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表示同意赵衰建议,晋国正式军队改制,实行三军制度,分别是中军,上军和下军,新增设了中军。
并且晋文公规定,今后的三军指挥元帅,将由中军将担任,从此以后,晋国中军主将成为三军统帅,是军队的最高指挥官。
在军事决策和指挥等方面拥有最高权力,所以中军将佐地位最高。
中军将佐将承担核心作战任务与战略指挥中枢角色,是全军的核心力量,在重大战役中发号施令,对战争负主要责任,发挥极其关键作用。
晋文公仍旧不敢轻易动原来的将领,告诉大家,今后三军以中,上,下位置顺序排列,每一军有将,佐两个职务,都是上卿职务,将为正,佐为副将,协助主将处理军务,职务调整从下到上的递增代替法。
也就是说,如果中军元帅离任,将由中军佐代替,而上军将自动替补中军佐职务,上军佐增补上军将,下军将升任上军佐,下军佐升任下军将。
至于空缺的下军佐,将由晋国各世族大家推举出才华横溢,并且对晋国有功的人选,公开展示才华,由三军将佐选举,国君批准,直接晋升下军佐,成为六卿。
这一套三军六卿的晋升制度,可以使得各士族大家的人,只要忠于国君,有能力,都可以晋升为六卿,但是最终的决定权在国君手里,使得晋国大权开始集中在六卿和国君手中 。
晋文公任命郤觳为第一任中军将,也就是三军元帅,而郤溱理所当然的成为中军佐。
这两位当年不惜背叛家族长郤芮,而誓死拥护晋文公继位的两位郤氏,投桃报李也得到了晋文公的重用,成为晋国第一任中军将佐,最高级别的六卿之首。
晋文公任命狐毛为上军将,狐偃为上军佐,而栾枝职务不变,仍旧是下军将,空缺出来的下军佐的人选,晋文公考虑再三不能决定。
因为后面不但有晋国卿士盯着,问题是自己人当中,赵衰,胥臣,先珍,狐射姑,魏犨和颠颉可都等着呢!
但是下军佐位置只有一个,给了一人,势必得罪一群人,特别是魏犨和颠颉,这两个人是个鲁莽武夫,没有什么心眼,直肠子。
魏犨和颠颉早就对晋文公不提拔他们二人颇有微词,这次晋国兵分三路讨伐卫国,曹国和楚国,魏犨和颠颉早就摩拳擦掌,想着自己治国理政没那个脑子,冲锋陷阵总该用得着我俩了吧!
晋文公心说,我也不愿意得罪人,干脆,把难题推给朝臣们,于是晋文公告诉大家,至于空缺出来的下军佐一职,自己实在无法决定由谁担任。
因为能够胜任这一职位的人实在太多,像赵衰,胥臣,先珍,魏犨,颠颉,狐射姑,栾盾,士缺,舟之侨等等。
所以为了公平起见,我看这下军佐就让大家推举吧!晋文公把难题推给了三军将佐。
栾枝立即表示,自己儿子栾盾尚且年幼,也没什么功劳,栾盾不合适做下军佐,栾枝个老狐狸才不愿意得罪人,我也不推荐,我先把我儿子捞出政治漩涡。
郤觳和郤溱兄弟二人也有自己小心思,他知道以后三军六卿将会轮换,郤觳没有子嗣,郤溱有个儿子,但是没在军中,今后郤氏很难在进入六卿。
自己家族一旦两个人去世,没有人进得去六卿,那就不能得罪未来的六卿,郤觳和郤溱商议之后,觉得让胥臣和先珍做下军佐合适。
他们二人都是正直之人,将来不会耍心眼使坏,于是郤觳道:“启禀主公,我觉得先珍适合做下军佐”。
因为赵大夫善于理政治国,又有辅佐国君和太子职责,此次出征,国内不可无人,赵衰才思敏捷,坐镇都城辅佐太子最好,所以不适合出征。
而胥臣担任司空一职,和士缺都是主管司法刑律,也走不开,微臣推举先珍为下军佐。
因为先珍此前带兵和秦穆公讨伐鄀国,有勇有谋,并且这次兵分三路讨伐楚国,曹国和卫国,也是他提出的方案。
微臣觉得这次大战不能少了先珍,我说句心里话,我愿意让出中军将位置,让先珍来坐镇指挥。
因为虽然我是晋国老将,可是说句实话,我参加了很多战事,胜少败多,如今主公不弃,让我任职中军元帅,实在是尸位素餐,不能胜任,请主公任命先珍为中军将主帅,我甘愿任职下军佐,辅佐主公征战沙场。
郤觳此言一出,朝堂群臣无不震惊,就连晋文公也是很意外,郤觳能够有如此胸襟,真乃国之柱石。
先珍立即出来推辞道:“老将军此言差矣,你败多胜少不假,但是都是败给了国君啊!
这是大义之举,先珍只是在国君的教导下,略有小才,不足挂齿,实在不敢觊觎上军将之位”。
晋文公听后微微颔首,缓声道:“老将军所言句句发自肺腑,先轸确实颇具军事才能,但老将军您高风亮节,主动让贤,此等圣人之风令吾敬佩不已!我又怎能夺您之中军元帅之位呢?”
就这样,郤觳依旧稳居中军将、三军元帅之位,而先轸则担任下军佐一职,辅助郤觳处理军务,并与郤溱一同精心谋划详尽的作战方略。
待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他们迅速开始集结动员起晋国卿士,准备兵分三路,出击中原,以展晋国之雄风,立不世之功业。
然而,有三个人心中颇为不满,那就是舟之侨,魏犨和颠颉,三人顿感心灰意冷,满脸尽是落寞之色。
晋文公目光如炬,一眼便洞察到众人脸上那难以掩饰的失落神情。
他稍作思索,旋即朗声道:“诸位莫要因此事而灰心丧气,此次虽未能入选,但寡人绝不会亏待尔等。
凡落选者,寡人皆会予以重任,赐予各位上阵杀敌、建功立业之机。只要诸君奋勇拼搏,下次位列六卿之列必将非汝莫属!”
言罢,晋文公果断下令,一反常态的直接任命了六位御戎。其中,狐射姑、栾盾以及舟之侨被委以车正卿之职;魏犨、颠颉还有胥臣,则荣膺车右卿之衔。
待到出征之时,他们将会轮流上阵,护佑晋文公左右。若能立下战功,来日必定重重有赏。
一时间,众将士士气大振,纷纷摩拳擦掌,只待一声令下,便可奔赴沙场,浴血奋战。
就在晋文公踌躇满志地完成了三军的设立,并精心制定出详尽而周全的作战计划之后,他正满心欢喜地准备正式集结军队和筹备充足的粮草之际,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从齐国传来——齐国竟然再度陷入了内乱之中!
这一消息仿佛一阵狂风骤雨,瞬间打乱了晋文公原本有条不紊的部署,让整个局势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欢迎阅读下一章,齐昭公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