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似道听完四人的讲话,总结道:“诸位所言及是。想当年,李璮之父李全,就是在金、宋之间反复无常,最终还是背叛了我大宋。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之所以召集大家来此议事,就是想在禀明圣上之前,事先准备好应对之策,以便圣上问询。”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之际,贾似道的随从匆匆的走了进来,小心翼翼的禀报道:“丞相,提举皇城司周忠周大人求见。”
贾似道在议事之时,向来不喜被人打扰,不过贾似道听闻来人是周忠,却是毫不犹豫的吩咐道:“立即请周提举进来议事吧。”
原来周忠的级别虽然不高,但是地位却是十分的重要。他他不但深得宋理宗的信任,而且还掌控着境外的情报系统,所以关于李璮的事情虽然机密,但是也没有必要对他隐瞒。
赵旋随着周忠一同踏进了政事堂,当他看到满屋子的军政大佬时,不由得就是一怔,接着连忙冲着众人拱手做礼。
而在座的众人在见到赵旋也随着周忠一起到来,同样也有些意外。贾似道眉头微皱,疑惑地问道:“赵龙图,你怎么也来了,你自己的麻烦都解决好了吗?”
赵旋正在犹豫着该如何回答贾似道的时候,一旁的周忠迅速插话道:“贾丞相,赵提点此次前来,是有重要的情报要向您禀报的。”
说罢,周忠转头看向赵旋,眼神交汇间,赵旋立刻心领神会。他连忙从怀中掏出高适的密信,双手恭敬地呈递到了贾似道的面前。
贾似道接过密信,立即就展开仔细阅读起来。他看完了信件,神情立即就变得凝重了起来。片刻之后,他将密信传给了身旁的郑熠,开口说道:“皇城司这消息来的倒是也及时,你们大家也都看一看吧。”
其实,李璮的这封密信早在郝经出发的前一天就已经发出了。可是李璮的心腹虽然在山东境内虽然可以畅行无阻,但他一旦跨越了宋蒙边界,进入南宋的地界,却是需要异常的小心了。
而高适虽然是在郝经离开之后才得知这个消息,并且还需要经过核实之后,才在第二天早上放出了信鸽。但是探事司在宋蒙边界本就设有情报站,当他们接到北边的飞鸽传书时,丝毫不敢耽搁,立刻就通过军邮将密信发往了临安。
如此一来,其实这两封密信基本上是同时到达了临安。然而,这两封信所包含的信息却大不相同。李璮的密信主要表达了他的归顺之意,而高适的密信则比较简单,只是表明了李璮已经放行了郝经的使团。
不过当这两份消息被放在一起比较时,贾似道等这些老谋深算的军政大佬们,便立即察觉到了其中些许的端倪。
朱熠本是武状元出身,也曾经在皇城司担任过干办,对于情报的分析和解读有着丰富的经验。他赞赏的看了赵旋一眼,率先开口道:“赵龙图的这份情报的确非常重要,通过对比这两封信的日期,我们可以推断出,李璮是在写完这封信之后,第二日才放行了郝经的使团,这两件事情必有关联!”
皮龙荣紧接着说道:“根据皇城司的上一份情报,李璮开始是把郝经的使团给软禁起来了。现在他却突然同意让郝经南下,我认为李璮必然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以至于无法再继续阻止这件事情。”
饶虎臣闻言笑道:“李庭芝的战报大家应该都看过了,他最近在宋蒙边境表现的相当出色,打得李璮的军队狼狈不堪,不仅损失了大量的兵力,就连粮草也丢了大半,我看是那李璮已经吃不消了。”
戴庆炣听了两人的话,思考片刻后说道:“会不会还有其他因素呢?比如说是蒙古上层。李璮虽然是一方诸侯,但是名义上还要服从蒙古国的意见的。”
周忠因为并非枢密院的官员,所以他并没有参与讨论,而是静静地看完了李璮写给贾似道的信件后,随手就将信件递给了赵旋,并向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也看看这封信。
赵旋接过了李璮的信件后却是有些迟疑,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向贾似道看去。然而,贾似道此刻正低头沉思着什么,并没有察觉到赵旋问询的眼光。
就在赵旋犹豫不决的时候,贾似道旁边的朱熠突然微笑着向他点了点头。赵旋见状,心中稍安,这才低下头去,仔细地阅读起了李璮的来信。
片刻之后,贾似道抬起头来。他的目光灼灼的扫过众人,缓缓说道:“大家刚才所说的都有道理,但是他托李庭芝送来的这封密信,主题是表明归宋之意的,可在其中却提到了郝经使宋之事。虽然只是简单带过,但我总觉得没有那么简单。”
贾似道的声音并不大,但却如同重锤一般,敲在了每个人的心上。众人听完他的话,一时间都陷入了沉默,每个人都低头开始思索了起来。
片刻后,朱熠率先打破沉默,他开口说道:“贾丞相所言极是。我想了一下,李璮一面放郝经使宋,一面又向我们表达投诚之意,却是给我大宋出了一个难题,若我大宋接纳了他这位蒙古的叛将,那又该如何与郝经进行和谈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戴庆炣这才恍然大悟,他连忙说道:“看来那李璮是想让我们在他和蒙古之间做出选择啊,这李璮的心思之深,我们不得不防啊。”
皮龙荣略作思考后说道:“依我之见,蒙古国目前正处于内乱之中,就算我们接纳了李璮,忽必烈恐怕也无暇顾及,现在应该没有能力与我们大宋翻脸吧?”
然而,饶虎臣却对皮龙荣的观点却有些不以为然,他缓缓摇头道:“话虽如此,但如此一来,蒙古国的两兄弟无论是谁最终胜出,日后都必然会以此为借口,对我大宋发起攻击了。”
贾似道听着众人的讨论,心中也在暗自权衡。他想了片刻,却将目光投向周忠,开口问道:“周提点,你对此事又有何高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