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官道之摸鱼王系统 > 第308章 确定分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民委宣传司的会议室里,长条桌被擦得锃亮,倒映着头顶的日光灯管。

金霖爀走进来时,三十多个座位已经坐了大半,说笑声随着他的脚步渐渐低下去,目光像聚光灯般落在他身上。靠窗的位置,李娜朝他微微点头,面前的桌签上写着 “司长助理 金霖爀”。

“都到齐了吧?” 张延安司长推门而入,中山装的领口系得严严实实,手里的搪瓷缸沿磕在桌角发出轻响。他走到主位坐下,目光扫过全场:“今天开个短会,主要是宣布一项任命。”

人事处的同志站起来宣读文件,略显生硬的普通话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荡:“经研究决定,任命金霖爀同志为宣传司司长助理(副司级),协助张延安同志分管文化传播处、民族语译制中心……”

金霖爀起身鞠躬时,注意到后排有几位同志交换了眼神。文化传播处的王处长推了推眼镜,钢笔在笔记本上快速移动;译制中心的刘主任则端起茶杯,杯盖与杯身碰撞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金霖爀同志来自江省青坪区,” 张司长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那里的民族工作做得很有特色,特别是非遗工坊的模式,值得在全国推广。这次让他来担任助理,就是要把基层的好经验带到司里,也让他在更高平台上锻炼成长。”

掌声响起时,金霖爀看到李娜悄悄竖起了大拇指。张司长抬手示意安静:“按照分工,文化传播处的年度选题策划、译制中心的设备更新项目,以后都由金助理牵头。王处、刘主任,你们要多支持年轻人的工作。”

散会后,金霖爀刚回到临时办公室,李娜就抱着一摞文件进来。“金助理,这是您的分工明细表和近三年的工作总结。” 她指着靠窗的位置,“张司长说这间办公室视野好,能看到后海的胡同,您先住着,等下周办公用品配齐了再正式搬过来。”

办公室不大,但收拾得整洁,书柜里已经摆上了《民族工作概论》《文化传播手册》等专业书籍,书脊上贴着红色标签,显然是特意准备的。“综合处根据规定,给您申请了副司级待遇,” 李娜翻开一份表格,“公务用车是帕萨特,每月的交通补贴按国家标准发放,宿舍下周就能搬进去,两居室带简单家具。”

金霖爀翻看表格时,门被轻轻推开。文化传播处的王处长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个厚厚的文件夹:“金助理,这是今年的选题计划,想请您把把关。” 他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领带打得是标准的温莎结,“我们策划了个‘民族瑰宝’系列纪录片,想拍苗族银饰、藏族唐卡这些非遗,但预算还没批下来。”

金霖爀接过文件夹,里面的策划案图文并茂,甚至标注了每个拍摄地的最佳季节。“这个选题很好,” 他指着其中一页,“但可以增加些基层视角,比如拍非遗传承人怎么收徒,年轻人怎么看待传统手艺。” 他想起峨城街道的老银匠,总说 “手艺是死的,人是活的”。

王处长的眼睛亮了起来:“您这个建议好!我们之前总想着拍大师,忽略了普通传承人的故事。” 他的钢笔在策划案上快速批注,“下午我就让人修改,改好再给您过目。”

送走王处长,译制中心的刘主任接踵而至。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夹克,袖口磨出了毛边,手里的 U 盘用红绳系着,显得有些陈旧。“金助理,咱们中心的设备还是十年前的,译制一部电影得加班加点,” 他的声音带着焦虑,“上次部里检查,说我们的字幕准确率只达到 92%,离要求的 98% 还差不少。”

金霖爀翻开设备清单,上面的型号大多已经停产。“这个问题得解决,” 他在笔记本上画了个五角星,“你先做份更新方案,把急需更换的设备列出来,我跟张司长汇报。” 他忽然想起王一帆的话,“预算方面可以想想办法,比如申请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

刘主任的腰杆明显挺直了:“要是能换上新设备,我们保证把准确率提上去!” 他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颤抖,像是想起了译制中心那些熬红的眼睛。

傍晚整理文件时,金霖爀发现李娜悄悄放在桌上的纸条:“张司长的办公室在斜对门,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喜欢喝浓茶,不喜欢别人在汇报时说‘大概’‘可能’。” 字迹娟秀,末尾画了个小小的笑脸。

虽然只有两个不痛不痒的处给他分管,而且两个部门负责人也不算谦恭,毕竟自己的外来户,待一段时间就要走,所以不会对自己太恭敬。

金霖爀也不在意,小小的两个处长而已,自己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司长身上,顶多关注其他副司长。

又自己学习了一天,金霖爀基本安下心来。

晨光透过百叶窗,在办公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金霖爀刚把《民族文化传播年度报告》摊开,就听见轻轻的敲门声。李娜抱着一摞待阅文件站在门口,浅蓝色衬衫的领口系着精致的蝴蝶结,比昨天多了几分干练。

