鸣——是巡夜更夫的梆子声!

火折子“噗”地熄灭,向平后背紧贴木箱屏息凝神。黑暗中,他听见自己心跳如鼓,也听见箱底隐约传来硬物碰撞声。

摸出贴身伸缩笔撬开箱底夹层,一枚刻着“司天监”字样的青铜钥匙滚入手心,钥匙环上还缠着半片带血的锦缎,绣着“双图合”三个字。

暮色浸透宫墙时,向平已绕开东华门箭楼阴影。

他指尖摩挲着袖中伪造的“杂买务监官文书”,油墨味混着袖口迷烟气息未散——上回潜入时用的茜草根痣妆还凝在腕间,此刻借着廊下灯笼,倒真像个握了三十年笔的老吏。

向平绕道前往了杂买务所在的院落。

既然已经扮作赵监官,不妨去杂买务看看,或许能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杂买务位于宫中西南角,是负责皇宫日常用度采买的衙门。此时已近子时末,杂买务大门紧闭,只有值夜的几盏灯笼在风中摇曳。

向平轻轻推门,竟未上锁。他蹑手蹑脚地走入院内,四下打量,只见月光下一排平房静默伫立,想必是各部门的办事处。

杂买务监官的办公之处应在正屋,向平蹑手蹑脚地靠近,透过窗纸朝内张望,确认无人后,轻轻推开门闪了进去。

杂买务。

屋内陈设简单,一张宽大的案几,两侧是矮柜,上面摆放着账簿和文书。

向平点燃一盏油灯,借着微弱的灯光,开始翻阅桌上的文件。大多是些日常采买的清单和账目,并无特别之处。

正当他准备放弃时,目光忽然落在案几一角的一封密信上。信封已拆开,露出里面的黄色信笺一角。向平小心取出,借着灯光细看,只见上面写道:\"张大人台鉴:

商队失踪一事已有眉目,疑是山匪所为。请即日清点近期所有经手物资清单,尤其关注那些往返各地的商队路线和时间。此事颇为蹊跷,望张大人亲自经手,小心行事。

请告知那向平所查消息,此人与商队有些关联,不知是何立场,还望张大人暗中留意。

特此奉告,望勿外传。

吕海谨上\"

向平看完信件,心中一沉。看来自己被怀疑的程度比想象中还要严重。

然而,这信中也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官方怀疑是山匪劫走了商队。这与他手中地图所标注的山谷位置吻合,或许商队确实是在那里遭遇了不测。

他将信件放回原处,非常小心地继续搜寻。

在书架底层,他发现了一本厚厚的账册,上面写着“商队往来登记”几个字。

翻开一看,里面详细记录了近几个月来出入汴京的各支商队信息,包括路线、人数、所携货物等。

向平迅速翻到最近日期,果然发现了那支失踪商队的记录:

“八月十五日,汝州商队,首领刘贵,随从十六人,车辆五辆。携绸缎三十匹,瓷器六十件,粮食五百石,川贝、鹿茸八百斤。预计八月二十日抵达汴京。”

向平皱眉沉思,这支商队表面看来是普通的商贾,为何会引起如此重视?难道真如他所怀疑,商队中还藏有什么秘密?而那份地图又是从何而来?

正当他深思之际,外面忽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似有人向这边走来。

向平连忙吹灭灯火,迅速躲到屏风之后。

“吱呀”一声,房门被推开,一个瘦高的身影走了进来,手里提着灯笼。

借着昏暗的灯光,向平看清了来人——正是昨夜在皇城司门口见过人的官袍!

他旋身躲到屏风后,铁刺已抵住袖中迷烟机关,却听见来人自语:\"奇怪,刚才明明看到有人在院中。\"那官员自言自语道,举着灯笼四下查看。

向平屏住呼吸,纹丝不动。眼见那官员走近书案,拿起刚才的密信查看,然后又放下,开始翻阅一旁的文件。

瘦高身影跨进门来,腰间玉佩在月光下显出“明远”二字——竟是周明远!向平屏住呼吸,看他拿起密信时指尖微抖,忽然想起上章在回廊听见的“枢密院盯着炭石”之说。原来这沉香气息,早该和密信上的墨香对上号。

“向平若知地图与‘阴风寨’关联……”周明远低声呢喃,向平浑身血液骤冷——地图!

院外突然传来铜锣急响:“西华门有刺客!”

