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到江南花自开 > 第386章 “端平入洛”往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忠听贾似道点名要自己表达意见,摇头道:“贾丞相,我皇城司的主要职责在内卫,虽然也牵扯到对外的情报,但也只是给朝廷提供参考的,此事我倒是不好随意置喙了。不过我担忧的是,如果我们因为李璮的缘故与蒙古翻了脸,到时候李璮又变卦了,该如何是好呢?”

贾似道点头道:“周提举所言极是啊,我也正在担心此事呢。”说着,贾似道环顾四周,提高声音说道:“我倒是有一个想法,大家不妨一起商量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众人闻言一起看向了他。贾似道则缓缓的道:“我认为,我们可以允许郝经的使团进入我大宋,但是暂时却不派人和他们接触,如此一来,主动权就完全掌握在我们的手里了。”

周忠闻言不禁拍案叫绝,赞叹道:“丞相此计甚妙啊!如此一来,那李璮就等于彻底被我等给拿捏住了。倘若他不真心依附,我们便继续与郝经进行谈判就是了。”

在座的众位军政大佬听了,也都纷纷的对贾似道的建议表示了赞同。

贾似道见众人都同意了自己的想法,这才开口说道:“关于最终是选择李璮还是蒙古,这也不是我等可以擅自决定的事情,如果大家没有意见的话,明日我等就启奏圣上,由圣上裁决吧。”

朱熠闻言,略微沉思了一下,然后提议道:“丞相,此事太过重大,在李璮还没有归顺之前,我觉得不宜在朝堂之上讨论此事。不如我们现在就去拜见圣上,想他回禀此事吧。”

贾似道点头道:“朱大人所言极是,大家若是没有什么意见,我们现在就去求见圣上吧。”众人又具体的商量了一会儿,然后就纷纷向外走去。

赵旋跟随着众人走出了政事堂,心中却始终感到有些不自在。

他暗自思忖着,不管是从自己的提点皇城司还是神勇军统制来说,好像都没有资格参与到这件事之中。自己如果跟着这些朝廷重臣前去面圣,未免就有僭越的嫌疑了。

想到这里,赵旋连忙停下脚步,拱手向众人行了一礼,然后恭敬地说道:“众位大人,此等军国大事,不是下官可以参与的,下官就先行告辞离去了。”

众人闻言纷纷停下了前进的脚步,向赵旋看来。

皮龙荣自从得知了是赵旋炮轰了蒙哥汗之后,对他的就格外的关注。此刻听赵旋这么说,马上开口阻止道:“赵提点,别忘了你还是龙图阁学士呢,本来就是圣上身边的近臣,怎么不能参与呢?”

朱熠闻言也点头道:“皮大人所言极是,赵龙图,这情报也是你带来的,而且李璮的密信你也已经看过了,就一同前去吧。”

赵旋正犹豫间,只听得贾似道不容置疑地吩咐道:“赵龙图,一同前去面圣。”

此前早就有人前去通禀宋理宗了,宋理宗听说贾似道等几位重臣求见,立即安排他们在选德殿觐见。

众人正在皇宫里走着,只见一名小太监陪着一人正向皇宫外走去,和众人正打了一个照面。那人见了贾似道等人,立即停下了脚步,向着众人拱手见礼。

贾似道等人还礼过后,彼此笑了一笑,然后就继续前行了。赵旋边走边在心里琢磨:“这皇宫之中难道又有人病了吗?不然为何又在此处碰到了严用和呢?”

待贾似道等人抵达选德殿时,宋理宗已然正襟危坐于御座之上了。他的目光扫视了一圈众人,面露疑惑之色,开口问道:“众位爱卿联袂而来,莫非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了吗?”

贾似道见状,赶忙上前一步,躬身答道:“圣上,微臣今日收到了蒙古国江淮大都督李璮的密信,信中言明他有归顺我大宋之意,我等特意前来向圣上禀告。”说罢,贾似道怀中掏出密信,恭敬的用双手高举过头。

“哦”宋理宗显然有些意外,他连忙对身旁的小太监吩咐道:“快,将贾丞相的那密信呈上来给朕过目。”小太监连忙走到贾似道的面前,从他的手里接过了密信,然后快步返回,将信件毕恭毕敬的呈递给了宋理宗。

宋理宗看过李璮的信件之后,禁不住面露喜色,对众人说道:“好,好啊!真没想到这李璮竟然还是个深明大义之人,实在是值得褒奖啊!”

朱熠向前一步提醒道:“圣上,莫忘了蒙古方面已经派出了以翰林学士郝经为首的使团,前来与我大宋议和的。倘若此时我们接纳了李璮,恐怕会得罪了蒙古方面吧?”

宋理宗一听,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了,显然他刚刚有些过于兴奋了,倒是忘了郝经使宋的事情了。现在经朱熠一提醒,他禁不住又想起了端平元年的事情来了。

当时宋理宗已经在位十年了,不过却一直扮演着傀儡皇帝的角色,而朝政大权都被权臣史弥远牢牢的把持着。好不容易熬到了绍定六年,史弥远总算是病死了。宋理宗才得以亲政,于是他将次年的年号改为了改为了“端平”,期望着能有一个崭新的开始。

当时的宋理宗可谓是踌躇满志,极为渴望能够有所作为。而也就在端平元年,江万载、孟珙等将领率领宋军,与蒙古军队紧密合作,成功的攻入金国的首都,一举灭亡了金国。

这一辉煌战绩,让宋理宗的信心愈发的膨胀了起来。

蒙古国当时还不会治理地方。于是他们在灭亡了金国之后,大肆劫掠了一番,然后就撤离了。

此时,右丞相兼枢密使郑清之却察觉到了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于是果断地提出了趁蒙古北撤之际,出兵占领东京汴梁和西京洛阳。

他的这个提议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廷内议论纷纷,以淮东制置使赵葵、京湖制置使赵范两兄弟为代表的主战派迅速上书,坚决支持郑清之的建议。

当时年轻气盛的宋理宗,在朝堂之上还存在重大争议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的支持了郑清之等主战派的意见,毅然决然地派遣赵葵为主帅进行了北伐。

不料这次北伐的最终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尽管宋军曾经短暂的收复了东京汴梁和西京洛阳,但这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很快,宋军就被蒙古军队的两支偏师击溃,遭遇了惨败,狼狈不堪地逃回了国内。

这次北伐在宋朝的历史上也很出名,被称为“端平入洛”。

宋理宗在沉默了片刻之后,缓缓地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然后轻声问道:“诸位爱卿,对于此事,你们可有什么好的建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