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用手在舆图上,从汉中往东划了一下。
“看,起于汉中,终于秣陵,方为完整的大江防线。其中包括守汉水、守淮水和守大江,且还要利用汉中、襄阳、襄随谷道、轪国渡口,对北方形成威胁,却不让北方威胁江东、江南和益州。
“占据这样一条线,防守所需兵力最少,且皆易守难攻。进攻路线处处皆有,该轮到北方朝廷四处布防了。”
其实,这样一种战略态势,便是后世蒋介石想“划江而治”的构思。
也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大致的分界线所在。
不愧是东汉末年的战略家,鲁肃终于读懂了桓佑给他们留下的问题。
桓佑哪里是在问他们防守大江的防御点?
桓佑是在告诉他们,北方富庶强大,要想实现与北方朝廷的势均力敌,就必须要想办法占据这条江南的生命线。
所以,这已经不是东西同时开战的问题了,而是必须同时开战,而且还要连续作战,还都要求速战速决,慢一点都不行。
否则北方朝廷反应过来,只要在汉中和襄阳布置重兵,江南便再无优势。
这就是战略态势,也是桓佑给他们出的考题。
鲁肃说完后,孙策也反应了过来,惊呼道:
“若真能如此,振汉军进可攻,退可守,而北方朝廷却要固守从凉州、雍州、到南阳、汝南、还有千里大江防线。”
“如此构想,非仙人不可及也!”周瑜连连赞叹。
“佑公子之谋划,实是惊天。”法正惊叹。
“便由吾去取益州,然后再奔袭汉中。”周瑜很是兴奋。
孙策等四人都能够算得清楚,如果真以这条线来划分南北,江南孙策与北方朝廷的对峙,至少也是势均力敌,根本不会落于下风。
夜色已深,他们破解了桓佑的考题,才带着兴奋各自去休息了。
第二天卯时,天刚放亮,桓佑、周瑜、鲁肃、法正便齐齐来到了牧府。
早餐刚刚摆上桌,鲁肃就急着问道:
“子麒,昨日汝留下之问题,其深意是否为南北对峙之态势?”
周瑜、法正也把目光投向桓佑。
桓佑做了罗圈揖,恭敬答道:“诸公果然了得,子麒敬服。此问题确实是关乎南北对峙态势,吾称之为‘战略态势’。”
“战略?何意?”周瑜不解。
“战略者,方略也。完整且对未来会产生深远影响之方略。
“战略目标,虽是远期目标,亦要从制定战略目标时,便要仔细谋划实现目标的路径、步骤、方法,及所需条件。
“江南四郡,弹丸之地。北有大江,东有豫章群山,西有武陵山脉,南有南岭,空间狭小,不易发展。
“在对抗北方朝廷方面,如果不能扩大生存空间,便如瓮中之鳖,早晚被北方朝廷闷死。
“过去数年,北方一方面要推行大汉新制,并稳定各州,另一方面南北匈奴、鲜卑、西羌、东羌、扶余、高句丽等外患仍存。
“再加之青州成公子中毒而成为‘活死人’,还遇‘四年五灾’,实无力南顾。
“然,不料想成公子倒下前,便布置好了后手。
“东北,仅半年期间,扶余亡国,高句丽王室逃入单单大岭(后世的长白山脉)苟延残喘,东部鲜卑被逐于大鲜卑山(后世大兴安岭)以西,整个东北大平原尽入北方朝廷之手。
“北方,在征北军团不间断的打击下,漠南已无王庭。于夫罗重回左国城任南匈奴大单于,且按汉制重整南匈奴并融入大汉,而乌桓亦全部融入大汉。
“西面,西羌归心,同时使幽州、并州、河州之东羌效仿,不仅羌之一族尽数归汉,还使北方增加近三百万人口。且使河西走廊再无威胁,与西域之间畅通无阻。
“征西军团顺势入西域,尽收天山南北,让大汉又多出两州。
“南面,仅月余,刘表归顺朝廷,征南军团速取荆襄。
“这些年来,看似北方连遇大灾,实则北方根基却更加牢固,远胜灵帝之时。
“北方朝廷掌控北方十五州,人口众多,土地肥沃,加之护民军之战力丝毫不弱于振汉军。
“由此可见,北方不仅对江东、江南形成了泰山压顶之势,且优势巨大。”
护民军的这些战绩,皆来自《汉报》。
至于江北世家大族暗通孙策,孙策并没有让桓佑知道。
当然,桓佑也猜得到。
大汉新制,对世家大族的利益损害太大,甚至说,是动了世家大族的根本。
在护民军的威慑下,世家大族不敢动,但一定会把希望寄托于江东、江南。
北方世家大族能将粮食、布帛、铁矿石走私到江南,如何不能为江南打探各种消息?
桓佑把碗中的稀粥一口喝完,抓起麻巾擦了擦嘴,才继续说道:
“故而,吾窃以为,江南当有三个战略目标。
“其一,富国强兵。至少国力要能支持江南连续征战五年之用,振汉军之战力至少达到与护民军持平……”
“啪、啪、啪……”,门口处传来击掌声。
“哈哈哈哈……”随之是一阵爽朗大笑。
“在子麒的辅佐之下,这第一个战略目标,似乎当前已然达成。”孙策一边说着,一边大步走入议事堂。
“主公所言极是!”桓佑起身致礼。
周瑜、鲁肃、法正也连忙起身与孙策见礼。
“难怪当初子麒阻吾攻取江夏、南郡及江东,反而与子敬一起,力主与江东结盟。”孙策上前拍了拍桓佑的肩膀。
“那还是要主公英明才是。”桓佑马上送上一个彩虹屁,熏得孙策全身舒坦。
“当年吾与护民军于华容一战,至今想来,同样心有余悸。那一战如果再打下去,吾必是惨败。可见,当年如若出兵荆襄,必大败于护民军,且江南不保。如若对江东用兵,亦会使护民军收渔人之利。”
周瑜想起华容一战,唏嘘不已。
“吾当初提议结盟江东,只是因为江南弱小,并未如子麒这般,思虑如此深远。”鲁肃一边说着,一边还向桓佑拱了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