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出版局局长办公室
萧局长看着手中的市报,看到上面说仁和出版社捐书的事,微微挑眉。早在仁和出版社打广告的时候他就注意到了。他其实还挺意外的,没想到短短一个月多的时间仁和居然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他拿起桌上的电话给赵良拨了过去。
赵良接到他的来电,并不意外,毕竟这几天他们出版社风头正盛,他敢肯定萧局长这会儿肯定不会是来说和锦源合并的事。
他笑眯眯道:“萧局长,有什么指示吗?”
“老赵啊,你们出版社最近动静不小啊。”萧局长笑道。
“我们就是想破釜沉舟,改变我们出版社现状。”赵良想到因为做了好事上报后,引发了连锁反应,不仅有学校老师和领导还有社会上的有钱人也纷纷响应,买了很多辅导书送给偏远地区的学校。这让他们出版社的销量又迎来一个高峰。这比刚开始登报打广告的时候还要火热。
虽然心里有些得意,不过他语气还是保持平静,试探问道:“萧局长,不瞒你说,现在我们出版社的同志们一个个斗志昂扬,而且我们效益也在回暖,所以可不可以撤回让我们并到锦源出版社的通知?”
萧局长有些好笑道:“好你个老赵,你这才刚有起色呢,就想得寸进尺了?不过你们出版社最近表现不错,组织决定就你们这次捐书时间给与表扬。你们好好干,如果能保持这个劲头,到时候我可以帮你们早点争取独立。”
“那太好了,谢谢,萧局长!”赵良要的就是他这句话。
很快仁和出版社捐书受到上级单位的表扬通知就下发下来了。
赵良让人把通知用相框给裱起来,放在会议室最能看到的墙上。
仁和出版社的人看着新鲜出炉的通知,一个个神采飞扬,这还是他们出版社第一次受到表扬。
“同志们,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出版局的萧局长说了,只要我们保持现在的劲头,就会早点帮我们争取独立。”
其他人一听他这话,顿时眸光亮晶晶的。
“主编,你意思是说我们之后可以不用并到锦源了?”
赵良笑盈盈点头,“很有可能。”
“那太好了。”众人一听他这么说高兴坏了。
赵良道:“为了让我们出版社保持独立,我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多听江主编的指导,多配合她的工作。”
“放心吧,主编,我们都明白。”廖经国第一个表态。他现在算是对江主编彻底服气了。别看人家年纪轻啊,人家是真的敢想敢做,还步步办得漂亮。
沈昭昭一脸钦佩地看着江惜月道:“主编,我们绝对坚决服从江主编的命令。”
江惜月抚了扶额,有些无奈笑了笑,“谢谢大家对我的信任,不过我觉得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都可以说,我的决定有时候不一定都是对的。”
“江主编谦虚了。”其他人也纷纷表态,一定配合江主编的工作。他们也不傻,都知道现在出版社有现在这样的好状况都是她带来的。
潘文敏看众人一个个一副对江惜月马首是瞻的样子,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他本以为江惜月又是让人摆摊又是捐书的,肯定让社里损失惨重,却怎么没想到居然是现在这样的情况。要是她没来社里,这些赞许的声音是不是属于自己?
相比仁和出版社的欢天喜地,锦源出版社这边就显得沉默了。
特别是之前对仁和出版社出版辅导书不屑的编辑,之前他有多不屑,现在他就觉得脸有多疼。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仁和出版社出版社个辅导书怎么就能搞这么多动静出来呢。
现在还因为捐书做好事被上级单位点名表扬了,这让他们出版社之前的优越感顿时就没有了。
阎谬此时也在办公室来回踱步,他突然有了点危机意识,如果到时仁和出版社真的扭转了效益,甚至效益比他们出版社还要好,那到时候很有可能被合并的就变成他们锦源了。
想到这里,他神情变得越来越深沉。
“主编!”
这时候李婉晴敲响了办公室的门。
阎谬见她过来,缓和了下神情,道:“小李,怎么样,打听到仁和出版社的事了吗?”他觉得以老赵的能耐不可能搞出这么多动静来。不然仁和出版社也不会要面临被合并的危机。他猜仁和那边应该来了个能力不错的人才。
李婉晴点头,“打听到了,仁和出版社来了个新的副主编,名叫江惜月,她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江惜月?大学生?”阎谬蹙眉,虽说大学生是优秀人才,可他并不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什么工作经验。而且仁和出版社最近一套接着一套的销售策略来看,更像是一个胆大还有工作经验的人才。不过他觉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像是知道他的疑虑,李婉晴补充道:“主编,你别小看这个江副主编,她之前在市纺织厂工作过,特别是在挣外汇的春季会表现很突出,还上过报的。后来还当上了纺织厂销售主任的位置,高考恢复后考上大学才离开了纺织厂。”
阎谬这才恍然,前几年纺织厂参加春季会挣外汇在省里拿了好名次这事他是知道的,那时候他还写过文章夸赞纺织厂的同志呢。他们淮东市参加这么多春季会,那几年拿回来的名次可是最靠前的。现在想想,那个江副主编真的是个能人。
他心里忍不住爆了句粗话,这老赵真的走了狗屎运了,居然来了这么个优秀人才。如果说刚才他有那么点危机意识,那现在他就有了七分。居安思危,看来他们出版社也得改变一下。
“小李,你通知下大家,我们开个紧急会议。”
李婉晴见他神情暗沉,忙点头,“好的,主编。”