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夫人微微颔首。
“既然这样,那往后,就不去寺庙了,在府上,单独辟一处屋子做佛堂就是了,正好啊,也不用往外跑了。”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
但是自家女婿和夫君都这么说,那就这么办吧。
女婿跟陛下走的近,或许,这里头有什么事也说不准。
李绩笑着点头。
“就是,在家里,总比出去要方便许多,如果夫人喜欢礼佛,我让人出去买一些佛经回来,咱们在自家研读也足够。”
能在长安城立足的勋贵,即便是平庸之辈,也是要听话听音的。
自家女婿好不容易回长安一趟,来老丈人家,特意开口提这件事了。
那这件事,就不会那么简单。
只是人家不好明说罢了。
听人劝,吃饱饭。
“长安城虽然繁华,但是从以往小婿经历的事情来看,繁华归繁华,私底下见不得人的事情也多,没办法,人多了就这样。”李复笑道。
“谁说不是呢。”英国公夫人笑了笑:“怀仁这次回长安,可遇到什么稀奇事了?”
李复摇了摇头。
“才回来一天,也没在外面转悠,不过一直住在庄子上,在庄子上,倒是听说了不少事情。”
“听说外头最近又增加了不少所谓的佛田,连离着泾阳县不远的地方都有呢。”李复笑道:“也就是泾阳县是我的封地,加上,我那庄子杵在那边呢,不然,那佛田,恐怕都要延伸到泾阳县去了。”
听到李复这般打趣,英国公夫人依旧面带笑容,但是英国公李绩的脸色却严肃了下来。
佛田,越来越多的佛田。
泾阳县周边。
连对麻烦事漠不关心的自家女婿都提起了这件事.......
这说明什么?这事儿,已经入了陛下的眼了。
目光再次落到桌子上的那一尊玉佛像上。
“没让夫人回长安,也是因为夫人在庄子上,在宅子里看顾着孩子,她也想念二老,没能来,也是很遗憾,若是哪天,父亲和母亲得空,可以去庄子上小住几日。”
“夫人管着家中,也是辛苦,最近还在和管家老赵,一块盘算着府上的田产呢。”
李复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水。
自己的提醒,够明显了吧?
如果英国公府爱好礼佛,去寺庙中供奉,那就赶紧撇清关系,别去寺庙了。
如果家中的庄子田产有什么问题,就赶紧处理一下。
尤其是,不要跟寺庙扯上关系。
虽然是英国公府的女婿,但是毕竟也算半个外人,英国公府的家产什么的,他不方便多问。
只能指望着,老丈人两口子听明白,没事最好,有事,赶紧撇清楚了。
别等着被李二凤抓到什么尾巴,到时候惹得一身骚。
“掌管家中中馈,家里日子要过的井井有条,主母就没有闲散的时候,都是这么过来的。”英国公夫人笑着回应道。
李绩也笑了笑。
“这样,过几日,夫人你就去一趟庄子上,见见咱闺女和外孙,正好,咱们先前不是还给狸奴准备了不少东西嘛,一并带过去。”李绩说道。
“哎哟,那感情好。”英国公夫人眉开眼笑。
中午,李复留在了英国公府用饭,翁婿两人也喝了几杯。
下午李复就回到了自己的府中。
而英国公府中,李绩和自家夫人,坐在了书房里。
自家女婿送的那一尊玉佛,摆在了书房的桌案上,李绩看着这尊玉佛,眉宇间带着几分淡淡的忧愁。
“来人。”李绩对着书房外唤了一声。
立马有小厮躬着身子进了书房。
“去账房,让他们把今年来咱们府上与寺庙有往来的礼单都找出来,连同账册,一同送过来。”
“是。”小厮应声。
“夫君,这是.......”英国公夫人眸光中闪过几分讶异。
“夫人,怀仁说的话,得往心里去啊。”李绩说道:“咱们府上,库房里那些开过光的物件,理一理,都处理了吧。”
“夫人要礼佛,自家佛堂里供着就是了。”
“长安城的寺庙,往后,可不能去了,至少,在事情明朗之前,断然是不能去了。”李绩说道:“也就是怀仁是咱女婿,能给咱透个话。”
“不过,这话,咱们可不能透出去,明面上,谁家若是再邀你一同去拜佛,你就找个借口回了就是了,与你关系好的,明里暗里的,提个一两句话,也就够了。”
英国公夫人认真点头。
也是。
佛田增多,可是寺庙却不纳税。
陛下既然知道了,又怎么会放着不管。
想想贞观三年底到四年初,打草原的时候,朝廷钱粮吃紧,自己这帮人带兵在草原上,也是尽可能的速战速决。
因为拖不起。
一旦拖下来,恐怕就不会是今天这般局面了。
朝廷国库穷的要死。
但是寺庙这么多土地却不纳税。
陛下还不得红了眼?
“夫人,家里的庄子田产,也要重新盘点一番,正好,地里的庄稼已经收了,就借着这个借口,来操办这些事吧。”
“不然被人道听途说了去,还让人觉得咱们国公府出了什么事呢。”
“好,我知道了,我这就着手处理此事。”英国公夫人应声。
“那怀仁说的,让咱们去庄子上.......”
“去,当然要去,我走不开,只能是你去,正好借着这个出门的机会,你也带着人到咱们的庄子上去转转看看,这是给咱们找了个好借口啊。”李绩笑道。
对于这个女婿,虽然一开始看不惯,但是,人家做事,是真没的说。
“主君,账册都在这儿了。”小厮捧着几本册子进来。
“恩,放下,你先下去吧。”李绩吩咐:“没有我的准许,书房院子里,就不要留人候着了。”
“是。”小厮应声。
等到小厮离开后,两口子坐在书房里对账册。
英国公府往寺庙里送的钱粮绢布并不算多。
大多都是李绩在外打仗的时候,英国公府去寺庙上香求平安的,顺带着给寺庙捐赠一些钱粮布匹。
至于田产嘛,倒是没给过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