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的紫宸殿内,气氛凝重而压抑。李亨端坐在龙椅之上,眉头紧锁,目光冷峻地扫视着殿下的群臣。藩镇残余势力的蠢蠢欲动,如同一把高悬的利刃,时刻威胁着大唐的江山社稷。李泌与罗浩分立两旁,神色同样严峻。
罗浩向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藩镇之势虽盘根错节,但并非无懈可击。以臣之见,可采取分化策略,先从其较弱的一方入手,将他们逐个击破。”
李亨微微点头,目光投向李泌:“李爱卿,你意下如何?”
李泌思索片刻,说道:“陛下,罗将军此计甚妙。藩镇之间,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并非铁板一块。我们若能巧妙利用这一点,对较弱的藩镇许以优厚条件进行招安,使其脱离联盟,便可削弱他们的整体实力,再集中力量对付其余顽固势力,胜算便会大增。”
李亨沉思良久,缓缓说道:“好,就依爱卿们所言。只是,该选哪一处藩镇作为突破口?又该许以何种优厚条件?”
罗浩说道:“陛下,臣以为可先对地处偏远、兵力相对薄弱的安州藩镇下手。此藩镇一直以来在藩镇联盟中地位较低,所获利益有限,对联盟多有不满。若陛下能封其节度使为郡王,赏赐大量金银财宝、良田美宅,再许以一定的自治权力,想必能打动他们。”
李泌也附和道:“陛下,除此之外,还可承诺保障其家族荣华富贵,在朝廷为官者仍保留官职,且给予他们在当地商业贸易上的特权。如此丰厚的条件,安州藩镇应难以拒绝。”
李亨点头道:“好,就这么办。李爱卿,你即刻选派一位能言善辩、忠诚可靠之人,携带朕的诏书与赏赐,前往安州藩镇劝降。”
李泌领命道:“臣遵旨。陛下,臣推荐礼部侍郎郑源。此人聪慧过人,口才出众,且对陛下忠心耿耿,定能不辱使命。”
李亨说道:“准奏。郑源即刻进宫,朕要亲自面授机宜。”
不多时,郑源匆匆赶来,进宫面见李亨。李亨将诏书与赏赐清单交予郑源,严肃地说道:“郑爱卿,此次任务关乎大唐安危,你务必竭尽全力,说服安州藩镇节度使归降。朕许你便宜行事之权,务必达成使命。”
郑源跪地叩首,坚定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数日后,郑源率领一支车队,满载着赏赐之物,浩浩荡荡地前往安州。安州藩镇节度使孙德得知朝廷使者前来,心中既忐忑又疑惑,不知朝廷此番来意究竟是何。他下令紧闭城门,登上城楼观望。
郑源在城下大声喊道:“孙节度使,在下乃朝廷礼部侍郎郑源,奉陛下旨意,特来与孙节度使商议要事。陛下怜惜安州百姓,不忍生灵涂炭,特命我带来优厚条件,还望孙节度使开城相见。”
孙德犹豫片刻,最终还是下令打开城门。郑源进入城中,被带到节度使府。孙德坐在主位上,神色警惕地看着郑源,问道:“郑侍郎,不知陛下派你来,所为何事?”
郑源微笑着呈上诏书,说道:“孙节度使,陛下圣明,洞悉天下局势。深知孙节度使治理安州有方,只是此前受藩镇联盟裹挟,身不由己。如今陛下特赦过往一切,不仅封孙节度使为郡王,还赏赐黄金万两、良田千顷、美宅十座。此外,陛下还承诺,孙节度使在安州可享有一定自治权力,家族子弟入朝为官者,官职照旧。同时,安州的商业贸易,朝廷也将给予诸多特权。陛下如此厚爱,实乃孙节度使及安州百姓之福啊!”
孙德听后,心中大为震动。他看着那满满当当的赏赐清单,陷入了沉思。一旁的幕僚们也纷纷低声议论起来。
一位幕僚说道:“节度使,朝廷开出的条件如此优厚,若我们拒绝,恐怕……”
另一位幕僚也说道:“是啊,如今藩镇联盟看似强大,实则各怀鬼胎。我们安州在此联盟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所得甚少。若能借此机会归顺朝廷,不失为明智之举。”
孙德思索良久,终于起身,跪地谢恩道:“陛下圣恩浩荡,臣愿归顺朝廷,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郑源大喜,连忙扶起孙德:“孙郡王深明大义,陛下定会龙颜大悦。从此,安州百姓也可免受战乱之苦,共享太平盛世。”
消息传回长安,李亨大喜过望:“郑源果然不负朕望,安州藩镇归降,乃我分化策略之重大胜利。如今,藩镇联盟已现裂痕,我们可集中力量,对付其他顽固势力。”
李泌说道:“陛下,接下来,我们应对其他藩镇加强情报收集,了解他们的动向与弱点,制定更为精准的打击策略。同时,可将安州藩镇归降之事大肆宣扬,进一步动摇其他藩镇的信心。”
罗浩也说道:“陛下,臣建议即刻调兵遣将,对那些仍冥顽不灵的藩镇形成包围之势,一旦时机成熟,便发动攻击,将他们彻底剿灭。”
李亨点头道:“好,李爱卿负责情报工作,罗爱卿负责军事部署。朕要让那些妄图反叛的藩镇残余势力,为他们的行为付出惨痛代价!”
在李亨的统筹安排下,大唐朝廷紧锣密鼓地展开行动。各地的情报源源不断地汇聚到李泌手中,他仔细分析着每一份情报,为打击顽固藩镇制定着详细的计划。而罗浩则在军中挑选精锐,日夜操练,准备随时出击。
与此同时,安州藩镇归降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藩镇联盟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其他藩镇的节度使们听闻后,心中纷纷动摇。一些原本就对联盟心怀不满的藩镇,开始暗自思量归顺朝廷的可能性;而那些顽固的藩镇,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一处藩镇营帐内,节度使王猛愤怒地将手中的酒杯摔在地上:“孙德这个懦夫,竟然背叛了我们!如今朝廷使出这分化之计,我们该如何应对?”
一旁的谋士说道:“大帅,如今形势对我们愈发不利。朝廷既有分化之举,又有军事威慑。我们若继续顽抗,恐将陷入绝境。”
王猛皱着眉头,来回踱步:“难道我们就这么坐以待毙?不行,我们必须想办法联合其他藩镇,共同对抗朝廷。”
然而,此时的藩镇联盟已人心惶惶,王猛派出去联络其他藩镇的使者,大多无功而返。一些藩镇表面上答应联合,实则按兵不动,观望局势。
而大唐朝廷这边,在充分掌握了顽固藩镇的情报后,罗浩率领大军,如猛虎出山般向目标藩镇进发。在大军压境之际,李亨再次下诏,警告那些顽固藩镇:“若此时归降,尚可从轻发落;若执迷不悟,必将粉身碎骨!”
面对大唐朝廷的强大军事压力与分化策略,藩镇残余势力中的顽固派逐渐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他们内部矛盾重重,军心涣散,已无力与朝廷抗衡。
在罗浩的指挥下,大唐军队对顽固藩镇展开了猛烈攻击。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这些顽固藩镇纷纷溃败。藩镇节度使或被生擒,或自刎而亡。至此,大唐朝廷通过分化策略,成功地将藩镇残余势力各个击破,消除了这一威胁大唐江山的隐患,使大唐再次恢复了稳定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