“金助理,这是各处分来的简报。” 她把文件放在桌角,目光在他手边的笔记本上停留片刻,上面用红笔写着 “了解司领导工作风格”。

金霖爀合上报告,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李娜同志,我刚来司里,很多情况不熟悉。你在综合处待的时间长,给我讲讲几位领导的工作特点吧,也好让我尽快进入角色。”

李娜的手在文件上顿了顿,脸上露出些许为难:“各位领导都很有水平,就是工作方法不太一样……张司长是老民族工作者,最看重三个字:实、细、准。”

“哦?具体说说。” 金霖爀拿起钢笔,在笔记本上写下这三个字。

“实就是反对花架子。” 李娜的指尖在桌面上划出痕迹,“去年我们搞民族地区成就展,设计公司想搞个全息投影,张司长说‘不如多摆些老百姓的生活实物’。结果展览上的苗族银饰、藏族糌粑盒,比任何高科技都受欢迎。” 她忽然压低声音,“他最烦汇报时说‘大概’‘可能’,上次文化处的王处说‘预计完成 80%’,被他当场打断:‘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拿数据说话’。”

金霖爀在 “实” 字旁边画了个五角星,想起昨天张司长审查文件时,连标点符号都要仔细核对。“那‘细’和‘准’呢?”

“细到标点符号,准到政策条文。” 李娜笑着说,“张司长的案头总放着本《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几章第几条记得比谁都清楚。上次审议译制中心的预算,他一眼就看出设备采购清单里有台摄像机超出了《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限额标准。” 她的手指在桌面上比划着,“至于准,他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了如指掌,去年去新疆调研,看到哈萨克族群众家的挂毯挂反了,当场就指出来,还亲自帮忙调整 —— 这可不是一般领导能做到的。”

窗外传来鸽子哨声,金霖爀望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忽然想起王一帆的话:“在上级身边工作,要像裁缝量体裁衣,先摸准尺寸才能下剪刀。”

“那几位副司长呢?” 他翻过一页,笔尖悬在纸面。

李娜的眼神变得谨慎:“赵副司长分管新闻发布,作风雷厉风行,开会从不超过半小时。”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衬衫纽扣,“但他有个习惯,上午十点前不讨论复杂问题 —— 说是‘脑子还没预热’。上次我们汇报年度发布会方案,九点半过去,被他轰回来三次。”

金霖爀在 “赵副司长” 名下写下 “上午十点后汇报”,忽然想起昨天在走廊碰到赵司长,他正拿着保温杯在窗前远眺,里面飘着厚厚的枸杞。

“钱副司长主管理论研究,” 李娜的声音放得更低,“是出了名的‘慢工出细活’。去年那篇《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调研报告,他改了十七稿,从春节前磨到清明后。” 她忽然笑了,“不过他最护着下属,上次我们处的简报被办公厅退回,是钱副司长拿着修改说明,在部务会上据理力争才通过的。”

钢笔尖在纸上洇出小小的墨点,金霖爀想起报到那天,钱副司长主动帮他搬公文包,手指上沾着蓝黑墨水 —— 那是常年握笔留下的印记。

“还有孙副司长,马上就要退居二线了,” 李娜的语气里多了些惋惜,“他分管后勤,最讲究‘无为而治’,常说‘把舞台留给年轻人’。但遇到原则问题从不含糊,去年有人想把民族语译制中心的旧设备当废品处理,被他拦住:‘这些都是国家财产,哪怕拆了当零件,也得走正规程序’。”

金霖爀放下钢笔,发现笔记本已经写满了三页。阳光穿过云层,在 “工作风格” 四个字上投下金色的光斑。“谢谢你,李娜同志,这些情况对我太重要了。” 他忽然想起什么,“中午有空吗?一起去食堂吃饭,我请你。”

李娜的眼睛亮了起来,又很快低下头:“食堂的红烧带鱼今天特价,我知道张司长最爱吃这个。” 她抱着文件走到门口,忽然转身,“对了金助理,张司长下午要去参加部里的会议,您要是汇报工作,最好赶在上午九点前 —— 他说早上的脑子最清醒。”

金霖爀望着她轻快的背影,忽然觉得这栋严肃的办公楼里,藏着许多温暖的细节。

他翻开笔记本,在最后一页写下:“领导风格各异,务必牢记,不可犯忌。” 窗外的鸽子又掠过天空,哨声清脆,像是在为这个新的开始伴奏。

整理文件时,他发现李娜悄悄夹在里面的便利贴,上面用娟秀的字迹写着:“张司长的浓茶要泡三遍才出味,赵副司长的办公室常备润喉糖,钱副司长喜欢在汇报时听不同意见。”

末尾画着个小小的笑脸,像极了窗外初升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