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下山后,景怡从孤儿变成了王爷 > 第944章 升任降免,不得质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44章 升任降免,不得质疑

景无名大元帅亲自下令,命雄州知府、县令等官员竭力筹集款项。

他亲自踏勘选址,最终在王家村附近选定了一处开阔平整的坡地。

随后,他调派州府内技艺精湛的工匠,指挥众人挖掘坚实的地基,大兴土木,专为王家村受灾流离的百姓营建新房舍。

王家村上下,无论老幼,但凡能出力的,无不感念大元帅恩德,自发前来相助。

他们搬运砂石土木,烧水煮饭,工地之上人人忙碌。

一时之间,工地上旌旗迎风招展,人声鼎沸,干得热火朝天,气氛热烈非常。

雄州知府、知县、镇令等大小官吏,因有大元帅亲临坐镇监工,无一人胆敢偷懒懈怠,更无人敢在用料做工上偷工减料。

望着新屋逐渐拔地而起,王家村的百姓眼中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心中又有了奔头。

景无名并未停歇。

他亲自带人四处勘察,仔细辨别何处荒地土质肥沃,水源便利,适宜开垦耕种。

他圈定了大片良田,专为安置王家村村民、恢复生计做准备。

于是,在营建新居的同时,开荒垦地的工程也同步展开。

荒地平整后,官府及时分发了种子,为春耕播种打下了基础。

雄州知府章大人,其本性并非奸恶之徒,为人只是缺乏主见,属于那种不会主动揽事、更不会主动生事的官员。

如今有景无名大元帅在幕后主持大局,推着他前行,他反而能将各项事务执行得井井有条,走得相当稳妥。

在一次例行的军政会议上,景无名看着章知府近日呈报的文书,不禁感慨道:

“这个章知府,明明底子不坏,算得上是个好官胚子。为何本帅未到雄州时,他竟一事无成,毫无建树?难道真像那耕田的牛,不给他套上笼头,不拿鞭子抽打几下,他就只顾好吃懒做,不肯出力了么?”

“大元帅明鉴!”一旁的司马盾学士立即接口道,“确实如此,不少官员正是这般。上头若无人严厉督促鞭策,他们便如那懒马一般,虽有日行千里的脚力,却偏生赖在马厩里不肯动弹,白白荒废了光阴。”

李青德将军不由得哈哈大笑:

“哈哈哈!没错!末将营中,也常有这般懈怠的军汉,非得鞭策不可!”

景无名微微摇头,带着几分自嘲的笑意说道:

“当初与三哥南征北战,好不容易打下了岭南这片富庶之地,本王原以为可以卸下担子,逍遥自在了。此番前来,本意是四处走走,散散心,赏玩这岭南风光。

未曾想,竟又担起了这督建安民、整饬吏治的重任。看来本王此生,真是命中注定劳碌,没有享清闲的福分啰。”

“大元帅!”司马盾学士与李青德将军异口同声,语气恳切,“天下离不开大元帅!社稷苍生皆仰仗大元帅啊!”

“说起来,”景无名像是想起什么,半开玩笑地指指司马盾,“都是马骥大学士(指司马盾的老师)!总是他设计把本王抓来干活!本王啊,是屡屡掉进他老人家的圈套里了。”

司马盾听了,也忍不住开怀大笑:

“哈哈哈!大元帅此言差矣!马老师识人用人之道,向来精准。他深知章知府虽政绩平平,但为人本分,并非奸恶之辈,只是需要鞭策。

所以,才特意请您这位大元帅来,给他好好抽上几鞭子,让他这匹懒马跑起来!”

景无名听罢,想象那场景,也绷不住笑了起来。

一时间,三人相视,都忍不住抚掌大笑,气氛颇为融洽。

很快,在景无名的强力督办与官民合力之下,王家新村顺利完工。

流离失所的村民们欢天喜地地搬入了宽敞明亮、坚固舒适的新居。

村中那些在灾祸中失去双亲的孤儿,景无名也亲自过问,安排他们由村中尚有余力的家庭收养,或让几个孤儿自愿组合成新的家庭,相互扶持。

因为有“代天巡狩”的大元帅亲自督促,谁都不敢说半个“不”字。

待一切安置妥当,景无名下令,将雄州府衙及下属各县、镇所有相关官吏,全部召集到雄州府衙大堂。

众人肃立堂下,气氛凝重。

景无名端坐帅位,要当场宣布对此次王家村救灾及吏治问题的处罚决定。

堂下大部分官吏都屏息凝神,心中七上八下,忐忑不安,不知这雷霆之怒下,自己将面临的是福是祸。

景无名首先严厉训斥了各级官吏在灾前预防、灾后响应中的失职与怠惰,申明了朝廷法纪与为官之责。

训示完毕,他拿起案上早已拟好的文书,声音冷峻地逐一宣读处理结果:

“雄州知府章某,救灾不力,驭下不严,着即诫勉一次,罚俸一年,留职查看,以观后效!”

“雄州县令吴某,玩忽职守,罪责难逃,着即降职为镇令,仍于原县效力,以观后效!”

“原苏镇镇令苏某,办事勤勉,于救灾安置中颇有功绩,着即升任为雄州县令!”

此外,还有一些官员根据其功过,该降职的降职,该升职的升职,该申斥的申斥,一一处置分明。

宣读完所有决定,景无名缓缓放下文书,冰冷的目光如同实质般扫过堂下每一位官员的脸庞,沉声问道:

“本帅如此处置,尔等——可有不服?”

堂下顿时陷入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所有官员都深深低下头,不敢直视大元帅的目光,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只听得见衣料摩擦的细微声响和自己如鼓的心跳。

“启禀大元帅!”就在这片令人窒息的寂静中,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凝滞的空气。

众人皆惊!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对大元帅的裁决提出异议?

他们齐刷刷地循声望去,惊愕地发现,发声者竟是刚刚被升任为县令的原苏镇镇令——苏县令!

苏县令出列一步,躬身行礼,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大元帅!卑职……卑职感激大元帅提拔之恩。只是……只是卑职才疏学浅,资历浅薄,恐……恐能力有限,唯恐辜负朝廷与大元帅信任,干不好这县令一职啊!”

堂上气氛瞬间更加紧张。

未等景无名开口,侍立一旁的司马盾学士已向前一步,面沉如水,目光锐利如刀,直刺苏县令,声音威严而冰冷:

“苏县令!大元帅金口玉言,宣布的每一项任命,皆是经过深思熟虑,再三斟酌,洞察尔等才具品性后的决断!岂容你在此推诿质疑?”

他顿了顿,眼神更加锐利,语气更显严厉:

“这世间,本就没有天生就能做官的人!为官之道,首重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怕干不好?那就要拿出十倍百倍的力气去干好!

能力不足?那就更要殚精竭虑,尽一切努力去弥补,去做到最好!

身为朝廷命官,面对职责,唯有勇往直前,鞠躬尽瘁!岂能心存畏难,妄图推责?更不得对代天巡狩的大元帅之命妄加质疑!”

最后,司马盾猛地提高了声调,字字铿锵,响彻整个府衙大堂:

“尔等食君之禄,当思忠君之事!报答皇恩浩荡,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是!卑职……卑职明白了!”苏县令被这如雷霆般的训斥震住,额角渗汗,只得深深低下头,不敢再多言半句。

“报答皇恩浩荡,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堂下所有官吏,无论心中作何感想,此刻都齐声高呼,声浪在大堂内回荡,带着敬畏与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