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江彤在说动大队长,那些孩子们也在说动自己的父母。
他们想要读书,想要考大学,想要走出这个村子。
想要像江姐姐一样,做个得明智、聪慧,有本事的人。
一开始家里人都没当回事,那就读呗!
认识点字儿也行,总归也不吃亏,兴许还能在村里当个会计。
家里以为的读书无非就是认识几个字,不当文盲就行。
他们并没有真正了解孩子们的心,这还是归咎于他们自己内心的思想。
他们也没有读书上学啊!认识几个字就行了,在村里种一辈子地,不也过了半辈子吗?
孩子们是使了浑身解数,想尽一切办法去说动父母。
给父母讲读书的好处。
就是因为大队长读过书他才当上的大队长,村里的会计也是读过书的人。
他们的工作比你们的好不好。
而且他们的孙子今年也参加了高考。
考上大学也是有好处的,上大学不但不花钱,还能赚钱。
这都是他们听知青们说的。
等大学毕业后,还会分配工作,到时候就能成为城里人了,就能吃上商品粮了。
等以后他们在城里扎根了,就把父母也接进城里,这样全家都能住在城里了。
城里生活方便,想买啥都好买。
以后再也不用吃没油的菜了。
经过这半宿的说动啊!大部分的父母都同意了。
孩子非要读书就去读吧!无非就是少个劳动力的事儿,他们当父母的就多干一些,等把孩子供上去了,他们也能轻松了。
第二天上工的时候,大队长简单的讲了两句,先试探一下村民们的意见。
毕竟整个村子又不是他的一言堂,想要开办厂子还得所有村民同意。
众人一听就炸锅了,啥?养猪场?
陈有礼还没把食品厂的事儿说出来呢!先消化一个吧!
“行,都先上工吧!等中午大伙凑一块商量商量!”陈有礼道。
他也没想着现在让村民们给个答复,毕竟还是要有考虑时间的。
整个上午,大家把活儿干完了,结果也商量的差不多了。
昨晚上孩子说要读书上学,这都是要花钱的地方。
办个养猪场要是赚钱了,他们能轻松很多。
一年到头在地里干活,也赚不到什么钱,兴许弄个养猪场真能改变一下呢!
中午利用大伙吃饭的时间,这个事儿就算是敲定了。
大队部里,江彤、陈有礼、陈会计三人讨论着。
江彤的想法是,养猪场和食品厂可以同时开办。
猪先养着,至于食品厂所需要的原材料完全可以先从外面购买。
等到后期能够自给自足的时候,就彻底形成自产自销的模式了。
“不行不行!”陈有礼反对。
这事儿他是有顾虑的,所有的钱全让江彤出,那不行。
靠不劳而获,会让村民们变坏的。
万一以后他们不用心干怎么办,总归亏钱的不是他们。
这钱算是他们村子管江彤借的,但借也不能借太多,他怕还不清。
一个养猪场加上一个食品厂,这得还多少年啊!少说个三五年,万一生意不好,还账的时间还得拉长。
陈会计也赞同大队长的说法,不能一次借太多。
说白了,还是不想欠江彤太多。
不能因为江彤人好,就一个劲的占便宜。
江彤给他们村子的帮助实在是太多了,他们已经够知足的了。
先借一笔钱,把猪场的事儿办起来。
但也不能一上来就办猪场,先各家各户养上几头,后面赚了钱,让村民们自己凑钱开办厂子。
至于食品厂,等猪场赚钱了,他们自己开办。
陈有礼态度就是这个态度,也很坚持,会计也是一样。
江彤点头,“嗯!这样也行,先干起来吧!至于以后的事情再说,若是大队缺钱了随时吱声。”
“好好好!”陈有礼非常感激江彤。
这个事儿就这么敲定了,说干就干,当天网上就统计各家各户的养猪数量。
人多的可以多样,人少的就少养一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第二天江彤等人就去购买猪崽了,江彤还想着要不要找李盛帮个忙,没想到陈有礼自己就办了。
陈有礼还是有些关系的,猪崽的事儿搞定了。
不过今天没有买回来,而是先预定,毕竟养猪的场地还没有确定好。
村里空地很多,盖猪圈是需要时间的。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个苦难可为难不了想要赚钱的村民们。
当晚上就置办好了。
有的垒土墙,有的围了个圈,总归地方是有的。
养的猪不是很多,所以这个问题一晚上就解决了。
村里面普遍都是养个五头左右,家里人口多的就养个七八头,人少的就养个三头。
至于后面猪要是长大了,再换地方呗!
猪买回来了,家家都养上了猪,村民们看着自己的猪崽高兴啊!干活都有劲儿了。
这是他们家娃娃上学的钱。
江彤总归也没出了多少钱,这些对她来说真的不算什么,但村民们可都记得清楚,心里是十分感激。
日子也就这样平淡的过着,知青院里总是得闹出点动静来。
自从高考完后,殷正的脾气越发的暴躁,但这仅仅只是针对于吕素素。
一开始的吕素素是非常满意现在的生活,伺候殷正的一切生活起居,洗衣服做饭做家务。
她就想着熬一熬,把这段时间熬过去,等殷正考上了大学她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可是这几天,她心中越发的不安,虽然领了结婚证,但万一到时候殷正不带她走怎么办?
殷正本来就烦,因为高考好像没考好,具体能不能考上大学还真不好说。
再加上吕素素天天疑神疑鬼的,他脾气干脆就爆发了。
此时,他看见这个大肚婆就烦,烦透了,烦到家了。
两人吵啊吵,大家都快习惯了,也没人上前去拉架。
因为这两人在村子里的名声不是很好。
现在大家都知道殷正是什么人了,以前丢的柴火都是殷正偷的。
现在谁家或者那个知青的柴火丢了,直接找殷正开骂。
一个大男人怎么老干偷鸡摸狗的事儿,就冲这一点他就有不了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