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昭华莫负 > 第529章 秦王府书房夜话 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王府书房夜话

秦王府的书房弥漫着一股沉静的檀香气息,仿佛这股香气将府邸内的所有喧嚣都隔绝在了雕花门外。当暮色悄然漫过窗棂时,烛火如同一排排整齐的士兵,依次亮起,将整个书房映照得通亮。那柔和的烛光,晕染得紫檀木书案上的卷宗泛起一层温润的光芒,宛如被赋予了生命一般。

秦王秦君熠正静静地临窗而立,他身着一袭玄色常服,衣袂飘飘,下摆被穿堂风轻轻掀起一角,露出腰间玉佩上流转的暗纹,若隐若现,宛如夜空中的繁星。他的身姿挺拔如松,站在窗前,宛如一幅静谧的画卷。

秦君熠的目光望向院外,那里的夜色正逐渐加深,如墨染般的黑暗吞噬着一切。他的指尖无意识地叩着窗棂,发出清脆的声响,在这寂静的书房里回荡。那指节分明的手,在烛影的摇曳中,忽明忽暗,仿佛在诉说着他内心的某种思绪。

就在这时,一声轻柔的声音打破了书房里的宁静。“殿下,三更的茶备好了。”小乐子轻手轻脚地走进来,他的脚步轻盈得如同羽毛落地,生怕发出一丝声响,惊扰了这书房里凝滞的空气。

小乐子将一只精致的青瓷茶盏轻轻地放在案边的小几上,然后静静地站在一旁,低头垂手,等待着秦王的吩咐。他伺候秦王多年,对主子的性子了如指掌,深知秦王喜欢安静,所以他总是尽量保持低调,连说话的声音都压得极低,仿佛生怕自己的存在会破坏这书房里的静谧氛围。

他见秦王并未回头,便知趣地垂手立于一旁,不敢有丝毫的怠慢。目光落在案上,那方砚台吸引了他的注意。他缓缓伸出手,将砚台轻轻拿起,感受着它的重量和质感。然后,他小心翼翼地拿起墨条,开始细细研磨起来。

墨条在砚台里打着圈,发出沙沙的轻响,这声音在静室里显得格外清晰。随着墨条的转动,墨汁渐渐渗出,散发出淡淡的墨香。这墨香仿佛是这静室里唯一的活气,给这略显沉闷的氛围带来一丝生气。

秦君熠终于转过身来,他的目光如炬,扫视过案上堆积如山的账册。当他的目光落在最上面那本泛黄的册子上时,他的眉头微微一皱,似乎对这本册子有着特别的关注。

他迈步走到书案后,缓缓坐下,那修长的手指轻轻点了点最上面那本泛黄的册子,语气平淡地问道:“府里的存粮账册,你看过了?”

坐在下首的李书翰见状,连忙欠身,恭敬地回答道:“回殿下,属下已经仔细看过了。按照目前的耗损情况来看,府里的存粮最多还能支撑三个月。去年冬天赈济灾民用去了大半,开春后各地粮仓又陆续调走了一批,如今府中库房的存粮实在是吃紧啊。”

他说话时,声音虽然平稳,但眉宇间的忧色却难以掩饰。他接着说道:“今年入夏以来,南边雨水接连不断,而北边却滴雨未下。依属下之见,今年的秋收恐怕会出现问题啊。”

秦君熠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那茶水入口,初尝时只觉得清苦,细细品味,却又有一丝回甘。这味道,正如同他此刻的心境一般,虽有苦涩,但也蕴含着些许希望。

他缓缓放下茶盏,杯底与桌面相触,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这声响在安静的书房里显得格外清晰,仿佛也在提醒着他,时间紧迫,不能有丝毫耽搁。

“所以才要早作打算啊。”秦君熠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灾情未显时备粮,才是万全之策。等真闹起饥荒,到那时,就算我们手中握着金山银山,也未必能买到救命的粮食。”

坐在一旁的李书海抚着颌下的短须,微微颔首,表示赞同。他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殿下所言极是。只是如今市面上粮价还算平稳,若我们此时大张旗鼓地收购,恐怕会引起他人的注意。一旦被那些有心人察觉,他们说不定会趁机哄抬物价,这样一来,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加棘手。”

