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厨房。

李向东切着刚才没切完的洋葱,忽然想起什么后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原地直接打了个寒颤!

油匠短叶君子兰...

靠!

难怪他刚才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心里总有种熟悉感。

他上辈子看过一篇新闻报道,讲得是常春市的君子兰炒作事件。

同样品种,一盆品相极佳的油匠短叶君子兰,在常春的君子兰拍卖会前,曾标价9999万...

是的,再加一万就是一个亿,85年的一个亿!

虽说这是标价,只是一个炒作的噱头,但卖家要是真想出手,随便找港商换几辆皇冠汽车还是没问题的。

85年,内地一辆皇冠汽车,价格在十万左右。

李向东想到这,扔下手里的菜刀就往正房跑。

“干嘛呢这是?跟火烧屁股一样。”

周玉琴看到自家男人再次撂挑子,慌慌张张从厨房里跑出去,嘴里不由低声吐槽一句。

“孙叔,这两盆君子兰的名字叫什么来着?”

蛐蛐孙看着火急火燎跑进屋的李向东,开口回话道:“油匠短叶啊,怎么了?”

再次听到这个名字,李向东长出了口气。

他之所以着急,就是怕自己听错了,名字里差一个字不对,价格可是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李向东眼神瞟了一眼花几上的那两盆花,笑了笑。

“没事孙叔,我就是过来随便问问。”

坐在桌前的蛐蛐孙,嘴角忍不住抽搐几下。

这特娘的是随便问问?

他又没瞎,李向东进屋后的表现,他全看在了眼里。

李向东如果是过来随便问问,他回家就把屋里所有的蛐蛐罐子,摔碎后嚼巴着吃喽!

“孙叔,卖您这两盆花的卖家,手里还有这种油匠短叶吗?”

蛐蛐孙脱口而出道:“没了。”

他没说实话,其实卖家的手里还有一盆,只是那盆小点,送礼送双数嘛,他买的时候就没看上那盆。

现在他非常肯定这里面有事,打算今天回家时顺便再跑一趟去买下来,回家后先研究两天。

想到这点,蛐蛐孙嘴角微不可察的勾了勾。

反正他去买花的时候,李老头虽然看到他们交易,但人家的花房没有让李老头进去,他不说,那究竟是两盆还是三盆谁也不知道。

合伙倒腾银元之前,他可是被李向东钓了老长时间,那段吃嘛嘛不香的日子,他不想再经历一次。

一个坑里摔两次,他这个老江湖以后就没脸出门了!

糟心的经历不堪回首,那盆花他买回家研究过后,便准备用来跟李向东换消息的...

这也就是李向东不知道蛐蛐孙在打什么盘算,知道了他非得乐出声不可!

之前没有搭伙,钓也就钓了,现在蛐蛐孙都是自己人了,他压根不需要再甩钩。

他不说是因为今天不是聊正事的日子,说这种事情,肯定要找个清静没人打扰的地方,四个人坐下来后慢慢的聊。

“成吧,孙叔,我回厨房切菜了。”

听到只有这两盆,李向东心里也不失落,他也不能把天底下的所有便宜都给占了。

而且有了家里这两盆,以后精心培育几年他也能大赚特赚一笔,多了,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啪啪啪~’

中午十一点半多,院子里响起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一千响的鞭炮响完,院子里满地红色的碎纸屑,空气中也弥漫着火药的味道。

这种味道很上头,就像有人觉得汽油的味道好闻一样,有些人特别喜欢。

“我捡到一个!”

“哈哈哈哈,我也捡到一个!”

“晓波哥哥,我捡到了!”

“晓海,你快把炮给我塞口袋里。”

老李家的七个葫芦娃不论男女,还有向林家的三个小子,张森的一双儿女,在鞭炮声结束后一窝蜂的冲了过去。

十二个小孩子里掺和进去一个大孩子,这人就是哈哈笑个不停的侯三。

站在正房门口的侯建设和侯婶两人,瞧着小儿子弯腰撅屁股,探头探脑的在跟一群小娃娃们抢哑炮。

听着耳边传来的笑声,夫妻俩脸都黑了,心里直呼造孽!

“嘚嘚~给~”

李小竹看到哥哥姐姐们从地上捡炮仗,她有样学样,只是她不会捡,随手抓起一把红色的碎纸屑,献宝一样走到李晓海身边,伸手就要往李晓海兜里塞。

“我不要,不要给我这些,你快扔了吧。”

李晓海躲,李小竹追,最后追不上的李小竹,转头找上了还在撅着屁股四处扫视的侯三。

“猴儿叔~给你~”

“叔不要,你去给你爹。”

“给你~给你~”

因为汽水,李小竹现在已经不害怕侯三了,手里的碎纸屑直接往侯三的衣领里塞。

“唉唉唉!你干嘛呢?”

侯三站起身,撑开衣服往外抖搂碎纸屑的时候,阿哲抱着一个瓶子,跟着蛐蛐孙一起穿过垂花门走进院里。

他怀里的瓶子,是李向东还在厨房做饭的时候,带着蛐蛐孙一起去最近的文物商店买回来的。

“东子你快过来,瞧瞧这个喜不喜欢?”

他这一嗓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不止李向东,就连李晓江几个都好奇的围了过去。

阿哲显摆似的讲了讲,自己从蛐蛐孙那里学到的皮毛,告诉众人这是他去文物商店给李向东买的乔迁礼,然后围着的人渐渐散去...

古董大家都知道,古董值钱大家也知道,只是现在古董热潮还没有开始,还没有到家里有个爷爷辈留下来的尿盆,都会拿到潘家园去问问价的年头。

现在什么古董瓷器,捡漏淘宝还只是老百姓闲聊里的趣事。

听听看看,满足下好奇心也就过去了,现在老百姓们心里,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吃饱喝足。

“东子,这是明朝万历年青花...青花,孙叔,青花什么来着?”

名字绕口,阿哲没有记住,蛐蛐孙笑着接话道:“明朝万历年的青花四贤居士图大盖罐,你让东子看看瓶底,底部的款识是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算是个好玩意”

刚在厨房忙活,现在才过来瞧稀奇的李母,上前打量一眼阿哲怀里的罐子。

“这罐子是瞧着不赖,泡腊八蒜能泡不少呢。”

一旁的蛐蛐孙闻言一头黑线!

他左看一眼李向东,右看一眼李母,心道,真不愧是娘俩!

腊八蒜就那么好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