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带着义子们回大唐 > 第363章 千里投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又过了两日,这两日每天都有前方城池的守城将士,官员,富户,地主,前来投诚。

那物资一车车的往城里拉,那车队不知绵延了多少里。

可惜这边马匹很少,很多车都是靠着人力来拉的。

另外这边资源匮乏,送来的基本没啥特别好的东西,李恪都懒得看了,基本都是粮食入库,别的挑挑拣拣就让他们拉回去了。

李恪与王仁表站在这不太高的夯土城墙之上,望着远处排成队列的车队,李恪有些嫌弃的说道“我感觉我都成了收破烂的了”。

王仁表哈哈大笑“你这么说倒也像,不过说起来,这百济王是真能沉得住气呀,就这一亩三分地的小国家,一半都来投降了,他还在能稳稳坐得住”。

李恪耸耸肩“哎,不等了,这都出来一个多月了,明日他若不来,我便过去”。

随即挥挥手,对着远处的士兵说道“传令全军,明日午时拔营前推”。

而此刻的百济王正在前来投降的路上飞奔着,手中的城池每天都在不断的减少着,再拖上几天,估摸着自己就只剩个王城了。

越等自己的价值越小,自己这身价每一刻都在暴跌着,这还怎么去大唐换富贵。

隔天,李恪再次站上城头,远方而来的车队比昨日不知又长了多少。

李恪一抬手,城下冲出一队骑兵,一边跑一边高喊着什么,只见原本在路边排队的马车或者人拉车,纷纷把车往路边极力贴靠着。

半刻钟后,道路比之前宽了不少,李恪随即走下城墙,上马,率军出城。

大唐人本就比这边的百姓长得高大,此刻众多士兵骑马而过,那反着光的铠甲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的他们都有些睁不开眼。

在李恪的带领下,一众士兵,挺直腰杆,从容又威武的穿行在车队之中。

看的这些百济百姓满眼畏惧,一瞬间感觉自己低人好几等,那些前来投诚的官员富户,无不心中庆幸,自己国家的士兵自己了解。

面对这么牛逼的大唐军队,他们都不用打,光是站在一起,高下立判。

此时的场景颇有后世阅兵时的意思,只不过这些百济百姓有幸近距离观看。

骑兵过后是炮兵,炮兵过后是火枪兵,火枪兵过后又是各种秃子一号的发射架,再往后还有各种补给辎重。

那一车车的鸡鸭猪肉,看的那些百姓直流口水。

大军行进半日,终于看到一座城池,前方的城门早都被拆了,一众城中百姓官员,远远的在城门外恭候。

城门外的地上甚至被一些富户铺上了红布,虽然没有多长,但也是他们极力凑起来的了。

李恪低声抱怨道“这仗打的没有一点成就感”。

王仁表又哈哈一笑“关键高句丽和新罗都已经没了,前方屏障尽失,他们在坚持,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李恪依旧叹了一口气,随即换了一副面容,喜笑颜开的与当地官员百姓打起了招呼。

实在熬不住城中官员与百姓的热情,李恪只能在城中休整了片刻。

也不怪这里的百姓如此,唐军一来,这里的父母官像是变了个人一般,以前颐指气使,现在温声细语,无论是什么样的事情,都非常认真负责。

也怪不得这些官员,大唐新官最近就要到任,自己不表现的好一些,被罢黜了可就不好,他们也还想去大唐进修呢。

毕竟是天朝上邦,有哪个藩属国,不对宗主国向往的呢。

再说有些百姓的家人已经出发去大唐打工了,管吃管住三年后还能带回来一大笔钱,自己家人在人家手里,又怎会不去讨好呢。

与众官员共进了一餐,李恪准备继续出发之际,一名百济传令官与大唐侦察士兵走了进来。

大唐侦察士兵行了一礼“禀告首长,城门外来了一众人马,为首之人自称百济王,想要进城见您”。

“但是属下看远处不断地有人从后方赶上,汇入这股人群,属下以为有诈,现将这些人挡在了城门之外”。

李恪点点头“可令同志们都做好防御没?”。

侦察士兵立即回道“火枪营与弓弩营都已经占据城墙有利位置,炮营正在布炮,再有一刻钟,就能布置完成”。

李恪非常满意的点点头,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即使主将不在,遇到突发情况,士兵们也能迅速做出部署。

而程咬金尉迟恭等人,则被李二留在了后方的城池中,那一车车拉来的破烂,也要有人坐镇挑挑拣拣的。

李恪起身与众人来到了城墙之上,下方人数太多,李恪一眼根本看不全,也懒得看了,直接拉过一名城中官员问道,“你来分辨一下,下边可有你们的百济王”。

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怎么,城中官员在这句话中竟然听出了别的意思。

下边可有你们的百济王,在大唐王爷面前,百济王哪有什么分量,您这么问,是可以有还是不能有呢。

李恪看这几名官员面面相觑,半晌没有一人答话,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你们不会没有见过你们的王吧”。

几人听后不由得膝盖一软“百济只有一位王就是您呐,属臣实在是不知王上这是何意”。

李恪都无语了,这些人的心思太多了也,随即不再跟他们废话,从怀中拿出望远镜,看了起来。

百济王本来一身红袍还是蛮好辨别的,只是这一路风尘仆仆的赶路,红衣服也变成了灰衣服。

拿起水袋饮水的同时,百济王注意到了城墙上的李恪。

赶忙把水袋一撇,拿过随从手中的王印,高喊着“罪臣扶余义参见天朝蜀王,臣愿携文武大将彻底归附大唐”。

“后半生只求天朝皇帝陛下不嫌弃,能在长安赏赐一地,准臣安享晚年,还请蜀王殿下在皇帝陛下面前,多多美言”。

说罢,直接跪了下去。

他这一跪,带着后方而来的众人,纷纷下跪。

李恪倒不怕下边这些人突然暴起,目前看起来,这些人是连武器都没有拿呀,再说城墙上的火炮火枪弓弩,这么近的距离,一轮扫射,基本也剩不下啥了。

“哎,既然你诚信相投,本王也就大发慈悲吧,你身边跟的这些人我能理解,这后方持续而来的这些车是?”。

百济王没有起身,依旧跪在地上回道“蜀王殿下,此乃属臣宫里的财物,连带国库和属臣的私库,全都拿出来献给大唐陛下”。

李恪有些不信“你就没给你自己留点?”。

百济王擦了擦头上的汗,当初他确实想过这个问题,但是能不能活下来都不知道呢,万一本来有活命的机会,这么一留在没了,可就冤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