站在一旁的青麦听到这里,忍不住插话道:“李幕僚所言甚是。属下前几日在城外巡查时,就曾见到好几拨粮商聚在茶馆里窃窃私语,似乎是在商议着什么事情。依属下之见,咱们若是直接出面收购粮食,恐怕会成为他们眼中的肥羊,被狠狠地宰上一刀。”

秦君熠的指尖如同羽毛一般,轻柔地在账册上缓缓划过,仿佛那账册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他的目光如同鹰隼一般锐利,紧紧地落在“粮仓库存”那一页上,似乎要透过那薄薄的纸张,看到背后隐藏的真相。

当他看到那一页上的数字时,唇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冷峭的弧度,仿佛对这个数字并不满意。他轻声说道:“所以,才不能让王府的人出面。”这句话虽然轻描淡写,但其中蕴含的深意却让人不寒而栗。

秦君熠缓缓抬起头,目光如炬,直视着李书翰。他的眼底闪过一丝锐光,如同闪电划破夜空,让人不敢直视。李书翰心中一颤,感受到了秦君熠的威严和决断。

秦君熠的声音低沉而坚定:“让宋义成去办。”这简单的四个字,却如同一道命令,让人无法抗拒。

李书翰的眼中先是闪过一丝讶异,似乎对这个决定感到有些意外。但他随即像是明白了什么,嘴角露出一丝微笑,点头应道:“殿下是说,让宋义成出面?”

秦君熠微微颔首,表示肯定。他的声音依然平静,但其中的自信和决心却让人无法忽视:“嗯。宋义成这些年在各地经营,路子广,人手也齐。他在大秦各地都开了铺子,绸缎庄、茶叶行、甚至还有几家粮铺。由他出面收粮,谁也挑不出错处。”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手指在地图上启邻国的位置轻轻一点,接着说道:“而且,他经常前往启邻国与林三王子交往,做事向来非常谨慎。让他将收来的粮食分别存放在各地的仓库里,这样不仅不会引起他人的注意,而且在真正需要调用这些粮食时,调运也会非常方便。我们只需要暗中给他传递一个消息,其他的事情,他自然会处理得妥妥当当。”

李书翰听后,不禁拍手称赞道:“殿下这个主意真是太妙了!宋义成本来就是个精明能干的人,而且他还是我们的人,由他出面去办这件事情,再合适不过了。这样一来,我们既可以避开朝廷中那些眼线的监视,又能够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备足粮食,实在是一举两得啊!”

“嗯。”秦君熠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表示同意,但并没有过多的评价。正当他准备继续说些什么的时候,突然注意到一旁的青麦脸色有些异常,只见他的脸颊突然涨得通红,似乎有什么话想说却又不敢开口。

秦君熠见状,眉头微微一挑,看着青麦,缓声道:“有话就直说,不要这样吞吞吐吐的,像个姑娘家似的。”

青麦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鼓起勇气,梗着脖子说道:“殿下,属下突然想起一件事。”他的声音略微有些低沉,但却透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

秦君熠原本正漫不经心地翻阅着手中的书卷,听到青麦的话后,他的动作猛地一顿,目光如炬地看向青麦,似乎对他接下来要说的话充满了期待。

“哦?”秦君熠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好奇,他的身子也不自觉地微微前倾,“何事?”

青麦见状,连忙回话道:“前几日属下奉殿下之命前往城西办事,途中偶然撞见了陆大小姐的小舅舅正在粮铺里盘账。”

“陆大小姐的小舅舅?”秦君熠的眉头微微一皱,显然对这个人物并不陌生,“他在粮铺里盘账?这倒是有些奇怪。”

青麦连忙点头,继续说道:“属下当时也觉得很奇怪,所以就多留意了一下。后来听无影说,这是陆大小姐托她小舅舅去买粮食的。”

“陆大小姐要买粮食?”秦君熠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现在粮食并不紧张,她为何突然想起要存粮了?”

青麦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似乎对自己发现的这个消息颇为得意,“属下当时也和殿下一样纳闷,不过现在想来,陆大小姐此举恐怕是和殿下想到一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