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中,阳光洒在大明宫的琉璃瓦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然而,朝堂上下却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息。罗浩,这位刚刚在边关击退突厥,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此刻正快马加鞭赶回京城。他深知,边关的烽火虽已暂熄,可藩镇遗患却如潜藏在暗处的毒蛇,时刻威胁着大唐的安危。
罗浩风尘仆仆地踏入大明宫,径直前往御书房。李亨与李泌早已在书房内等候,二人神色严肃,正对着一幅大唐舆图商议着什么。
“陛下,微臣罗浩回朝复命!”罗浩单膝跪地,声音洪亮。
李亨赶忙起身,上前扶起罗浩,说道:“罗爱卿,快快请起。此次边关战事,多亏爱卿奋勇杀敌,保我大唐边疆安宁,朕感激不尽。”
罗浩恭敬地说道:“陛下过奖,此乃微臣分内之事。只是,微臣听闻藩镇又有异动,特来向陛下请命,愿为平定藩镇遗患尽一份力。”
李泌在一旁说道:“罗将军来得正是时候。如今藩镇残余势力蠢蠢欲动,我们正为此事商议对策。”
李亨点头,指着舆图说道:“罗爱卿,你看,据情报显示,这些藩镇残余势力分布在多地,相互勾结,妄图发动叛乱。朕与李爱卿虽已有些想法,但还需集思广益,听听你的见解。”
罗浩凑近舆图,仔细端详片刻,说道:“陛下,依微臣之见,藩镇遗患由来已久,想要彻底根除,绝非易事。但当务之急,可先以军事威慑为主,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李亨问道:“军事威慑?爱卿详细说说。”
罗浩说道:“陛下,可在藩镇势力周围,增派精兵强将,加强军事部署。让他们知晓,若敢叛乱,朝廷有足够的实力迅速镇压。同时,定期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展示我大唐军队的强大实力,从心理上震慑他们。”
李泌微微点头,说道:“此计甚妙。军事威慑可让藩镇残余势力有所忌惮,不敢贸然行动。但仅仅威慑还不够,还需分化瓦解他们内部,方能事半功倍。”
罗浩接着说道:“李大人所言极是。藩镇势力虽勾结在一起,但他们之间并非铁板一块,各自都有利益诉求。我们可利用这一点,派人深入其中,离间他们的关系。对于那些摇摆不定的势力,许以重利,诱使他们倒戈。”
李亨沉思片刻,说道:“爱卿们的计策虽好,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深入藩镇内部离间他们,风险极大,稍有不慎便会暴露,前功尽弃。”
罗浩说道:“陛下,此事确实风险颇高,但为了大唐的长治久安,值得一试。微臣愿亲自挑选一批精明能干、忠诚可靠的死士,执行这项任务。他们会伪装成各种身份,混入藩镇势力中,逐步开展离间工作。”
李泌说道:“陛下,罗将军此计可行。同时,我们在朝堂之上,也可对藩镇势力采取一些怀柔政策,给他们一些希望,让他们觉得归顺朝廷比叛乱更有利。”
李亨点头道:“好,就依爱卿们之计。罗爱卿,挑选死士执行离间任务一事,就交由你负责。务必小心谨慎,确保万无一失。李爱卿,你负责制定针对藩镇的怀柔政策,要让他们看到朝廷的诚意。”
罗浩与李泌齐声说道:“陛下放心,臣等定不辱使命!”
几日后,罗浩在军营中精心挑选了一批死士。这些死士个个武艺高强,且对大唐忠心耿耿。罗浩将他们召集到一处隐秘的营帐内,神色严肃地说道:“兄弟们,此次任务极其艰巨,也万分危险。我们要深入藩镇势力内部,离间他们的关系,为朝廷平定藩镇遗患立下大功。大家可有信心?”
死士们齐声高呼:“愿为大唐效死!”
罗浩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好!接下来,我会安排专人对你们进行培训,教你们如何伪装身份,如何获取藩镇势力的信任,以及如何传递情报。大家务必用心学习,不可有丝毫懈怠。”
与此同时,李泌也在紧张地制定着怀柔政策。他详细分析了藩镇势力的利益诉求,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条件,如赦免过往罪行、给予官职爵位、赏赐土地财物等,旨在吸引藩镇势力主动归顺朝廷。
经过一番准备,罗浩挑选的死士们开始陆续出发,潜入藩镇势力盘踞之地。他们有的伪装成商人,以做生意为名,与藩镇中的官员和将领结交;有的扮作流民,混入藩镇的军队中,暗中观察动向。
在一处藩镇的营帐内,一名伪装成商人的死士正与藩镇的一名将领把酒言欢。
“将军,您看如今这局势,藩镇与朝廷对抗,实非明智之举啊。”死士看似无意地说道。
将领皱了皱眉头,说道:“你一个商人,懂什么!我们也是为了自保。”
死士笑着说道:“将军,您想啊,朝廷如今实力依旧强大,若真打起来,藩镇胜算几何?倒不如顺应朝廷,还能获得荣华富贵。朝廷如今已放出话来,只要主动归顺,不仅既往不咎,还会给予丰厚赏赐。”
将领听后,神色一动,陷入沉思。
而在另一处,扮作流民混入军队的死士,也在悄悄地散播着朝廷怀柔政策的消息,引起了不少士兵的议论。
随着死士们的努力,藩镇内部开始出现动摇。一些势力开始私下商议归顺朝廷的可能性,而原本紧密勾结的藩镇之间,也渐渐出现了猜疑和矛盾。
罗浩密切关注着死士们传递回来的情报,及时调整策略。他将藩镇内部的情况详细汇报给李亨和李泌。
李亨看着情报,面露喜色,说道:“罗爱卿,你们的努力初见成效。藩镇内部已有松动迹象,继续加大离间力度。”
李泌说道:“陛下,此时我们可适时公布一些怀柔政策的细节,进一步吸引藩镇势力归顺。同时,军事威慑也不能放松,双管齐下,定能让藩镇遗患早日消除。”
罗浩说道:“陛下,李大人所言极是。微臣会继续督促死士们开展工作,配合朝廷的行动。”
在罗浩、李泌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大唐应对藩镇遗患的策略逐步推进,藩镇势力在军事威慑与分化瓦解的双重打击下,渐渐陷入困境。而大唐,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逐渐占据了上风,向着消除藩镇遗患、恢复国家安宁的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