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玉坐在那里听着母子两个人的说话。
当听到杨海涛说有办法时,他肯定是想把果园处理掉。
他抬起头瞪着眼睛说。
“海涛,不管你有什么办法,没有我的认可同意,谁也不能打果园的主意。”
杨海涛看到爸爸那生气的样子,他立即说道。
“爸,你不要着急,更不要生气。我说的意思可能你没有完全理解。”
“我有什么好理解的,你不就是想处理我的果园吗?”
“爸,我的意思是你不经营了,我有办法。你再继续经营,我有办法让你不但更省劲,而且经营的更好,销售还不用你发愁,这下你理解了吧。”
杨红玉听了海涛半天的唠叨,坐在那里也不吭气。
春花接过了话题。
“红玉,海涛跟你说了半天,你明白没明白也要说句话呀。海涛刚才不是说了吗,只要你高兴,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看看咱们这个果园,你每天在里面看看书,散散步,再看看那红彤彤的苹果,心情肯定会高兴。你不想回家吃饭的时候,我做好饭,炒上两个你喜欢吃的菜,烫上一壶老酒。在做上两个下酒菜,我就给你送过去,看你的小日子多么滋润啊!”
海涛听了之后,立即说道:“妈妈,这可是你说的。爸,我给你作证。”
“海涛,你不用作证,难道我还不知道关心好照顾好你爸爸的身体,他不但是我的精神支柱,更是咱们全家的顶梁柱,你就放心吧。”
海涛看红玉说道:“爸爸,你听到了吗?”
杨红玉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从他的眼神里流露出对春花的话已经认可了。
看到眼前的爸爸和妈妈那沧桑的面孔,满脸的皱纹和满头的白发,这两个人在生活中不但有争吵有交流,交流中的幽默也是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这就是他们的生活。
但是,他们更有那种生活上的关心照顾不离不弃,更是我们年轻人值得传承的一种品质。
也正是这么一对身体瘦弱的老人,在生活相当困难的年代,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撑起了这个家,把四个孩子抚养长大。
海涛外表的坚强,内心却是柔弱的,想到这些他的眼睛湿润了。
春花看到海涛的表情,心里也有一种难言之处,但是他并没有问为什么,而是转移了话题。
“海涛,今天上午,你和红胜去乡政府的情况怎么样了?”
“妈妈,红胜叔叔是什么文化程度呀?”
“海涛,你怎么又问红胜是什么文化程度呀?”
海涛把红胜在乡政府和曹书记的对话,以及曹书记对他的批评叙述了一遍。
“妈,红胜叔叔他说的是高中毕业就去当兵了,通过他和曹书记的说话,我感觉他好像没有上过高中,初中毕业没毕业都值得我怀疑。”
“海涛,你问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有什么用?对你也没有关系。”
“妈,我当时看到红胜叔叔面对曹书记提出的问题,不知道如何回答,我感到很尴尬。”
春花又说道:“因为咱们两家距离比较远,也没有过多的接触。从我的印象当中,红胜好像没有上过几年学。”
“哦,我知道了,难怪他说自己没有水平,在部队几年没有什么发展前途就退伍了。”
“红胜这个人可是很能干的,也不怕苦,眼皮活会办事。”
“妈,在部队光靠你说的这些可不行,现在的部队可不是‘深挖洞,广积粮”那个年代了。那时候,当兵只要有把力气能干活儿就行。现在都是高科技的年代,没有文化是不能适应部队现代战争需要的。”
“海涛,你说的那些我也不懂。我们就知道人家当了兵入了党退伍回来就当村干部了。”
海涛听妈妈这么说,基本上明白了杨红胜的基本情况。
他心里想,红胜叔叔即使有了几年的当兵经历,但是他没有文化,缺少的是那种宽阔的思维,凭自己的一股猛劲和虎劲也是不能带领全村脱贫致富的。
春花又问道:“海涛,你的想法乡长是怎么答复的?”
“曹书记说近两天开会研究,然后告诉红胜叔叔。”
“那你就等着红胜的消息吧。”
母子两个人刚刚说完话,门外突然传来说话声音。
“杨叔叔在家吗?”
春花急忙站起身向院外走去。
“是文杰呀!”
杨文杰从来没有来过,今天他有什么事啊?
春花还没有来得及问,杨文杰便问道。
“婶子,海涛在家吗?”
“海涛在家了,他从乡政府刚回来。”
“婶子,那天我在村东见到了海涛,当时我们两个也没有好好说话,我们两个从小一起长大,心里真愿意和他聊天说话。”
原来文杰是来找海涛玩的。
“文杰快进屋吧。”
杨海涛并不知道是杨文杰。
杨文杰一进屋,杨海涛抬头一看是文杰,“啊,文杰是你呀,快坐下。”
“海涛,我听说你刚从乡政府回来。”
“是的,上午和杨叔叔去了一趟乡政府。”
杨红玉一看两个孩子聊天说话,自己也插不上话,站起身说道。
“文杰,你们小哥儿两个好好聊吧。”说完便向屋外走去。杨文杰的到来打断了春花和海涛的聊天,海涛的意思春花也没有听明白。
文杰说:“海涛,你这次回来,村里人都说你准备干件大好事,正等着乡政府的批准呢。”
杨海涛一听,这消息可真快啊。
我刚回到家,屁股还没有坐热,这个消息就传出来了,肯定是杨红胜叔叔说的。
海涛看着当年的发小那好奇的神态,他心里并不知道乡政府能不能同意他的想法,还是做出了不肯定的回答。
“文杰,你说我外出打工刚一年,我能做什么大事呀?那只不过是我有朝一日的想法。”
杨文杰看着海涛的表情。
“海涛,你还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咱们村的杨红胜书记都说了,就等着乡政府的批准了。海涛,上级批准不批准,那可是两码事,首先证明你有这个实力。”
杨海涛看到文杰这么好奇,又是这么关注,他把自己的想法毫无保留的说了出来。
“文杰,你回想一下,咱们上小学的时候,外面刮大风,教室里刮小风。冬天我们坐在教室里冻得直跺脚,哪有心思听老师讲课。下课后几十名学生围在一个小院里是那么的无聊。我感觉是学校的环境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如果上级批准,我是想改造一下教学环境。”
杨文杰也曾经是一个怀揣梦想的高中生,只因为是高考落榜,从此就失去了那份信心。
下学后,他每天在地里劳作,厌烦了这种生活方式。
“海涛,我在上高中三年级的时候,就产生了逆反心理。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总是愿意逃出教室去享受外面世界的精彩,现在的愿望实现了,可是又觉得这种自由实在是对自己的磨杀。我就是上了大学,还能有什么发展?每当想起这些烦心事,我就迷茫。”
杨海涛看着文杰神情异常满脸无奈的样子。
“文杰,你知道我想改造学校环境的目的吗,就是想让后来的学生能够安心坐在教室里好好学习。我建议你还是在复读一年,争取考上理想大学。你不要说上了大学没有发展,你不上大学,那是一点发展的机会都没有。这就是我的亲身体会。”
杨文杰听海涛这么说,心里对海涛连高中都没有毕业,照样把事业做的风生水起,他没有好意思说出口。
“海涛,你是怎么把事业做的如此成功的?”
“文杰,我这不能称得上是成功。如果我有文化肯定会做的更好。”
海涛的一句话,对杨文杰的触动很大,似乎击中了他的要害。
“海涛,我会按照你说的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