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山水不造作 > 第494章 硬 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抖音\/快手实时热点墙:一个以《守窑人》中老窑工布满老茧的手特写镜头制作的15秒卡点短视频,点赞和转发数正呈几何级数暴增。

评论滚动快得看不清,只能捕捉到“泪目”、“匠人”、“想学”等高频词。

小红书图文监测流:几张高清的柴烧陶器成品图,配上“古法龙窑”、“千年窑火不熄”等标签的笔记,收藏和点赞数如同坐上了火箭。评论区迅速被“求地址”、“怎么体验”、“非遗传承”的询问淹没。

b站弹幕池采样:虽然量级稍缓,但代表“硬核”、“感动”、“知识”等正向情绪的关键词密度显着提升,一些技术流Up主已经开始标记片中烧窑技法的关键帧。

起初,代表七城传统平台播放量的七条曲线依旧低迷,如同蛰伏的潜龙。

会议室里只剩下粗重的呼吸声和服务器低沉的嗡鸣。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紧张感几乎凝固成实体。

突然!

青州台的曲线猛地向上蹿升!紧接着,临江台的曲线也如同苏醒的巨蟒,昂起了头!

这像是一个信号,北山、桐庐、平洲……一个接一个,七条彩色曲线在短短几分钟内,挣脱了“低关注度”的泥沼,以令人瞠目结舌的斜率向上狂飙!

几乎同时,右侧的新媒体瀑布流彻底爆炸:

微博窗口,“#寻找最后的守窑人”带着一个鲜红的“爆”字,悍然冲上热搜前三!

抖音\/快手窗口,那条卡点视频的点赞数突破百万,衍生出的“窑火手作挑战”话题开始冒头。

小红书窗口,相关笔记爆发式增长,带有“非遗体验”、“手作陶瓷”标签的帖子瞬间涌出上百篇,官方助农购买链接被疯狂点击!

b站窗口,弹幕池彻底沸腾,满屏的“致敬”、“看哭了”、“这才是真正的国潮”。

七条彩色曲线与右侧翻滚的各色数据洪流在屏幕上交织、碰撞、共振,最终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数字海啸,冲垮了所有预设的模型和冰冷的标签!

那部尘封二十年、被“盘古”判定为“低生产效率”、“濒危”、“低关注度”的《守窑人》,此刻在传统七城平台与主流新媒体的双重加持下,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灼热的光芒!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被彻底粉碎。技术团队的年轻人们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互相击掌拥抱。

而林国栋和那几个老编导,如同被施了石化咒语。他们死死盯着屏幕上那疯狂跃动的曲线、那爆炸的话题热度、那滚烫的观众留言

“窑火里有我爷爷的影子”、“求陶器购买链接”、“哪里能学这手艺?”

林国栋手里那支被揉得皱巴巴的烟,不知何时又被他下意识地举到了嘴边。

他茫然地去摸口袋里的打火机,手指却在半空中停住。他的目光没有离开屏幕,那上面奔腾的数据洪流和滚烫的情感共鸣,像一股灼热的浪潮,将他固守的堤坝冲得摇摇欲坠。

他看到了自己《城南旧事》那些刺眼的标签,更看到了《守窑人》那“濒危”的标签如何在传统与新媒体的共振中,被亿万观众的热情瞬间熔化和重塑。

他嘴唇翕动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喉咙却像被什么堵住。最终,他只是深深地、重重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充满数据硝烟和新生希望的空气都吸进肺里。

那支皱巴巴的烟,被他缓缓地、异常用力地在指间掐灭了,细碎的烟丝无声地飘落在光洁如镜的地板上。他身旁,另一位老编导默默地把刚掏出来的烟盒,又塞回了裤兜。

没有人说话。只有屏幕上代表不同平台的数据流还在疯狂奔涌、碰撞、融合,将会议室映照得光怪陆离,也映照着几张沉默而震撼的脸庞——那上面有惊愕的余波,有认知被颠覆的茫然,有坚守被冲击的痛楚,但更深处,一种前所未有的、关于内容价值与传播可能性的微光,正在悄然点燃。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连林国栋捻烟的手指都停住了。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到小陈身上,继而齐刷刷转向会议室前方那块最大的主屏幕。

廖敦敏的肩膀终于放松了一丝。他没有去看那些沉默的老编导,目光投向主控台上一只不起眼的旧陶杯。

那是“盘古”系统上线时,一位参与过《守窑人》资料修复的老技术员送给她的,杯身粗粝质朴,正是龙窑柴烧的典型风格。

此刻,杯壁在服务器幽幽的蓝光下,仿佛有微弱的暖意流转。

他伸出手指,轻轻划过光滑的触摸屏,调出内部通讯界面,接通了顾长林办公室:“台长,七市联动测试通道压力峰值已过,数据回流稳定。《守窑人》……成了。”

顾长林低沉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知道了。数据我看到了……很好。”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背景里似乎有纸张翻动的细微声响,“老林他们……还在会议室?”

“在。” 廖敦敏的目光扫过角落里那几个沉默的背影。

“嗯。” 顾长林又沉默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词句,“告诉他们,今晚……我请客。老地方,‘春和居’,吃鱼。”

……

办公室厚重的木门在身后轻轻合拢,隔绝了外面的喧嚣。

顾长林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七城联动的成功、新媒体平台的爆炸式增长、市委主动抛来的橄榄枝……每一个消息都像重锤敲在裴语迟心上。

他从沙发上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

城市的夜景铺展开来,霓虹灯光与远处数据中心的幽蓝光芒交织成一幅奇异的画卷。

他双手插进裤兜,看着这座正在剧变的城市。

“小裴,成了!”顾长林的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你的计划,全都实现了!‘盘古’系统那点小问题算什么?这次《守窑人》的成功已经证明了一切!市委的“海鸥计划“就是最好的认可!”

裴语迟没有回头,嘴角勾起一抹复杂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