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们都是九零后 > 第142章 换届风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二十天前那场秋雨浸润的招新夜仿佛还在眼前,外国语学院院学生会的办公室里,九月翻看着新成员们提交的工作周报,油墨未干的字迹间透着青涩与朝气。彼时面试时紧张到攥皱报名表的双马尾学妹林小满,如今已能条理清晰地记录部门例会;那个能用三国语言朗诵诗歌的男生陈铭,正戴着蓝牙耳机与留学生社团联络,牵头策划的跨文化交流活动方案已经修改到第七版。

这些新鲜血液的融入,让办公室里的打印机轰鸣声都带上了跃动的节奏,也让即将毕业的大四成员们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窗台的绿萝在暖黄色台灯下舒展着新抽的嫩芽,叶片上还沾着不知谁洒下的咖啡渍,仿佛也在为这场蓬勃的更新欢欣鼓舞。

走廊尽头的公告栏悄然更换了内容,换届选举的通知用烫金字体写在深蓝色卡纸上,宛如平静湖面泛起的第一道涟漪。距离十月二十八日的换届大会还有两周时,关于候选名单的议论便如藤蔓般在学生会内部蔓延生长。

放学后的午餐时间,食堂的卡座区便成了消息集散地。餐盘里的意面渐渐凝结成块,几个干事压低声音讨论着:\"听说这次换届早就内定好了,咱们就是去走个过场。\"

\"秘书部的周莉居然要当主席?上次部门联办活动,她连设备调试的突发状况都处理得磕磕绊绊......\"角落里,外联部的几个老干事用刀叉狠狠切着牛排,金属碰撞瓷碗的刺耳声响,仿佛也在宣泄着某种不满。

九月夹着餐盘路过时,特意放慢脚步。作为纪检部成员,她比谁都清楚这些传言背后的暗流。周莉是师范教育专业的大三学姐,此刻那个总是扎着低马尾、说话轻声细语的女生,或许正坐在办公室里,用裁纸刀仔细修整着竞选海报的边角。

九月记得去年晚会筹备时,赞助商在活动前三天突然撤资,周莉连夜联系三家校外机构,手机通话记录密密麻麻列满两页。最终,周莉用汉英日三语方案打动了国际教育机构的负责人,甚至争取到双倍物资赞助。但这些深夜的焦灼与坚持,外人却鲜少知晓。

\"九月学姐,你觉得周莉学姐真的能行吗?\"宣传部的干事小吴抱着相机拦住她。九月低头抿了口水,玻璃杯中冰块碰撞的清脆声响里,她想起周莉总在策划案上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标注每个细节:红色代表紧急事项,蓝色是预算节点,绿色则标记着需要跨部门沟通的部分。

\"换届不是选英雄,\"她斟酌着措辞,目光扫过食堂墙上悬挂的往届主席合影,那些意气风发的面孔下,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付出,\"而是看谁能把零散的齿轮组装成精密的机器。就像我们纪检部核查考勤,靠的不是铁面无私,而是让规则成为所有人都信服的齿轮。”

随着选举日临近,办公室的氛围愈发微妙。外联部的部长李然在例会上突然将铅笔重重敲在会议桌上,震得水杯里的茶叶上下翻滚:\"秘书部的预算分配完全不合理!为什么文艺部的经费比我们多两倍?\"

文艺部部长王悦冷笑一声,指甲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滑动:\"那是因为我们要办国际戏剧节,设备租赁就是这个价。\"

