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女皇武则天 > 第448章 还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裴炎缓缓抬起头,神色平静,目光坚定,迎着武媚娘的视线,不退不避:

“皇上早已成年,英明睿智,理应亲掌朝政,

太后临朝多年,劳苦功高,朝野共睹,

然正因太后大权在握,才让小人有机可乘,

以‘匡复’为借口煽动叛乱。”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恳切:

“若太后能即刻还政于皇帝,

昭示天下,则名正言顺,

叛军师出无名,其麾下将士必生异心,叛乱自会不攻自破,

此乃不费一兵一卒便能平定叛乱的良策,还请太后三思。”

此言一出,大殿之内再次陷入死寂,比先前任何一次都要安静。

百官皆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偷眼打量武媚娘的神色,心中暗惊裴炎的胆子之大。

此刻叛军兵临城下,正是需要凝聚人心共抗外敌之际,

裴炎竟敢在此时提出还政之事,无疑是公然逼宫!

武媚娘脸上的怒色瞬间凝固,随即转为深深的寒意,冻结整个大殿。

她死死盯着裴炎,仿佛要将他的心思看穿、看透。

过了许久,她才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带着压抑的怒火:

“裴卿此言何意?”

“臣并无他意,”

裴炎依旧神色平静,语气却异常坚定,

“如今叛乱骤起,天下人心浮动,根源在于朝政归属未定,

皇上非庸碌之辈,只是缺少治国理政的机会,

只需太后放权,皇上亲政,便能安抚民心,

凝聚朝野力量,平定叛乱自然不在话下。”

武媚娘心中怒火与疑虑交织,

李敬业起兵正急,叛军已连下三县,兵锋正盛,

此刻最该做的是调兵遣将,筹集粮草,全力平叛。

裴炎身为顾命大臣,深谙治国之道,

怎会在这朝堂危殆之际,抛出此等釜底抽薪之论?

她太了解自己的儿子李旦了。

李旦自幼性情温和,好舞枪弄棒,

对帝位本就毫无兴致,从未参与过治国理政。

此刻放手让他亲政,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和虎视眈眈的群臣,

他根本无力掌控,只会沦为他人的傀儡,

让李敬业的叛军有机可乘!

这天下,是她和李治一同打拼下来的,是她一步步稳固下来的。

李治晚年时,体弱多病,是她辅佐着他处理朝政,平定外患,整顿内政,

李治驾崩后,是她临危受命,扛起了这千斤重担,对内整饬吏治,安抚百姓,对外震慑四夷,稳固边疆。

这万里江山,浸透着她的心血与汗水,岂能轻易拱手让人!

武媚娘强压下心头的怒火,语气冰冷如刀:

“裴卿可知,叛军已连下三县,兵锋正盛,气焰嚣张?

此时还政,岂不是向天下人示弱,助长叛军的气焰?

到时候人心涣散,局面将更加难以收拾!”

“太后明鉴,”

裴炎丝毫不惧,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

“正是因为叛军势大,才更需以正名分之法瓦解其军心,

叛军之所以能聚众作乱,全凭‘匡复’二字蛊惑人心,

若太后还政于皇帝,则其‘匡复’之名不攻自破,

麾下将士皆是大唐子民,岂会再为叛逆卖命?

到时候叛军自会土崩瓦解,叛乱不日便可平息。”

武媚娘看着裴炎一副理直气壮、大义凛然的模样,

心中愈发不喜,甚至生出了几分杀意。

裴炎如此聪慧,深谙朝堂权术,

又岂会不知此时该做什么说什么?

怎会在这朝堂危殆之际,抛出此等釜底抽薪之论?

他更不可能不知道此时还政的危害,

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提出此事,

分明是揣着私心,借叛军之势逼宫!

他身为顾命大臣,受先帝托孤之重,不思如何平定叛乱、稳固社稷,

反倒处处掣肘,妄图借着“还政”二字削弱她母子的权柄,

其心可诛!

还政?

还什么政?

这天下,这江山,是她的丈夫李治的,

是她的儿子李旦的,

将来还会是她的孙子的。

她与李治夫妻一体,与李旦母子同心,

她只是暂代皇儿打理这万里江山,

替他扫清前路的荆棘,

护佑李唐社稷安稳无虞罢了!

待他日皇儿羽翼丰满,

能独当一面,能震慑宵小,能安抚万民,

她自然会归政于他,安享天伦。

可如今,皇儿尚且孱弱,朝堂暗流涌动,

叛军虎视眈眈,她怎能放权?

裴炎此举,分明是要将她、将皇儿、将整个李唐江山推入万劫不复之地!

武媚娘眸底翻涌怒火,

她想起李治弥留之际,

龙榻之上,他气息奄奄,却仍紧紧攥着她的手不肯松开。

那双曾意气风发、平定四方的眼眸里,

满是对江山社稷的牵挂,对稚子弱息的担忧,

唯有望向她时,才余下全然的托付与信任。

“天后智计无双,性子刚毅,有你在,江山方能无恙。”

李治的声音虚弱却坚定,

“有你朕便放心了。”

那一句话,刻在她心底,成了支撑她熬过无数不眠之夜,

顶住万千非议的精神支柱。

那是李治对她的信任与期许,

也是她对李治的承诺和毕生执念。

她何尝不想卸下这千斤重担,做个安享天伦的太后?

每日赏花品茶,教导孙辈,享受天伦之乐,岂不快哉?

可她不能。

朝堂之上,权臣环伺,宗室觊觎,

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奸佞蠢蠢欲动。

皇儿性情温良,未经世事磨砺,如何能扛得起这风雨飘摇的江山?

李治将这副担子交到她手上,不是让她做个颐养天年的闲人,

而是让她做李唐的守护者,做皇儿的挡风墙!

如今裴炎却借着叛军作乱之机,逼她还政,

岂不是要让李治的嘱托付诸东流?

岂不是要让她背弃与李治的盟约?

武媚娘胸口剧烈起伏,凤袍上的金线在殿中烛火下闪烁,似要燃起火来。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目光缓缓扫过阶下百官,

那些或震惊、或惶恐、或幸灾乐祸、或暗自盘算的神情,

尽数落入她眼底,纤毫毕现。

——————分界线

女皇此时真的是一人抵挡千军万马!

外有李敬业叛军势如破竹,兵锋直指洛阳,

内有裴炎之流暗通款曲,借“还政”之名行逼宫之实。

感谢听书看书的宝子们,感谢催更好评发电送礼物的宝子们,

感恩遇见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