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听闻大怒道:“郑侯这是看到楚国败了,然后才害怕我们晋国,不是真心真意和晋国结盟。
郑国竟然尊荆蛮为王,等我拜见周天子之后,定当亲率人马,讨伐郑国姬踕。”
赵衰上前劝谏道:“主公,自从我们出师以来,赶走了卫文公,制服了曹共公,击败楚军,军威已经大振,又何必为郑国劳累大军呢?
主公向来仁德,理应答应郑侯。如果郑侯一心归顺,愿意今后侍奉晋国,我们晋国可以饶了他,倘若敢再存二心,日后定然征讨他。”
晋文公思忖良久,他觉得如今践土会盟在即,还是先不要攻打郑国,误了大事,于是便答应了子人九,晋国愿意放过郑国,让郑文公立即前来衡雍会盟。
晋文公大军在衡雍安营扎寨。晋文公立即派狐毛、狐偃率本部兵马,到践土筑造离宫和会盟高台。
郑文公听到子人九汇报,晋文公愿意放过他,于是赶紧启程来到衡雍,奉送上粮食饲料,美酒肉食,犒劳晋国三军,然后面见晋文公谢罪道歉。
要不是晋文公为了自己践土会盟,暂时与郑文公握手言和,两人重又歃血订约,郑国又成为了第一个背叛楚国的诸侯国。
晋文公设宴招待郑文公,两人酒宴之上闲谈,晋文公感叹道:“子玉真乃猛将也,要不是楚国君臣失和,晋国难以取胜啊!”
郑文公道:“再勇猛已是过往啊!成得臣已经在连谷自杀身亡了。”二人无不叹息。
晋文公私下里对众将道:“楚国失去了子玉,剩下的人不足为虑,楚国短期之内,再也不能和晋国争锋了,我们晋国暂时可以高枕无忧了。
狐毛、狐偃命人一日之内在践土构筑王宫,并且依照雒邑王城明堂而建,虽然规模小点,但是富丽堂皇,不比雒邑的名堂差。
晋文公发出命令,让天下诸侯前来衡雍参见周天子,率先到场的就是宋成公,齐昭公,这都是晋国的旧好,加上新归顺的郑文公,已经先到。
然而大国鲁国的鲁僖公,曾与楚国盟约,并且联手攻打齐国,陈穆公、蔡庄公,许男这些都也曾和楚国会盟,在城濮联手攻打晋国。
这些楚国往日的盟友,面对晋文公的会盟请求,因为这时他们害怕被晋文公追究罪责,在晋文公打败楚国之后,就想着赶紧还换门庭,立即赶来赴会。
而像邾、莒,曹,莱,徐这类小国,自然不敢得罪晋文公,立即前来会盟。
只有许国许僖公头铁,就是不去会盟,一条道走到黑,不可能背弃楚国。
而秦穆公现在正在生闷气,虽然和晋文公联手击败楚国,但是他只得到以前战利品,晋文公并没有答应他继续攻打楚国。
因为秦国想要的是入主中原,既然上次谈好了晋国占据函谷关以东,秦国也做出让步,秦国出武关,占据楚国势力范围。
这次你晋文公大出风头,我秦国出兵两路帮助你,你倒好过河拆桥,尽显晋国人的自私自利,不帮我占据鄀国和申地要道。
现在你倒是风光了,邀请周天子给你站台,称霸天下,行行行,今后你玩你的我玩我的,于是边和百里奚,蹇叔,公子挚,公孙枝等人商议。
晋国人靠不住啊,自己现在后悔了,这晋国人你拥护谁都一样,换不如让晋怀公当晋侯呢!
最起码那个玩意儿无才无德,咱们也好与晋国征战,占领晋国土地,现在好了,原本想着拥立重耳继位,能够给秦国带来东出机会。
谁知道晋文公仍旧是和晋惠公,晋怀公一样,对秦国毫无好处,反倒是处处算计秦国。
于是秦穆公决定不去践土参加会盟,以表示自己对晋文公的不满,并且百里奚和蹇叔再次进言,晋国不管换谁,都对秦国不会有利,所以秦国还是暂时放弃东出的计划。
秦国继续等待晋国出现大的动荡再出手,现在还是把目光转向西北,那就是灭掉西戎诸部落。
秦穆公于是决定放弃东进,再次任命公孙枝,公子挚先行去西戎打探情况,秦国准备战略转移。
此时卫成公看到楚国战败,不敢在襄牛待着,于是立即逃亡陈国,晋文公虽然也派人告诉卫国,曹国前来会盟归顺,但还没有明确表示,赦免对他们的处罚,是否会治罪于他,于是卫成公不敢前去践土参加会盟。
卫成公于是对宁俞道:“晋文公邀约各国集会,没有明确治罪于我也没说放过我,只怕晋文公的火气没消,我去了他给我弄死咋办?”
宁俞想了想道:“君侯既然害怕不去践土,到时候晋文公就又给您加一条不尊王的罪状,到时候卫国一定会被灭了。
晋文公一定是下一届的霸主,只怕灭了卫国,让陈穆公把你交出去不是什么难事,陈国交出去多少人了,公子州吁,石厚,南宫万一,也不差你这一个,到时候你死定了。
卫成公吓的魂飞魄散,赶紧央求宁俞救救自己。
宁俞道:“我看不如这样,你不如让位给弟弟姬叔武,然后让元咺辅佐他,让叔武以卫国国君名义,请求到践土会盟。
咱们继续躲避。晋文公一看您既然不是卫国国了,也就没必要和您置气。
倘若使叔武与晋国结为盟友,您弟弟叔武当国君,拥有卫国,就如同您拥有卫国,好歹自己一母同胞之情,您最起码荣华富贵一生,好过身首异处。
再说了,您弟弟叔武为人敦厚老实,忠义孝悌,这件事过去后,您回了卫国,他念及礼法肯定不会继续当国君,到时候再帮您复位。
如此一来,这件事就算是圆满结束,家。何况叔武平素忠于亲友,哪能忍心代替您自立为王?他一定会考虑大王复位的办法。”
卫成公听闻沉默许久,心里自然不愿意让位给弟弟叔武,可是如今也没有好的办法,只得叹气同意宁俞的主意。
卫成公于是让孙炎带了自己诏令,前去楚丘告诉叔武和元晅,自己将国君之位让给弟弟叔武。元晅好好辅佐新君,前去践土会盟,取得晋文公原谅,保护卫国宗庙社稷。
孙炎领了旨意,于是急匆匆来到楚丘,找到姬叔武和元晅,传达卫成公旨意。
欢迎阅读下一章,狩猎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