周明远惊惶甩下账册,靴跟碾碎了向平方才按在门槛的碎银。

待脚步声远去,向平摸出火折子,却在点燃前顿住——案几右下角有道极浅的刀痕,与皇城司匾额上的旧痕如出一辙。

“哼,若不是仁宗皇帝执意要那向平查案,这等大事岂能假手于一介商人?这其中必有隐情。”

官员低声自语道,“明日一早,我就去面见大人,提议加强对向平的监视。”

向平心中一紧,看来自己的处境更加危险了。正当他思索之际,忽然听到院外有人高声呼喊:“李大人,东华门那边出事了,请速去一看!”

那官员闻言,连忙放下手中文件,匆匆离去。

待脚步声远去,向平才从屏风后悄悄走出,迅速整理了一下被翻动的文件,确保恢复原状,然后悄然离开了杂买务。

此次入宫,虽然冒险,但收获颇丰。

他不仅确认了地图的价值,也知道了朝中对自己的怀疑,更得知了失踪商队的确切信息。

是时候离开皇宫了,夜越深,危险越大。

向平沿着来时的路线,小心谨慎地向东华门走去。

半路上,他听说东华门那边有人闯入被擒,侍卫们正在严查,心知不妙,连忙改道从西华门出宫。

到了西华门,守卫比平时更加森严。

向平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冠,恢复那副老成持重的模样,大步走向门口。

“站住,何人?”守门侍卫厉声喝问。

“杂买务赵文浩,奉命外出采买,现归府休息。”向平不慌不忙地回答,同时拿出那份文书。

侍卫仔细查看文书,又上下打量向平,眉头微皱。

“今夜宫中有贼人闯入,所有出入人等,都要严查。”侍卫沉声道,“赵大人可有其他证明身份之物?”

向平心中一紧,这下麻烦了。

若是仔细盘查,很可能就会露馅。正当他思索对策时,忽然想起李老给他的一个锦囊,说是紧急时刻可用。

“有,自然是有的。”向平不慌不忙地回答,同时从怀中取出一枚金色的令牌,“此乃皇诚司统领亲赐,可凭此出入宫中。”

侍卫看到令牌,神色顿时恭敬起来,连忙躬身行礼。

“原来是统领大人身边的红人,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还望赵大人恕罪。”

向平微微点头,装作一副高人一等的样子,不动声色地收回令牌,大步走出宫门。身后传来侍卫恭敬的声音:

“恭送赵大人!”

直到走出宫门百步开外,向平才松了一口气。

他看了看手中的金色令牌,不禁感叹李老的神通广大,竟连这等重要物件都能弄到手。此令牌虽有用,但使用过后恐怕很快就会被发现是赝品,不能再用了。

月上中天,汴京城内一片寂静。

向平脚步匆匆,向着城南而去。他知道,今夜的事迹很快就会传开,明日的汴京城必定会加强戒备。

而他,也必须尽快行动,在风波起之前,查明真相。

回到聚源裁坊,李老早已等候多时。见向平安然归来,老裁缝长舒一口气。

“公子无恙,老朽就放心了。”

“多亏李老相助,此行颇有收获。”向平脱下官服,让李老帮忙卸去易容,一边将在宫中所见所闻告知。

李老听完,沉思片刻,道:“此事越发蹊跷。那商队看似寻常,却引得朝廷如此重视,其中必有内情。公子如今既被朝廷怀疑,又掌握了地图,处境实在危险。”

“李老所言极是。”向平点点头,“不过,越是危险,也越是机会。我已派麒麟大酒楼的几个得力手下前去查探,待他们回报,就能确认地图真假。若是属实,我便亲自前往寻找那支商队。”

“公子此行小心为上。”李老叮嘱道,“宫中今夜必然大乱,日后几日恐怕会加强城中巡查。公子若要行动,需更加谨慎。”

向平郑重点头,心中已有定计。

无论如何,他必须尽快找到那支失踪的商队,查明真相。不仅为了自保,更是为了解开这个扑朔迷离的谜团。

月色如水,向平离开裁缝铺,融入夜色之中。这一夜的经历,让他对朝中局势有了更深的了解。

同时,也让他明白,自己已经身处一场危险的旋涡中心,想要全身而退,唯有直面风险,找出真相。

走在回麒麟大酒楼的路上,向平抬头望天,星河璀璨。

他心中暗道:地图在手,真相必现。这场隐藏在商队失踪背后的游戏,及幕后人员才露头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