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与此同时,巍峨的宫墙之上,嬴政负手而立,目光幽远地望向天际。他的视线越过重重宫阙,落在那条通往边陲的官道上。那里,数以万计的百姓正聚集一处,为荆轲送行。他们的哭泣声、欢笑声、议论声交织成一片,绘就一幅动人心魄的画卷。

嬴政微微蹙眉,内心波澜起伏。他未曾料到荆轲在民间竟有如此威望,更未想到杨凌会为他筹办这般隆重的送别仪式。然而正是这场仪式,让他见识到杨凌的睿智与远见。他明白,杨凌此举不仅是为平息民怨,更是为维护秦国的安定统一。

待杨凌匆匆赶至宫墙,来到嬴政身侧时,他顺着嬴政的视线望去,但见通往边陲的道路上人头攒动、旌旗招展的景象,不由得心神震动。他意识到这场送行仪式已超出预期,成为一桩载入史册的盛事。

嬴政收回目光,转身面向杨凌,脸上浮现赞许的笑意:“杨凌,此事你办得极好。”

杨凌微怔,随即躬身行礼:“陛下过誉。臣不过略尽绵力。”

嬴政摇头道:“不然,你不仅保全了荆轲性命,更为秦国争取到难得的转机。朕原欲处死荆轲以儆效尤,但你的建言让朕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如今看来,你的决断确实高明。”

杨凌闻言心头一暖。他深知嬴政夙来杀伐决断,能在其面前承认过失并给予肯定,对他而言是莫大的荣耀与激励。他深吸一口气道:“陛下圣明。臣之所以建议流放而非处决荆轲,是认为他尚存悔过自新的可能。加之他在民间颇具声望,若能真心归顺并为秦国效力,必将成为我国一大助力。”

嬴政赞同地点头:“所言甚是。荆轲虽犯重罪,终究是难得之才。朕期盼他在边陲能戴罪立功,为秦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二人并肩立于宫墙之上,俯瞰着下方的送行队伍。随着时光流逝,荆轲的身影已渐行渐远,但那场隆重的送别仪式却永远烙印在他们心中。

嬴政忽然感慨道:“杨凌啊,你说这天下何时才能实现一统,让百姓安居乐业呢?”

杨凌心神为之震动。他明白这是个沉重而复杂的问题,但仍坚定应答:“陛下,只要各方以诚相待、和平共处、同心协力,终有一日必能实现天下一统的宏图。”

嬴政默然片刻,随即开怀大笑:“好!说得好!杨凌啊,朕果然没有错看你。你不仅是忠臣良将,更是独具慧眼的智者。眼下正有一事令朕困扰,朕欲与你商议。”

嬴政收起笑意,眉峰微蹙,语气凝重地说道:“杨凌,近来有几位大臣上疏,奏请朕册立皇后。但朕始终觉得,眼下并非确立后位的合适时机。”

杨凌闻言心中了然,他深知嬴政迟迟不立皇后必有其深意。他思忖片刻,谨慎进言:“陛下,册立皇后确系国之要务,关系社稷安定与皇脉传承。然而微臣以为,此事确实不宜仓促行事。”

嬴政投来赞许的目光,示意他继续陈述。

杨凌接着说道:“自陛下登临大位以来,始终致力于天下一统的宏图伟业。如今虽已兼并六国,但四海尚未真正安宁。此时若册立皇后,恐怕会分散陛下理政的专注,影响朝局稳定与国家发展。”

嬴政赞同地颔首:“此言正合朕意。朕所虑也正是如此。”

杨凌继续剖析:“况且册立皇后绝非儿戏,必须慎之又慎。皇后身为天下女子表率,其品德修养、才情仪态、家世背景等诸多方面都需经过严格甄选与考察。当下国家初定,百业待兴,陛下确实难以分心操持此事。”

嬴政深有同感地叹道:“杨凌啊,你果真深知朕心。朕确实认为此时并非确立后位的最佳时机。只是群臣屡次进谏,令朕颇为困扰。”

杨凌从容应道:“陛下,诸位大臣之所以敦促立后,也是出于对江山社稷的关切。他们期盼陛下能早日确立皇后,以安定后宫、延续皇脉。然而他们未必充分体察到陛下的实际处境与国家的当务之急。陛下不妨与群臣开诚布公地交流,阐明您的考量与思虑,相信必能获得他们的理解。”

嬴政闻言舒展眉宇:“甚好!朕便依你所言,与诸位爱卿好好商议。”

翌日清晨,朝会如期举行。嬴政端坐于龙椅之上,杨凌侍立一旁,随时准备为君分忧。朝堂之内,文武百官齐聚一堂,窃窃私语声不绝于耳。

这时,一位大臣出列躬身奏道:“陛下,臣有本启奏。如今四海已定,六国皆平,然中宫之位至今虚悬。臣恳请陛下早日册立皇后,以安定后宫、延续皇脉。”

此言既出,满朝顿时鸦雀无声。所有大臣的目光齐刷刷投向嬴政,静候圣意。

嬴政微蹙眉头,沉吟片刻后说道:“朕深知册立皇后事关重大。然当下确非最佳时机。朕自登基以来,始终致力于天下一统的伟业。如今虽已兼并六国,但天下尚未真正太平。此时若立后位,恐怕会分散朕理政的精力,影响朝局稳定与国家发展。”

那位大臣仍不甘心,继续进言:“陛下圣明。然册立皇后终究是关系社稷安危与皇脉传承的要事。臣以为陛下当及早考量此事,以免贻误时机。”

嬴政的眉头锁得更紧。他明白这位大臣所言不无道理,但仍坚持认为此时不宜立后。正当此时,杨凌挺身而出,躬身奏道:“陛下,请容微臣进言。”

嬴政颔首示意。杨凌从容陈词:“陛下所虑极是。如今国家初定,百废待兴,陛下确实无暇顾及立后之事。况且册立皇后绝非等闲之事,必须慎之又慎。皇后身为天下女子典范,其品德才貌、家世门第等诸多方面都需经过严格甄选。微臣以为当务之急应是稳定朝局,立后之事容后再议不迟。”

杨凌这番情理兼备的言论,令那位大臣哑口无言。其余朝臣也纷纷附议,一致认为此时确实不宜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