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最后走的那天,江彤去和大家打声招呼,但王天明不知道在忙什么没在局子里,所以二人没能见上面。

如果江彤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一定会觉得今天的没见面很可惜。

回村子之前,江彤购买了一些特产回去,像是糕点和糖块等。

陈有礼还像以前一样去接江彤,只是这次开的是拖拉机。

回村后的日子依然平淡的过着,除了修炼就是和村里的孩子们上山割猪草。

也不知道是不是她马上就要离开的缘故,这些小孩们变得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给的糖果也不要了,就闷声的割猪草。

“嘿!怎么都蔫头耷脑的,本来还想着以后放假回来呢!你们这个样子我可就不回来喽!”江彤假装认真道。

“别啊!”

“真的还会回来吗?”狗蛋情绪低落的询问。

“我听村里的人说过,回城的知青根本就不会回来了。”

“这个我也听说了,别的知青不回来就不回来呗!反正我们又不想他们。”

“我们只想念江姐姐。”

“江姐姐,你还会回来吗?”

孩子们一人一句,显得很是不舍。

哎!事实还真是这样的,回城的知青哪个还会回来?

“当然会回来啊!放假我就会回来的!这里也算我的家吧!”江彤看着远方感慨道。

得到江彤的回答,每个小孩都很开心,干活更加卖力了,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江彤叮嘱这群孩子们,“要努力读书,考上大学才有出路。”

对于普通人来讲,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江彤看着今天的成果,这么多猪草,猪也吃不完啊!

盯着这些猪草,江彤有一个想法。

她想在离开陈家大队之前为村里做点事儿。

陈家大队世代都是靠种地为生,种地一辈子都发不了家致不了富。

农民的孩子,大概率也是农民,在这个年代来讲。

所以读书是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

但由于教育资源等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这边的孩子们很多都读不成书,特别是女孩子,早早的嫁人生孩子。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太穷了。

这地方得发展起来。

可以先弄个养猪场,但最开始的规模不需要那么大。

每家每户养上几头猪,整个村子加起来也能算上一个小的养猪场。

等以后规模慢慢起来了,再开办一个大的工厂。

至于开什么厂子,江彤也有了想法。

这边的特色,红肠啊!

红肠就是用猪肉做的,这样可以形成自产自销模式了。

至于村子里的这点土地,有了机械,干活很快的,不用在像以前一样使用大量的人力。

到时候厂子成型了,村民们也可以在工厂里上班。

等到规模更大一些了,附近的几个村子的村民也可以来工厂上班。

江彤觉得自己的想法可以,她现在就去找大队长商量这事儿。

已经傍晚了,大队长不在大队部,江彤去家里找。

院子里,陈婶子在烧火做饭,见到江彤笑眯眯的,“江知青来了,快坐,一会儿在这吃啊!就别回去做饭了。”

陈有礼听见声音,叼了个着烟带出来,“对对对,听你婶子的,晚上别做饭了。”

江彤点头,“行,那我就不客气了。”说着她回头朝着陈婶子笑道:“那就辛苦婶子了。”

陈有礼将人请进屋,“咋地啦!不会是又请假吧!”他嘴上就那么一说,指定不能是,这才刚回来几天。

“那肯定不是啊!”江彤否认,“我今天来是找您商量一件大事儿的。”

陈有礼看江彤的表情神乎其神的,开始重视起来,他把烟袋放下,认真道:“啥大事儿啊!”

“咱们村办个养猪场吧!”江彤道。

“啥?”陈有礼不可置信,办养猪场,这他想都不敢想。

办养猪场首先得有空地,然后是买小猪仔,这最重要的就是资金了。

这还是开办之前的事儿,那等以后办起来后,猪崽长大了,以后销售也是个问题。

陈有礼将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

江彤觉得都不是问题,“猪肉还愁销路,那可是猪肉啊!谁不想吃上一口肉,这点您绝对放心。咱们可以弄个生产红肠的厂子。”

她又把红肠厂子的事儿说了说。

陈有礼没想到后面还有个大的,还要开办个食品厂,这买的步子是不是有点大啊!

他还是对这个村子没有信心,毕竟这里的人们世代农民,除了种地其他的啥也不会,现在让他们搞场子,一时之间他是有顾虑的。

但江彤说的那个模式他很心动,叫什么自产自销。

到时候即便猪崽卖不出去,他们可以做成红肠啊!

不过这个跨度确实有点大,从农民一下子成了工人?

他们村子的农民以后要成为工人了吗?

江彤见陈有礼犹豫,直接问:“叔,你想不想让村子发展起来吧!种地一辈子能种出个啥?”

江彤的话让陈有礼反思了,是啊!农民一辈子都是农民,他们农民的孩子大概率也是农民。

虽然高考恢复了,但今年他们村子参加高考的没几个。

只有三个,一个是他孙子,一个是会计的孙子,另一个是村里老红军的后代。

这个数字少的可怜啊!

和知青们相比差得远了,所有知青都参加高考了,额不对,还差一个,就吕素素没有参加,但那还因为人家怀了孕。

一想到怀孕,陈有礼就替村里的女孩们发愁。

村里的女孩子们一到岁数就嫁人了,基本上都不识字。

结婚后马上怀孕生孩子当妈妈,操持一大家子的吃喝。

基本上这一辈子享不了福。

男孩子们呢!读书的也没几个,基本上十四五就能当壮劳力使用了。

男孩比女孩好点,能认识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但读的书也不多,小学差不多念完了,就会帮着家里干活,再过个几年就能下地赚工分了。

村民们没有这种思想,就知道下地赚工分,没少有支持家里孩子念书的。

他之前也说过村里人,给他们灌输这种思想,但灌输不进去。

他们这个村子啊!确实该改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