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君熠听完之后,伸出右手的食指,在面前的案几上轻轻敲击了一下,发出清脆的声响。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让人难以捉摸的笑容,似乎对某人的先见之明颇为赞赏。
他的目光缓缓转向窗外,夜色如墨,深沉而凝重。透过窗户,他仿佛能看到去年那场可怕的灾荒,无数流民涌入京城,饥饿和绝望笼罩着这座城市。
“去年那场灾荒啊……”秦君熠的声音中流露出几分感慨,“若不是她提前储备了那么多粮食,咱们手里的存粮恐怕连三个月都撑不过去。当时京城的情况有多糟糕,你我都心知肚明。那么多流民涌进来,光靠府里和朝廷的粮仓,根本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饿死的人恐怕要比现在多上十倍不止啊!”
一旁的李书翰也不禁点头称是,他想起当时城门口那凄惨的景象,每日都有饿死的灾民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让人触目惊心。
“属下记得,那时城门口每天都有饿死的灾民,属下跟着殿下去赈灾,亲眼看着那些人饿得皮包骨头,手里揣着最后几个铜板,却连掺了麸皮的窝头都买不到。”李书翰的语气沉重,“后来还是陆大小姐及时出手,让人拉来了十几车粮食,分发给灾民熬粥,还搭了粥棚施粥,这才稳住了局面。””
“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竟然能有如此远见卓识和果敢魄力,实在是难能可贵啊!”秦君熠端起桌上的茶盏,轻吹了吹水面上的热气,然后缓缓抿了一口。那股热腾腾的茶香在他的口鼻间缭绕,模糊了他的眉眼,让他整个人都显得有些朦胧。
“可不是嘛!”青麦在一旁附和道,“寻常的大家闺秀们,这个时候都忙着描眉画鬓、对镜梳妆呢,哪有心思去琢磨什么存粮、开铺子、让更多人有饭吃的事情啊。”他的语气中带着些许感慨,似乎对这位姑娘的行为颇为赞赏。
秦君熠缓缓放下手中的茶盏,仿佛在沉思着什么重要的事情。他的目光落在远处,若有所思地说道:“如此心性,实非一般人所能比。相较之下,朝中那些只会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大臣们,简直是云泥之别啊。”他的话语中流露出对那些大臣们的深深不满和失望之情。
一旁的青麦闻言,深表赞同地点了点头,回应道:“大人所言极是。”他对秦君熠的观点表示完全认同,显然也对那些大臣们的行为有所耳闻。
秦君熠略作停顿,似乎在思考接下来该如何安排。片刻后,他转头对李书海吩咐道:“李先生,关于宋义成那边,你务必要安排得妥妥当当。”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书海赶忙拱手应道:“属下明白,大人放心。”他深知此事的重要性,自然不敢有丝毫怠慢,表示一定会全力以赴,不辜负秦君熠的期望。
秦君熠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他的目光又转向青麦,叮嘱道:“你派人去密切留意一下市面上的粮价情况,看看是否有异常波动。若有粮商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不必惊动官府,直接让宋义成那边出手,将价格打压下去。”他的语气坚定,显然对此事非常重视。
“是!”青麦郑重地应道,转身便快步向外走去,显然是准备立刻去执行秦君熠的命令。
“等等。”秦君熠叫住他,语气放缓了些,“也别太张扬,免得打草惊蛇。”
“属下省得。”青麦应了一声,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房里又恢复了安静,只剩下烛火偶尔爆出的噼啪声。
李书翰站在秦君熠身后,目光落在他宽阔的肩膀上,看着他凝视着窗外的夜景,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他的身影所笼罩。李书翰稍稍向前走了几步,放轻声音说道:“殿下,陆大小姐真的非常出色,您可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啊!”
秦君熠缓缓转过头来,他的面庞在烛火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英俊,那原本有些冷峻的神情此刻已恢复了平日里的沉稳和内敛,但仔细观察,仍能在他的眼底捕捉到一丝残留的暖意。
“嗯,她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秦君熠的声音低沉而温和,“她心思缜密,聪慧过人,而且心中怀有对百姓的关爱之情。在如今这个动荡不安的世道里,多一个像她这样的人,便能为天下苍生多带来一分安稳。”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然后伸手拿起案几上的一本账册,翻开其中一页,继续说道:“好了,先不谈这些。说说宋义成那边的铺子吧,启发邻国的生意进展如何?”
李书翰见状,连忙翻开另一本账册,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回答道:“托殿下的洪福,林三王子十分爽快,上个月刚刚与我们签下了一笔大订单。”他的语气中透露出难以掩饰的兴奋,“宋义成说,启发邻麒麟国的丝绸价格比咱们大秦要便宜三成,如果能够大量运回国内,至少可以赚取五成的利润呢!”
说到这里,李书翰的声音愈发轻快起来,“不仅如此,宋义成还在启邻国那边开设了一家瓷器铺,听说那里的瓷器备受当地贵族的追捧,生意异常火爆。”
“让他放手去做。”秦君熠语气平淡地说道,仿佛这并不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然而,他的话语中却透露出一种果断和自信。
“钱财固然重要,但人脉更要紧。和林三王子处好关系,日后必定会有大用。”秦君熠继续解释道,他的目光落在远方,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李书翰恭敬地点头,表示明白秦君熠的意思。他将手中的账册合上,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然后问道:“那属下这就去给宋义成传信吗?”
秦君熠挥了挥手,示意李书翰可以去了。李书翰转身离去,房间里只剩下秦君熠一个人。他的目光缓缓移向窗外,夜色已经越来越浓,远处传来打更人的梆子声,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一声接着一声,仿佛在敲打着人们的心房。
秦君熠静静地听着梆子声,思绪渐渐飘远。他想起了去年灾荒时的情景,那时候陆昭华一身素衣,站在粥棚前,亲自为灾民们盛粥。她的脸上沾着些许灰尘,手上也因为长时间劳作而磨出了茧子,但她的笑容却比任何人都要明亮。
当时,秦君熠还曾打趣过她,说她一个娇生惯养的大小姐,何必来吃这种苦头。然而,陆昭华只是微笑着回答他,说这是她应该做的。秦君熠不禁想起了她那时的笑容,那是一种充满善意和温暖的笑容,让他的心中泛起一丝涟漪。
她却并未如常人一般低头,而是勇敢地仰头直视着他,那眼眸之中的光芒,竟然比头顶的烈日还要炽烈。
“殿下,您可知道饿肚子的滋味是怎样的吗?”她的声音略微低沉,但却充满了力量,仿佛每一个字都是从心底深处挤出来的一般,“我小时候曾经跟随父亲一同前往乡下,在那里,我亲眼目睹了人们为了争夺半个窝头而大打出手,甚至还有孩子因为饥饿而活活饿死在路边。”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所以,对于我来说,每一粒粮食都无比珍贵。若是能够多储存一粒粮食,说不定日后就能多救活一个人。”
那一刻,他忽然觉得眼前的这个姑娘,内心所承载的东西,远比他表面上所看到的要多得多。
正在这时,秦君熠忽然开口喊道:“小乐子。”
小乐子闻言,连忙停下了正在研磨的手,快步走到秦君熠面前,躬身应道:“奴才在。”
秦君熠稍稍沉默了一下,然后说道:“我去趟陆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