周莉安静地坐在角落,笔记本上飞快记录着争议点,偶尔轻声解释两句,却被此起彼伏的争论声淹没。

走廊里,音响里的音乐声在走廊里反复回荡,吵得隔壁办公室的同学频频皱眉。九月在巡查时发现,就连平日里活泼开朗的新干事们,也开始在不同阵营间小心翼翼地选择站位。

某天傍晚,她看见几个新干事在楼梯间压低声音交谈,看见她走近便立刻作鸟兽散,只留下半块咬过的司康饼掉在台阶上。饼干碎屑混着灰尘,像极了此刻微妙的局势。

十月二十八日清晨,乌云压得很低,仿佛也在酝酿着这场换届的戏剧性。多功能厅的LEd屏循环播放着学生会历年活动的精彩瞬间。照片墙前,几个大四成员轻轻抚摸着自己曾经意气风发的影像,眼角泛起微光。即将卸任的主席陈默悄悄擦拭了下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既有不舍,又充满期待。

院长和辅导员在前排就座时,九月注意到辅导员特意将周莉的竞选演讲稿又拿出来反复翻看,稿纸上密密麻麻的批注,红笔与蓝笔的字迹交织成网。演讲稿边角还贴着便签,写着\"语气可更坚定些加入数据支撑\"等建议。周莉坐在后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文件夹边缘,留下浅浅的褶皱。

十二名候选人依次上台时,会场安静得能听见笔尖划过选票的沙沙声。学习部部长张明远第一个登台,深蓝色西装衬得他身姿挺拔,他挥舞着手臂,声音铿锵有力:\"各位同学,我承诺将早读打卡率提升到95%!我们会推出'学霸伴读'计划,让成绩优异的学长学姐带领大家晨读,还会建立线上学习资源库,把四六级真题、考研资料免费共享!\"台下响起热烈掌声,不少同学低头在选票上认真做着标记。

当周莉抱着文件夹走向讲台时,后排传来零星的议论声,有人用圆珠笔敲着桌面,发出不耐烦的\"哒哒\"声。她深吸一口气,身后的ppt切换成手绘的学生会架构图,线条虽不流畅,却清晰地标出每个部门的联动节点:\"很多人觉得我不够强势,但管理不是挥舞旗帜,而是搭建桥梁。\"她开始讲述自己构思的\"双向培养计划\",让新干事参与高层决策讨论,同时要求部长们定期进行技能培训。说到激动处,她摘下眼镜擦拭镜片,露出有些泛红的眼眶:\"我知道自己不够完美,但我愿意用十倍的努力,让学生会成为每个人成长的阶梯。\"

外研部候选人李诗雨踩着高跟鞋走上讲台,身后大屏幕立刻播放起精心剪辑的视频。镜头里,往届校园歌手大赛的绚烂舞台、元旦晚会的歌舞表演,还有迎新晚会的小品相声,学院礼堂座无虚席的画面和演员们投入的表演,引得台下响起阵阵惊叹。

“这次我们策划的校园文化嘉年华,将联动十个学院的社团共同参与!”她优雅地撩起长发,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除了精彩纷呈的节目展演,我们还特别设置了互动体验区,邀请各领域达人现场教学,让更多同学能亲身感受校园文化魅力。”说着,她轻点遥控器,大屏幕上弹出详细的活动策划案,“文艺部会全力协调各方资源,相信这次活动能为大家带来一场难忘的校园盛会!”

赵昊抱着一叠文件快步走上讲台,额角还沾着细密的汗珠。他将合作意向书轻轻铺展在讲台上,指着夹在其中的几张单薄合同说道:\"最近半个月,我跑了五家小微企业,他们愿意提供活动物资和部分赞助。\"他抬手抹了把汗,声音却愈发坚定,\"或许这些资源不算丰厚,但只要我们精打细算,学生会活动经费至少能增加不少!未来我还计划组织'校园创业沙龙',邀请这些企业创始人分享实战经验,让同学们离职场更近一步。\"台下响起零星的掌声,几个认真记录的同学抬起头,目光中多了几分思索。

生活部候选人王磊扛着扫帚大步上台,台下顿时爆发出一阵笑声。他却神情严肃:“别笑!我打算发起‘最美寝室’评选,还会在食堂设意见箱,每周收集大家对饭菜的建议,让校园生活更舒适!”

话音刚落,体育部的陈阳走上台,自信地秀了秀肌肉:“下个学期的运动会,我会增设趣味项目,保证人人都能参与!此外,我们还计划足织夜跑活动,让大家在锻炼中收获健康和快乐!”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

学习部候选人苏文清抱着一摞学术期刊走上台,镜片后的目光透着严谨:\"我计划每月举办跨学科沙龙,邀请校内外教授进行主题讲座。同时建立学术论文互助小组,从选题到答辩全程为同学们提供支持。\"

纪检部候选人周正神情严肃,翻开手中的笔记本:\"纪律是团队的基石。我会优化考勤系统,引入面部识别打卡;在活动监管中推行'双随机'检查制度,确保每一笔经费都公开透明。规矩越明晰,我们才能走得越稳。\"

秘书部的候选人刘晋,他抱着文件夹的手指微微发白,深吸一口气后开口:\"或许大家觉得秘书处的工作琐碎,但会议记录、物资调配、部门协调,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学生会的运转效率。我提议建立电子台账系统,实现文件云端共享;每月发布《学生会工作简报》,让每位成员都能看见我们共同的成长足迹。\"他展示的系统原型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待办事项、责任人与时间节点,连台下的评委都忍不住点头。

随着最后一位候选人发言结束,会场陷入短暂的寂静。窗外的雨滴敲打玻璃,仿佛也在为这场充满希望与热忱的角逐伴奏。每个候选人都带着不同的理想与方案,而这些交织的蓝图,终将汇聚成学生会未来的崭新篇章。

投票环节的计票过程漫长而煎熬。唱票员的声音在寂静的大厅里格外清晰,每念出一个名字,都能看到台下有人握紧拳头,有人悄悄松一口气。外联部的老部长李然死死盯着计票板,指关节捏得发白;文艺部的干事们围坐在一起,低声计算着票数差距。当主持人宣布\"周莉以90%得票率当选学生会主席\"时,窗外恰好响起第一声惊雷,豆大的雨点砸在玻璃上,与现场此起彼伏的掌声交织成奇特的乐章。

周莉站在领奖台上,接过象征责任的徽章时,手指微微颤抖,泪水终于夺眶而出,滴落在深蓝色的制服衣襟上。她望向台下,看见九月用力鼓掌,眼睛里闪烁着欣慰的光芒。散场时,九月被新干事们团团围住。\"学姐,原来真的不是内定啊!周莉学姐最后说的文化墙计划,我们可以帮忙设计吗?\"

人群渐渐散去后,九月看见周莉独自站在窗边,雨水顺着玻璃蜿蜒而下,在她身后勾勒出朦胧的光影。她正在用手机记录着什么,大概是要把此刻的心情,写进那个从不示人的工作日记里。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百叶窗在地面投下细长的银条,与办公桌上散落的选票、徽章盒里崭新的别针交相辉映。

九月翻开新的值班表,看着周莉用红笔标注的\"明早七点半部门负责人会议\",字迹虽工整,却能看出落笔时的用力。忽然想起老主席临走前说的话:\"学生会就像条流动的河,有人离开时掀起浪花,有人到来时注入清泉,但永远不变的,是奔涌向前的力量。\"那时她似懂非懂,此刻抚摸着档案柜里泛黄的活动策划书,终于明白传承从来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在质疑与信任的碰撞中,让理想主义的星火永远燃烧。

锁门时,走廊尽头的招新海报还在,照片里新干事们灿烂的笑容与此刻档案柜里整齐排列的换届材料遥相呼应。这场持续二十天的交接,不仅是职位的更替,更是信任与责任的传递。

九月知道,当晨光再次照亮校园,那些曾经的质疑与议论都将化作养分,滋养着这个年轻的集体。就像窗外那棵老梧桐树,每年秋天都会抖落枯叶,却在春天长出更茂盛的新枝,在未来的日子里绽放出意想不到的光彩。而她自己,也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领悟,继续在学生会的长河里,做一个坚定的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